“生機屏障”原型的成功,如同一劑強心針,注入了略顯低迷的星火文明。
雖然距離實戰部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它指明了對抗“秩序尖兵”的正確方向——以生命演化對抗絕對靜止。
基於這一全新理念,星火文明的戰爭機器開始了新一輪的、更深層次的升級換代。
整個工業體係和科研力量都圍繞著“生命秩序融合科技”這一核心高速運轉。
首要任務,自然是加快“星火級iii型”戰列艦的最終測試與列裝。
這型被寄予厚望的新銳戰艦,在設計之初就預留了融合多種科技的接口。
如今,它成為了驗證和搭載新技術的最佳平台。
在巨大的軌道船塢內,首艘完成總裝的“星火iii型”——“啟明星號”正在進行最後的舾裝。
它的艦體線條比ii型更加流暢,裝甲並非單純的金屬,而是在複合裝甲層中嵌入了由青藤技術培育的“生物鋼”基質和微型的聖樹能量導流脈絡。
其核心引擎不僅融合了守護者的空間折躍技術和收割者的高效能量轉化,更關鍵的是增加了一個“聖樹能量諧振腔”,能夠有限地引動青藤聖樹的本源力量,大幅提升能量利用效率和空間跳躍穩定性。
它的武器係統也得到了全麵升級。主炮不再是單一的脈衝或粒子束,而是采用了“複合模式”:可以發射高能粒子束,也可以切換為發射高度凝聚的、蘊含生命秩序能量的“生命脈衝”,後者對秩序能量場有一定的乾擾和中和效果。
副炮群配備了新研發的“空間震蕩發生器”,雖然不能直接傷害敵艦,但能乾擾其短距規則跳躍所需要的穩定空間環境。
而最重要的,則是它的防禦係統——“生機屏障”的發生裝置被集成在艦體關鍵部位。
雖然目前隻能覆蓋戰艦的部分區域且持續時間有限,但這無疑是從0到1的巨大突破。
除了戰艦,單兵裝備也在更新。
基於對秩序能量特性的理解,新一代的“守護者”動力裝甲采用了非對稱能量導流設計,並塗裝了能夠散射秩序能量的特殊塗層。
武器方麵,則開始小批量列裝一種名為“熵裂矛”的單兵反器材武器,它能發射一種極不穩定的、蘊含微型混沌能量的破甲彈頭,試圖從內部破壞秩序能量的穩定結構。
訓練場上,piots和陸戰隊員們正在適應性訓練新的裝備和戰術。
模擬器中不斷重現著“回聲峽穀”的戰鬥數據,讓他們熟悉秩序尖兵的攻擊模式和尋找那稍縱即逝的反擊機會。
氣氛緊張而嚴肅,每個人都清楚,下一次遭遇,將是真正的生死考驗。
秦鋒親自監督著每一項進展。
他深知,技術的差距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彌補,但星火文明最大的優勢在於其頑強的適應力和在絕境中迸發的創造力。
融合了人類工程智慧、守護者遺跡科技、翠星生命技藝以及聖樹本源之力的“星火iii型”,就是這種優勢的集中體現。
“啟明星號,最終係統聯調完成!請求出廠試航許可!”
老周的聲音帶著疲憊卻難掩興奮。
“準許。”
秦鋒看著舷窗外那艘流淌著金屬與生物光澤、蘊含著全新力量的戰艦,沉聲道,
“礪兵秣馬,隻待亮劍之時。星火的鋒芒,需要在實戰中檢驗。
就在星火文明全力備戰,試圖抓住“生機屏障”這一線希望的同時,深空中的暗流並未停歇,反而變得更加詭譎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