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莞城待了三天後,星期天的上午,楊帆帶著楊金財四人坐上了前往洪城的飛機。
他們的位置分得很合適,楊帆和楊金財、李秀英坐一排。
劉開順和錢滿鳳坐另一排。
正好各自說話,互不打擾。
飛機起飛以後,四個中年人紛紛轉頭看向舷窗,好奇地打量著外麵的情景。
李秀英感慨地說道:“沒想到我這個鄉下的土包子,還有坐上飛機的一天。”
楊帆笑著說道:“媽你喜歡的話,機會還有很多。以後二哥生了小孩,你就坐飛機過來幫他帶。”
李秀英回道:“還是算了吧,好幾百塊錢呢,到時候我還是坐火車來。”
楊金財接話道:“老三,什麼時候學校放假了,你回家一趟吧。”
楊帆愣了一下,說道:“爸,家裡有事嗎?”
楊金財籲了口氣:“回來辦土地證……我跟你媽商量好了,再建一棟房子。”
“啊?家裡不是在建新房嗎,怎麼還要建?”
“那個給老二,這個給你。”
農村裡有兩個兒子的人家,大多都有建兩棟房子的執念。
楊金財這種家庭責任心極強的傳統男人,更是不例外。
楊帆撓了撓頭:“沒這個必要吧?二哥在莞城有房,我在鵬城有房。以後可能隻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回去住,家裡有一棟房子就足夠了。”
李秀英往腦後捋了捋頭發,說道:“住不住是一回事,建不建是另一回事。咱們農村就是這樣,兩個兒子,就該建兩棟房子。”
楊帆想了想,說道:“爸、媽,要不還是明年再說吧?我現在資金上不是很寬裕。”
他雖然挺能掙錢,但是花錢的速度也很快。
給楊遠付了首付款後,目前身上隻有十幾萬了。
而且每個月還得還六萬多的房貸,還得發工資,交房租。
如果再建房子的話,確實有點捉襟見肘。
楊金財擺了擺手:“這是我跟你媽的責任,不用你出錢。”
“家裡不是也沒什麼錢了嗎?”
“我跟你姐夫說好了,從他那裡借10萬。然後找其他的親戚湊一湊,再借個七八萬……夠把毛坯建起來了。”
楊金財的聲音裡透著沉穩和自信。
在2008年的農村,能一口氣借到十七八萬,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沒有過硬的口碑,以及讓人信服的人品,想都不用想。
而這兩點,正是楊金財艱苦奮鬥二十多年所得到的最大財富。
楊帆拒絕道:“爸,借錢建房子我不同意,還是明年再說吧。”
他知道楊金財和李秀英,兩人是那種欠了彆人的錢、晚上睡覺都不踏實的人。
對他們來說,背這麼多的債,是一種莫大的心理折磨。
楊金財神色堅決地說道:“我是你爸,家裡的事我說了算……你聽我的,抽空回來一趟把土地證辦了就行,至於其它的,不用你操心。”
楊帆歎了口氣,他知道楊金財心意已決,自己攔不住。
糾結了一會兒後,他開口道:“爸,你硬要建也行,就是時間得往後推一推,過了元旦再開始。”
楊金財皺著眉頭說道:“不行,寒冬臘月的,泥巴都凍住了,不好做事。現在這個天氣,正適合動工。”
“爸,既然房子是給我建的,總得聽一聽我的想法吧?”
“你有什麼想法?”
“家裡的房子太老套,我看不上。我要專門請人出設計圖,建一個小彆墅。”
“沒問題,十天半個月的我可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