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下來,這塊小小的生物電池,其能量輸出竟然堪比之前那三塊備用電池的總和!
而且它似乎還在緩慢地自我恢複,吸收著艦內人員散發的微弱生物能和宇宙中的輻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絕境之中,這來自過去的、被遺忘的實驗品,如同沙漠中的甘泉,給了瀕死的“深空紀元號”和它的船員們,一個延續下去的寶貴機會!
希望,似乎又多了一線。
“生物電池”的出現,如同在無儘黑暗中點燃的一盞小桔燈,光芒雖弱,卻真切地驅散了部分絕望,指明了方向。
它提供的穩定能量,不僅延長了生存時間,更重要的是證明了這種基於生命秩序能量的技術路線的巨大潛力。
“立刻分析這塊原型機的結構、材料和能量轉化機製!”
秦鋒下令,聲音中帶著一絲久違的激動,“我們需要複製它,或者找到增強它的方法!”
林薇通過極不穩定的通訊)帶領著幸存的科研人員大多帶傷),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開始了研究。
他們沒有精密儀器,隻能依靠最基礎的物理化學檢測和深瞳偶爾蘇醒片刻提供的有限算力輔助。
研究發現,這塊生物電池的核心,是一種特殊的、經過基因編輯和能量灌注的“青藤聖樹”細胞組織,與那塊古老生物戰艦的“活性核心”碎片以某種複雜的方式共生結合。
它就像一個微型的、高效的光合作用工廠,隻不過它吸收的不是陽光,而是更廣泛的宇宙輻射和散逸的生物能量,並將其轉化為穩定可用的生命秩序能量。
複製它幾乎不可能,他們缺乏最關鍵的“活性核心”碎片和完整的青藤聖樹組織。但是,增強它卻有一線希望!
“如果能找到一種方法,擴大它的能量吸收麵積,或者提高其轉化效率…”林薇提出了設想。
一個被命名為“微光計劃”的方案被迅速製定。
第一步:利用艦上能找到的所有材料甚至是破損的太陽能電池板碎片、金屬箔片),製作一個簡易的“能量收集網”,包裹住生物電池,試圖捕獲更多空間的輻射能。
第二步:嘗試將生物電池產生的能量,小範圍地引導向艦內培育艙殘存的幾株來自青藤聖樹分支的)耐輻射苔蘚。期望這些苔蘚在獲得充足能量後,能反向強化周圍環境的生命秩序場,形成一個微小的良性循環,或許能略微提升電池的效率。
第三步:最大膽的設想)利用生物電池的能量,嘗試激活深瞳的更多功能,哪怕隻是短時間,利用其強大的計算力優化能量收集和分配方案,或者…嘗試發送一種極低功耗、特定頻率的求救信號。
這是一個環環相扣、充滿不確定性的計劃。每一步都可能失敗,甚至可能損壞寶貴的生物電池。
但沒有彆的選擇了。
船員們再次行動起來。
工程師們小心翼翼地製作著收集網,如同嗬護一件藝術品。
生物學家們看護著那幾株珍貴的苔蘚,將它們移植到生物電池旁邊。
通訊官則計算著那種理論上最節省能量、傳播最遠、且最不易被敵人偵測的求救信號頻率。
幾天後,“微光計劃”初步實施。
能量收集網搭建完成,生物電池的輸出功率有了微弱的、但可測量的提升約5)。
那幾株苔蘚在生命能量的滋養下,果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翠綠,甚至開始緩慢蔓延,它們周圍區域的空氣似乎都清新了一些,電池的效率也隨之有了細微改善約2)。
最關鍵的第三步啟動。
集中生物電池大部分能量,注入深度休眠的深瞳核心。
深瞳的光球艱難地亮起,光芒依舊黯淡。
“能量…不足…無法全麵啟動…可執行有限任務…優化能量分配方案計算完畢…已導入係統…低功耗信號發射模塊…激活…開始循環廣播…”
一種極其微弱、如同宇宙背景噪音般的信號,開始從“深空紀元號”的殘骸中發射出去。
它的功率是如此之低,以至於可能還沒傳播出幾個天文單位就會消散在虛無之中。
它承載的信息也很簡單:一個代表星火文明的特定識彆碼、一組表示“遇險”、“急需救援”的通用宇宙代碼、以及他們所能提供的、最後的空間坐標雖然在這片虛無中,坐標意義不大)。
這更像是一種心理安慰,一種不放棄希望的象征。
將文明的最後一點信息,如同漂流瓶般扔進宇宙的大海,指望那渺小到幾乎不存在的奇跡。
完成信號發射後,深瞳再次陷入沉寂,能量水平重新跌回穀底。
“深空紀元號”再次安靜下來,依靠著那點微光般的能量,維持著最低限度的生存。
船員們輪流休息,減少活動,降低消耗。
時間一天天過去,外界依舊是一片死寂。
求救信號如同石沉大海,沒有收到任何回應。
希望,在漫長的等待中,似乎又開始慢慢流逝。
直到某一天,負責監聽外部信號的通訊官,幾乎要在那單調的背景噪音中睡著時,耳機裡突然捕捉到了一絲…極其異常、絕非自然的規律性脈衝!
脈衝很微弱,斷斷續續,來源方向…竟然是那片理論上空無一物的虛空深處!
他猛地坐直身體,屏住呼吸,調動所有殘存的設備功率,試圖鎖定和解析那個信號!
微光計劃點燃的燭火,似乎…真的吸引到了什麼?
是路過的飛船?
還是…彆的什麼東西?
喜歡深空紀元:從末世到星穹請大家收藏:()深空紀元:從末世到星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