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接到楊帆的消息,說林彥君夫妻倆今天中午要請客吃飯。
李秀英就立馬給張堂貴打了電話,讓對方過來替他們夫妻倆看店。
這天早上,外語外語附近的一個小區裡,李秀英連續從衣櫃裡拿出了好幾套衣服。
她試完這套試那套,哪套都不滿意。
李秀英糾結了好一會兒,轉頭說道:“金財,咱們是中午吃飯,現在時間還早……要不去商城裡再買兩套衣服?”
楊金財回道:“是讓你去吃飯,又不是讓你去相親……有個差不多就行了,整得這花裡胡哨的乾嘛?”
“都多大的年紀了,嘴上還沒個把門的……”
李秀英瞪了他一眼,接著說道:“我穿好看一點,不是為了給咱兒子長臉嘛!”
楊金財輕輕哼了一聲:“老三還用你長臉?你想想,原來你請小林的爸媽吃飯,人家都不願意來。現在不用你開口,人家主動請我們吃飯了……”
李秀英愣了一下,說道:“你的意思……是小帆讓他們改了主意?”
順帶提一句,直到現在為止,楊帆都沒有把熊家人的事情告訴給楊金財和李秀英。
倒不是刻意隱瞞。
主要是這種事即使說了,他們也一點忙都幫不上,隻會徒增擔心。
因此,乾脆不說。
楊金財回道:“那當然了!不然還能是看咱倆的麵子?咱們以前是農民,現在是小個體戶。小林的爸媽是公家人,而且還是乾部……這中間隔了不知道多遠!要不是小帆的麵子大,人家憑什麼請咱倆吃飯?”
其實說起來,單論收入,此時的楊金財和李秀英,完全不在林彥君和鄧清英之下。
可他們就是認為,自己的身份比不上對方。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們沒有編製。
在老一輩人的眼裡,編製是一種十分高大上的東西。
三千塊錢一個月的鐵飯碗,遠比一萬一個月的私企工作要來得體麵。
這不是他們的認知有問題,而是他們年幼時經曆過計劃經濟時代。
在那樣的年代裡,錢本身並沒有太大的用處,甚至還有可能會害了你。
而鐵飯碗,卻是可以讓你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
經曆過動蕩的人都知道,安穩這兩個字是多麼的寶貴!
這也是為什麼,楊帆去年剛掙到錢那會兒,楊金財的第一想法,就是以後給他找一個有編製的女孩子當老婆。
農村人,對編製的渴望,是刻入了骨子裡的。
後來之所以不再提這件事,主要是楊帆實在太能掙錢了。
楊金財和李秀英都知道,兒子找老婆這件事,已經沒有任何操心的必要了。
……
另一邊,洪城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裡,劉正昌接到了網信辦副主任徐朝陽的電話。
徐主任說,洪城都市報副主編熊小琳,主動提出要把那150萬給退回來。
不是退拿到手的錢,而是把150萬完完整整地退回來。
劉正昌三人湊出150萬後,找了兩個中間人,才把錢轉出去。
這個過程收了好幾萬的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