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的,在外麵屁股都沒坐熱,說回來就回來了,傳出去也不怕彆人笑話……”
李秀英從楊帆的手裡,接過換下來的衣服,嘴裡叨叨了幾句。
楊帆笑著說道:“媽,我事情都辦完了,不回來乾嘛?誰要是想笑,就讓他笑去好了,跟我們沒關係。”
在農村生活,會有各種雞毛蒜皮和蜚短流長。
比如誰家的女娃在學校談戀愛啦,誰家的小夥子去年沒掙到錢空著手回來啦,誰家的男人打牌輸了兩千塊錢啦……
這些本來跟自己沒有關係的事,會廣泛地流傳在各個閒話中心。
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婦女,傳播八卦信息的速度,堪比100兆的光纖網絡。
像他出去沒幾天就回來了的這件事,很容易被傳成:金財家那個老三,打工沒打兩天就受不了了,一點苦都不能吃,沒出息……
楊帆無所謂,嘴長在彆人身上,他們要說就讓他們說。
到時候,自己用行動狠狠打他們的臉就行了。
可是李秀英很在乎這一點,兒子還沒有結婚,要是壞了名聲,以後可就不好娶老婆了。
她對楊帆說道:“出了家門,彆說你是從粵省回來,就說是出去玩了幾天。”
“行,知道了。”
楊帆答應了一聲,走進廚房,拿出碗筷擺好,準備吃飯。
沒一會兒,扛著鋤頭的楊金財回來了。
他開口說道:“你二哥在莞城還好不?”
楊帆回道:“挺好的。”
“你帶來的東西呢?讓我看看。”
“爸,要不先吃飯吧,吃完飯再看。”
楊金財籲了口氣:“一兩萬塊錢的東西,我不看吃不下去。”
楊帆聳了聳肩膀,走進房裡把他組裝好的手機,拿了幾部出來。
楊金財拿起來仔細地看了好一會兒,看完還挨個開機,試了下功能。
他有點不可置信地說:“這些都是你做的?”
在楊金財的認知裡,手機是一種科技含量很高的東西,算是半個奢侈品。
現在自己的兒子竟然能搞出來,他心裡有一種不現實的感覺。
楊帆回道:“不是我做的,是我組裝的。就好像建房子一樣,鋼筋、水泥、磚都是買來的,工人把這些東西湊到一起,建成了房子。”
楊金財點了點頭,這個比喻很通俗,他一下就理解了。
“你有這個能耐就行,下午我把鎮上的店麵清出來交給你。”
楊帆愣了一下,接著興奮地說道:“爸你同意了?”
楊金財坐到飯桌旁,說道:“你都把東西帶回來了,我不同意還能怎麼辦?”
“謝謝爸,掙到錢了,我也給你交租金,交雙份!”
李秀英端過來一大碗米粉蒸魚,說道:“自己家的店麵,還要什麼租金?你好好開店就行了。”
楊金財補充道:“如果生意好,到時候讓你媽去看店。如果生意不好,開兩個月關了算了。反正就一條,不能耽誤上大學。”
楊帆笑嗬嗬地回道:“爸,我知道。”
吃完飯,午睡了一會兒。
然後楊金財陪著楊帆,去了趟鎮裡的工商所,辦營業執照。
本來是當天登記,一個禮拜左右下來,然後才能開業。
可楊金財塞了條中華煙後,工作人員當即表示:執照沒下來,店也可以先開,有什麼事隨時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