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又喝了一會兒茶,楊帆和林冰娜踏上了返回的路。
五菱宏光一路飛馳。
車上,兩人聊起了天。
楊帆開口道:“冰娜,你可是答應了我媽,以後常來吃飯的哦……”
林冰娜回道:“我就是隨口說說的,不能當真。”
楊帆笑著說道:“那可不行,我媽都當真了。你要是不來,以後她去學校請你。”
“彆,你跟阿姨說,讓她千萬彆來……”
“她不來可以啊,那你過去唄。”
“我有空再說吧。”
“有空?”
“我儘量去吧。”
“儘量?”
……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林冰娜答應,每隔兩個星期過來吃一頓飯。
這個頻率離李秀英要求的差了一半。
她是希望每個周末,楊帆都帶著林冰娜回來吃飯。
兩人聊了一會兒天,林冰娜突然話鋒一轉道:“昨天grace給我打了電話,說她過幾天想到洪城來玩。”
楊帆臉上怔了一下,隨即問道:“grace不是在鵬城上初中嗎?現在又不是暑假,也沒有長假……她不用上課的嗎?”
林冰娜回道:“她上的是國際中學,以後的高中、大學,基本都提前安排好了,沒有什麼學業上的壓力。平時想請假出去玩,跟學校打個招呼就好了。”
楊帆聞言,嘖嘖道:“還是洋人的命好啊!”
同樣是上初中,國內的學生學業負擔極重。
不僅要學八九門科目,完成數量眾多的作業。
還要應對月考、期中、期末……這些頻繁的考試。
除此之外,他們的時間也被高度擠占。
好不容易熬到了周末,還要去上補習班、興趣班。
楊帆看到過許多次新聞報道,說國內的中學生,有很多都難以保證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一群十來歲的孩子,為了以後能上一個好一點的高中、好一點的大學。
硬是每天晚睡早起,跟上了磨的驢一樣忙得團團轉。
少年人的意氣、心性、甚至身體,都被消磨地不成樣子。
說實話,如果這樣有一個好結果也就罷了。
可實際卻是如此辛苦了六年以後,一進入大學,立馬放飛自我。
拿他們寢的向飛來說,能從冀省的農村考到洪城大學這樣的211院校,付出的努力肯定不少。
但是上了大學以後,他完全沒有學習的欲望,一點都沒有。
用他的話說:老子真他媽是學吐了!
該讓人玩的年紀,讓人拚命學。該讓人學的年紀,讓人拚命玩。
這是本末倒置。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明明有那麼多聰明的孩子,可是在物理、數學、化學……這些理工類科目裡,卻沒有出多少世界頂尖級彆的人才。
林冰娜接著說道:“grace說,想來參觀我們的學校。還說如果我們學校很好的話,以後會考慮來這裡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