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的早上,吃過早飯以後,406幾人一起前往教學樓,準備上課。
與剛開學時那種,提前半個小時到達教室的“盛況”相比,此刻的他們是踩著點來的。
很有幾分老生的做派。
不僅如此,他們班已經開始出現翹課的了。
比如向飛,在看了課程表發現上午的課不是專業課後,直接騎著他那輛二手自行車出了校門。
吳百樂還提醒他:老二你這是翹課!
他振振有詞:讀書人的事,怎麼能叫翹呢?我這叫欠,這次算我欠老師的。等下次老師上課的時候,我答兩次“到”,給他補回來!
向飛在網吧推銷手機的時候,他們班的人正在上[組織行為學]。
老師在上麵滔滔不絕,楊帆在下麵神遊物外。
他很慶幸自己報了市場營銷這個專業,因為這個專業雖然課程內容廣泛,但是難度很低。
說白了就是虛頭巴腦。
僅僅從上大學、拿文憑的角度來看,這是個絕佳的專業。
當然,如果指著這個專業找一份好工作,那你最好有個牛逼一點的爹。
或者重生也行。
上午的課上完,楊帆沒有去食堂吃飯,而是騎上電瓶車前往生活街上的數碼店。
半路上,李秀英突然打來了電話。
她開門見山地說道:“小帆,你大姨和大姨夫去洪城看你表妹了,晚上七點多到。他們聽說你有車,想讓你去車站接一下。”
楊帆愣了一下後,立馬回道:“媽,我們班晚上要開班會,接不了。”
其實晚上不開班會,而且就算開班會也可以不去。
他隻是單純地討厭王有誌和李秀紅這對夫妻。
尤其是李秀紅,一想起這個大姨,他心裡就直犯彆扭。
李秀英說道:“你這孩子,那是你大姨,你娘的親姐姐,咋能不去接?你跟老師請個假……”
楊帆揉了把臉,說道:“媽,請不了,今天我們輔導員有很重要的事情……就這樣說,我吃飯去了……”
還沒來得及掛斷電話,手機裡傳來楊金財的聲音:“老三,還是去接一趟吧,他們畢竟是長輩。”
楊帆皺著眉頭說道:“爸,你還不知道大姨和大姨夫是什麼樣的人嗎?他們來了能有好事嗎?要我說,這種親戚咱家趁早斷了算了,我看到他們就煩。”
楊金財回道:“斷不斷的,以後再說……不過這次他們去洪城,倒真有可能是找你借錢。”
“不是吧,他們找我借錢乾什麼?”
“你媽把你哥在莞城買了房,還有你在鵬城買了房的事,屋前屋後地說了一遍。現在附近都在傳,說你們兄弟倆中了五百萬,發財了……”
楊帆頓時頭疼起來。
農村就是這樣,有個什麼事情,隻要一個人知道了,那要不了一天,全村的貓啊狗啊就都知道了。
如果事情本身還比較有噱頭,那要不了三天,整個鎮的“情報中心”就傳遍了。
而且會越傳越離譜。
比如他和楊遠買房的事,傳著傳著就成了中了彩票。
他心裡很煩,可煩也沒用。
這事是他老娘弄出來的,他隻能忍著。
其實李秀英也有自己的打算。
她把兄弟倆買房的事情說出去,固然有炫耀的成份,可更多的還是為楊帆提前“做打算”。
農村裡兩個兒子的家庭,娶兒媳婦不容易。
很多人家不願意把女兒嫁到有兄弟的家庭。
雖然楊帆有本事,不用擔心這個。
但是娶老婆這種事情,肯定是多挑幾個女孩子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