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酒席吃完,楊金財不出意料地醉了。
醉得趴在桌子上,胳膊都抬不起來。
楊帆和張堂貴費了不小的勁,才將他扶上車。
回去的路上,李秀英嘴裡抱怨道:“你爸也太實誠了,人家敬酒他就喝,人家讓他乾杯他就乾杯……也不知道推一推、拖一拖。”
楊帆回道:“爸今天高興,堂貴哥訂了婚,他等於是了了一樁心事。”
李秀英不說話了。
她知道,楊帆的話沒錯。
看到自己唯一的外甥成了家,楊金財高興得幾乎忘乎所以。
也正是因為如此,剛才喝酒的時候,她才沒有攔。
過了一會兒,李秀英接著說道:“小帆,下午我要照顧你爸,去不了你外婆家……要不你去把她接過來吧?”
楊帆回道:“外婆暈車,我去接她,說不定她得吐一路……”
“騎摩托車去,你外婆坐摩托車一點事都沒有。”
“行吧,待會兒我就去接。”
聊了一會兒天,李秀英突然說道:“小帆,你爸給你說了你爺爺奶奶的事不?”
“沒有啊!”楊帆愣了一下,接著說道:“爺爺奶奶有什麼事?”
李秀英回道:“你爸說,你爺爺奶奶跟著你三叔住,平時都是你三叔、三嬸照顧他們。”
“你爸想每個月給你三叔家500塊錢,就當是你爺爺奶奶的養老金。”
楊帆立馬回道:“這是好事啊!爺爺奶奶辛苦一輩子了,也該享點福了。這樣吧,以後每個月給三叔家500,再給他們老兩口500……”
李秀英撇了撇嘴,說道:“這一年還不得花一萬多?”
楊帆笑著說道:“一萬多而已,小意思啦。隻要爺爺奶奶開心,再多給點也行……反正咱們家不缺這點錢。”
說完,又補充道:“既然爺爺奶奶給了,外婆那裡也不能落下。以後每個月也給外婆500塊錢,讓她老人家過個幸福的晚年!”
以他現在的經濟狀況,一年花個一兩萬孝敬老人,一丁點壓力都沒有。
其實按楊帆的意思,500太少了。
就應該每個老人每個月給上一兩千,讓他們敞開了花。
可是無論是他的爺爺奶奶,還是他的外婆,都是節儉慣了的人。
給他們再多錢,他們也舍不得花。
因此,給2000跟給500,效果幾乎一樣。
李秀英籲了一口氣,有些感慨地說道:“你外婆命好,快七十歲的人了,總算能過點好日子了。”
對一個在農村生活的老人而言,500塊錢一個月,足夠讓他們過上非常體麵的生活了。
這種體麵不光是物質上的,更多還是心理上的。
每個月都有500塊錢到賬,就跟那些領退休金的國家乾部一樣。
這樣的日子,越過越有底氣。
……
下午三點多,楊帆把自己的外婆——查三妹,接到了他們家。
客廳裡,老人家看著嬰兒床上熟睡的楊婉晴,笑得臉上的皺紋都跳起了舞。
查三妹從懷裡掏出一對銀手鐲,小心翼翼地套在小丫頭的手上。
這是她知道楊遠有了孩子以後,特意去買的。
老一輩的人認為,銀手鐲有驅邪的效果,小孩子戴上了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李秀英見狀,皺著眉頭說道:“媽,不是跟你說了嘛?什麼東西都不要買,你咋就是不聽?”
查三妹回道:“咋能不買?我是娃的太婆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