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忙電子手環的事情,一直忙到了半夜。
第二天,楊帆睡到了上午十一點多才醒。
起來洗漱的時候,正好看到劉少林在廚房淘米,準備做飯。
他開口說道:“和尚,彆忙活了。今天中秋節,咱們出去吃好的。”
劉少林擺擺手:“都是光棍杆子,過不過節的無所謂。將就著吃一點,能填飽肚子就行。”
楊帆走過去把他手裡的電飯煲內膽拿下來,說道:“這可是中秋節,國家都放假的。聽我的,咱們出去吃。”
劉少林嘟囔道:“花那個錢乾什麼,家裡又不是不能做。”
楊帆笑了笑,催促他趕緊換衣服。
劉少林跟很多農村出身的孩子一樣,生活上很節儉。
以前在修車鋪當學徒的時候,一個月幾百塊錢的工資,除了買生活必需品以外,剩下的錢幾乎都會存起來。
後來到了這裡,楊帆給他開的工資是一個月5000塊錢。
並且明著告訴他,年底還有分紅。保證他一年到手的錢,肯定在10萬以上。
按說這個收入,彆說是跟老家的修車鋪比,即使放到整個洪城來說,也能輕鬆吊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
可劉少林仍然舍不得花錢。
這些天,身上沒添一件新衣服,沒買一雙新鞋子,甚至就連破了洞的襪子都還在繼續穿。。
不過他也不是什麼地方都節儉。
前世的時候,劉少林開了個小修車鋪,生意一般,日子勉強能過得去。
雖然吃穿用度上比較簡陋,但他每個禮拜都得洗那麼兩次腳,雷打不動。
他省下來的錢,幾乎都花在會所裡了。
楊帆曾經發現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那就是有一部分人,明明平時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可他們在某些方麵,又極其舍得花錢。
比如打牌或者打麻將,哪怕工資三千,一把一百也不怕大。
劉少林倒是不打牌,也不打麻將。
但是他對洗腳的癡迷,絲毫不比葉心濤那個老司機差。
……
在飯店吃了頓豐盛的午餐後,兩人來到了洪城最大的二手車市場。
楊帆挑了家名叫[兄弟車行]的店,徑直走了過去。
這時候的二手車店,大部分都沒有什麼像樣的展廳,車子收來了就放在外麵,讓客人隨便看。
兩人剛到門口,一個剃著平頭,穿著西裝的男人就迎了出來。
他一臉笑意地說:“兩位來看車是吧?先進來喝口茶吧,我們慢慢聊。”
劉少林對楊帆說道:“阿帆你去吧,我檢查下這些車的情況。”
說完又轉頭看向平頭男:“把那幾輛日係車的鑰匙拿過來,我上去看一下。”
平頭男從口袋裡拿出鑰匙,遞到他手裡,讚了聲:“行家啊。”
劉少林笑了笑,看車去了。
他是修車的,世麵上常見的車,上到奔馳寶馬,下到五菱麵包車,都修過。
說實話,就目前而言,上了點年份的二手車,還就是日係省心。
雖然日係車動力不怎麼樣,開起來不怎麼樣,坐起來也不怎麼樣。
但它相比同年份的其它合資車或者國產車,確實不那麼容易壞。
楊帆跟平頭男進去坐下以後,對方開口道:“老板,喝茶還是喝咖啡?”
他隨口回道:“礦泉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