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馬總氣急敗壞,口不擇言的時候。
另一邊,那些走進了《申城淪陷》放映廳的為數不多的“先行者”們,也陸陸續續地看完了全片。
然後,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出現了。
他們走出影廳時,沒有任何人大聲地討論劇情,也沒有任何人拿出手機拍照發朋友圈。所有的人都像被集體催眠了一樣,表情凝重,眼神恍惚,腳步虛浮。
影院門口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異於尋常的平靜。
那感覺,不像是剛看完一場電影,像是剛參加完一場……集體超度法會。
然後又過了十分鐘,漫長得仿佛一個世紀的十分鐘。網絡上,一顆真正的口碑核彈引爆了。
引爆點,來自那位在業內以毒舌、刻薄著稱,罵哭過無數大導演的影評人“電影扒皮王”。
他的微博更新了。沒有長篇大論,隻有短短的五個字——
“我,五體投地!”
這五個字,像一個信號瞬間點燃了整個中文互聯網!
“扒皮王這是……被盜號了?還是被下降頭了?他上一次誇人還是在三年前,誇的是他家剛滿月的兒子!”
“臥槽!能讓扒皮王說出這種話,這《申城淪陷》……到底是個什麼級彆的怪物?!”
緊接著,第二個引爆點出現了。
一位剛剛看完電影的電影學院的學生,在“豆米電影”上發表了一篇充滿了專業術語和哲學思辨長達三千字的影評。
《這不是科幻片,這是一部關於“精神失重”的作者電影》
“……影片最偉大的地方,在於它的‘反高潮’敘事。當所有人都期待一場宏大的拯救世界式決戰時,樓公子卻給了我們一段長達五分鐘充滿了存在主義囈語的,男主角的獨白。”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很扯淡。但我告訴你,這就是高級。”
“因為,真正的絕望,不是歇斯底裡的呐喊,而是歸於死寂的沉默。”
“影片中的外星人,從未真正露過麵。但它的壓迫感,卻像一片揮之不去的烏雲,籠罩著每一個人。它是什麼?它不是具象的怪物,它是我們生活中那些無法被戰勝,隻能被承受的東西。是kpi,是房貸,是中年危機,是你我,在每一個深夜裡無聲的歎息!”
“最後,我想說說安吉拉寶貝的表演。”
“很多人說,她是麵癱。”
“我隻能說,這些人淺薄且無知!”
“她那不是麵癱!她那是一種,將布萊希特‘間離效應’與東方禪宗思想的完美融合,是登峰造極的‘存在主義式的虛無’表演法!”
“你們,懂個屁!”
這篇文章像一篇戰鬥檄文,瞬間引爆了所有的社交平台!
無數人目瞪口呆。
臥槽!
麵癱,還能這麼解讀的嗎?!
學到了!學到了!以後麵試,要是hr問我有什麼特長,我就說我掌握了“存在主義式的虛無”!
這篇長文,徹底打開了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的……任督二脈。
他們突然發現,原來自己不是看不懂,隻是自己的思想境界還不夠高。
於是,各種充滿了智慧光芒的,五花八門令人歎為觀止的神級解讀,開始井噴式的爆發!
“那段男主角為了一個高達模型跟女朋友分手的戲,我悟了!那不是幼稚!那是在控訴,消費主義對現代人情感的異化!”
“那個最後說外星人是為了阻止他買彩票中獎的結局,簡直是絕殺!它提出了一個終極的哲學拷問:當痛苦構成了你存在的唯一證明時,快樂是否反而成了一種殘忍的剝奪?!”
“全片裡麵我最震撼的是那個鏡頭!大樓像塵埃一樣飄散,但廣場舞大媽們還在淡定地跳舞!這是何等辛辣的諷刺!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式朋克精神!”
在這一片幾乎全是“自來水”和“高端解讀”的狂熱的讚美聲中,《申城淪陷》在“豆米電影”上的開分,出來了。
沒有5分。
沒有6分。
甚至沒有7分,8分,9分。
它的開分,是一個前無古人,後也可能再無來者的,驚世駭俗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