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林冰娜和格蕾絲一起,逛商場去了。
楊帆則是來到了工廠。
一個小時前,葉心濤給他發了短信,說王鵬程介紹的訂單有些特殊。
需要他過去做決定,到底接不接?
楊帆到了辦公室,見到王鵬程以後,才知道為什麼葉心濤會說這個訂單特殊。
王鵬程的意思是,這個訂單需要他們墊付一部分的物料費,並且後續也不給加工費。
結款的方式,是直接用產品來抵扣物料費和加工費。
正常來說,這樣明顯不合理的要求,肯定是會被拒絕的。
原因也很簡單,一個乾加工的廠子,要你客戶的產品有什麼用?
乾加工是乾加工,賣產品是賣產品,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賽道。
一般人擅自去跨行,很可能會把褲衩子都虧掉。
葉心濤沒有直接拒絕,而是要等楊帆來做決定,是因為王鵬程要生產的這批產品,和一般的產品不一樣。
準確地說,這是一批仿品。
而且是和正品在功能、乃至質量上一模一樣的仿品。
王鵬程的公司主做充電寶。
雖說眼下充電寶的市場並不算大,但是他們公司推出的幾款產品,賣得很是不錯。
在業內的名聲也挺好。
王鵬程就是瞄準了其中賣得最火的一款,想要將其仿造出來,自己在外麵賣。
他這個人好歹讀了大學,有一點法律常識,知道直接抄襲是犯法的。
於是他就把那款充電寶的外觀設計圖紙、以及線路板設計圖紙都搞到了手,然後做了幾個無關緊要的小改動。
王鵬程打算玩一手借雞生蛋,用公司的設計,做他自己的產品。
在省去了設計費用的情況下,他的成本能比公司低出一截。
他可以利用低成本的優勢,去正麵跟他公司的產品競爭。
其實光這些,還不足以讓葉心濤猶豫。
畢竟光靠一點成本上的優勢,就想正麵抗衡已經建立了品牌的正規公司產品,是不現實的。
真正讓葉心濤心動的是,王鵬程說他們公司的銷售經理,也參與到了這件事裡麵。
也就是說,這批產品做出來後,可以直接通過銷售經理的渠道賣出去。
王鵬程算了一筆賬。
按照市場行情來說,生產這種充電寶,一個的加工費用大概是五塊錢。
而賣出去,一個的利潤接近三十三塊錢。
中間差了六倍多!
這批充電寶的數量總共是兩萬個。
也就是說,如果掙加工費,那就是差不多能掙十萬。
如果掙賣貨的利潤,那就能掙六十多萬。
做生意的人,在高額利潤麵前,幾乎沒有什麼抵抗力。
葉心濤想掙這個錢,但是又擔心裡麵有坑,所以就等楊帆過來做決定。
辦公室裡,王鵬程笑嗬嗬地說道:“小帆,怎麼樣,咱們兄弟聯手搞一波?”
楊帆沒有回話,而是問道:“你這樣乾,不怕被你公司知道以後,追究你的責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