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玄丹門,顧陽,或者說如今的外門弟子顧七,被一名神情淡漠的執事弟子引著,穿過層層殿宇,前往外門弟子居住的區域。
玄丹門坐落於青玄城東側的青玄山脈支脈,山勢不算險峻,卻鐘靈毓秀,雲霧繚繞間可見飛簷鬥角,丹殿藥圃星羅棋布。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藥香,時而夾雜著或成功或失敗的丹藥氣息。來往弟子大多身著統一的青色或灰色道袍,步履匆匆,或低聲討論著丹方火候,或背著藥簍滿載而歸。
與外界的商貿繁華不同,宗門內部自有一股清修與專注的氛圍。顧陽收斂心神,將自身完全代入“顧七”這個角色,目光中帶著新入門弟子應有的好奇與些許拘謹。
外門弟子的居所位於山腳一片開闊的穀地,房舍連綿,皆是灰牆黑瓦,樸實無華。每名弟子都有一間獨立的簡陋小屋,僅能容納一床、一桌、一蒲團,以及一個用於處理低級藥材的小小石台。
“此處便是你的居所,丙字區域,七十八號。”執事弟子指了指一扇木門,語氣毫無波瀾,“門規冊子、基礎吐納訣、《百草初解》和《基礎丹術概要》都在屋內。每月初可領三塊下品靈石及一份基礎煉丹材料。宗門貢獻需通過完成雜役、照料藥田或上交合格丹藥獲取,憑貢獻可兌換更高深的功法、丹方及資源。明日辰時,於傳功殿集合,有師兄講授入門功課。”
說完,也不等顧陽回應,那執事弟子便轉身離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鱗次櫛比的屋舍間。
顧陽推開木門,一股淡淡的黴味和草木清氣混合傳來。屋內陳設果然如他所料,極其簡單,甚至有些陳舊。他並不在意,反手關上門,隨手布下一個極其微弱、僅能起到警示作用的小禁製——這在他扮演的“煉氣六層”修士能力範圍內。
他拿起桌上的幾枚玉簡,靈識掃過。《基礎吐納訣》粗淺無比,對他毫無用處;《百草初解》和《基礎丹術概要》的內容,他早已從白芷的心得和購置的玉簡中掌握,甚至更為精深。但他依舊仔細“閱讀”了一遍,確保自己明麵上所學的知識,完全符合一個剛入門的弟子身份。
次日辰時,傳功殿。
數百名新入門的外門弟子盤坐於蒲團之上,鴉雀無聲。前方,一位身著藍色核心弟子服飾,麵容約莫二十七八歲的男子負手而立,神情嚴肅。他氣息凝練,已是築基初期修為。
“我姓趙,你們可稱我趙師兄。”男子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弟子耳中,“今日,講授我玄丹門立身之本——丹道之基。”
“丹道,奪天地之造化,凝草木之精華。欲煉丹,先識藥,再明理,後控火……”趙師兄侃侃而談,從靈草藥性的陰陽五行,講到君臣佐使的配伍原理,再到基礎控火訣的運用。
內容對於顧陽而言,淺顯易懂。但他並未表現出任何不耐,反而如同真正的新弟子一般,認真聆聽,偶爾露出思索之色。他甚至刻意模仿周圍一些悟性稍差弟子的反應,在聽到某些關鍵處時,微微皺眉,似在努力消化。
趙師兄講授完畢,目光掃過下方眾多稚嫩而渴望的麵孔,沉聲道:“理論終須實踐。爾等領取的材料,可嘗試煉製‘辟穀丹’與‘回氣散’。失敗乃常事,關鍵在體悟過程,熟悉藥性火候。若有疑問,可詢各自區域的執事弟子,或於每月一次的答疑課上提出。”
接下來的日子,顧陽徹底融入了玄丹門外門弟子的生活。
他每日清晨,會像其他弟子一樣,修行那粗淺的《基礎吐納訣》,做做樣子。隨後,便前往分配給自己的那一小塊貧瘠藥田,照料裡麵種植的幾種最低階的靈草,如凝露草、地根花。他並未動用任何超乎煉氣期的手段,隻是按部就班地澆水、鬆土、驅蟲,體驗著最基礎的工作。
大部分時間,他則窩在那間簡陋的小屋裡,“研究”煉丹。
他取出宗門發放的那個品質低劣的製式煉丹爐,以及一份煉製辟穀丹的材料。他沒有動用幽獄真元,更沒有暴露絲毫金丹級彆的控火能力,而是嚴格按照《基礎丹術概要》記載的煉氣期弟子該有的方式,生澀地掐動控火訣,小心翼翼地將處理好的藥材投入爐中。
神識強大如他,即便刻意壓製,對爐內藥液變化的感知也遠超尋常煉氣弟子。但他故意模擬出靈力不濟、操控不穩的狀態。果然,第一次嘗試,在融合藥液的關鍵時刻,爐內傳來一聲輕微的悶響,隨即冒出一股黑煙,焦糊味彌漫開來。
失敗了。
顧陽臉上適時地露出一絲沮喪和肉疼——畢竟,材料是有限的。他清理丹爐,打坐“恢複”靈力,然後仔細回想“失敗”的過程,總結“經驗”。
第二次,他“勉強”將藥材融合,卻在凝丹時火候稍遜,得到了一爐品質低劣,形狀不規則的辟穀丹,成丹率僅有三成。這在外門弟子中,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
第三次,他“努力”控製,成丹率提升到了四成,丹藥品質依舊普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沒有再繼續嘗試辟穀丹,而是轉而煉製更簡單些的回氣散。過程同樣磕磕絆絆,成功率維持在三四成左右。
他將這些品質低劣的丹藥上交給宗門,換取微薄的貢獻點,剛好夠維持最基本的修煉資源循環,不引人注目,也不至於顯得太過廢柴。
在旁人眼中,這個名叫顧七的弟子,資質平平,性格沉靜,煉丹天賦似乎也一般,屬於扔進人堆裡就找不出來的那種。他很少與其他弟子交流,總是獨來獨往,不是在藥田勞作,就是在屋裡“鑽研”丹術。
然而,無人知曉,在這看似平庸的表象之下,顧陽的識海之中,正在以遠超常人想象的速度,推演、剖析著丹道的奧秘。白芷的心得、神秘殘卷的奇思妙想,與玄丹門正統的基礎丹理相互印證、碰撞,讓他對丹道的理解,正以一種恐怖的速度深化著。
他偶爾也會“請教”負責丙字區域的執事弟子,問題都集中在基礎丹理和控火技巧上,符合他當前的水平,問得恰到好處,顯得勤奮好學,卻又不會讓人覺得他天賦異稟。
一個月後的答疑課上,顧陽遇到了一個“意外”。
那次課程,由一位麵容慈和、須發皆白的築基後期王姓內門執事主持。答疑環節,一名弟子詢問關於“清心丹”煉製時,寧神花與冰心草藥性融合總是不穩定的問題。
王執事詳細講解了一番,那弟子似乎仍有些困惑。顧陽在一旁聆聽,基於白芷心得中的某個細節,他心中忽然閃過一個更為巧妙的處理方式,能更溫和地引導兩種藥性融合,降低對神識操控的要求。
他猶豫了一下,並未直接說出那個方法,而是在王執事講解完畢後,以一種不太確定的帶著試探的語氣問道:“王執事,弟子……弟子胡思亂想,若是在投入寧神花之前,先以文火慢煨冰心草十息,激發其潛藏的水潤之性,再……再投入寧神花,是否能讓兩者的抗拒稍減?”
那王執事原本並未在意這名普通的外門弟子,聞言卻微微一怔,仔細看了顧陽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這個方法,並非玄丹門正統教材所載,但卻暗合丹理,甚至比他剛才講解的標準手法,對新手更為友好。
“你叫何名?”王執事和聲問道。
“弟子顧七。”
“此法……雖非正途,卻另辟蹊徑,於細微處見巧思。”王執事撫須沉吟片刻,“可見你於藥性理解,確有幾分悟性。不過,基礎仍需夯實,不可一味追求奇巧。”
“弟子謹記執事教誨。”顧陽連忙躬身,態度恭敬。
這個小插曲並未引起太大波瀾,最多讓周圍幾個弟子覺得這個沉默的顧七,似乎偶爾會有些奇怪的想法。但在那位王執事心中,卻留下了一個“悟性尚可,基礎稍欠”的印象。
顧陽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偶爾展現一絲不算過分的“靈光”,為日後可能“不經意”間顯露的稍高丹道水平,埋下合理的伏筆。
時間如水,平靜地流淌。三個月轉瞬即逝。
顧陽對外門的環境和規則已然熟悉。他像一塊不起眼的海綿,悄無聲息地吸收著這個宗門的一切信息。他知道了外門弟子晉升內門的苛刻條件,要麼是修為在三十歲前突破築基,要麼是在丹道上表現出卓越天賦,能獨立煉製出幾種特定的丹藥。
他也聽說了門內幾位著名的煉丹天才,以及幾位脾氣古怪但丹術高深的長老。他更加確定了,玄丹門內部,確實存在著通往鈞天大陸主宗的傳送陣,但那位於宗門禁地,由元嬰老祖親自掌管,非立下大功或被老祖、宗主親點,絕無可能使用。正常途徑,便是按部就班,先入內門,再結金丹,最終修至元嬰,方可獲得資格。
這一日,顧陽正在藥田裡給幾株快要成熟的凝露草澆灌靈泉水,一名執事弟子走了過來,揚聲宣布:
“丙字區域所有弟子聽令!藥王穀低階藥園急需人手協助采收‘赤炎果’,為期五日。此乃宗門任務,貢獻點雙倍。自願報名,限煉氣六層以上弟子,即刻集合出發!”
藥王穀?顧陽心中一動。那是玄丹門一處重要的低階靈藥種植基地,距離山門有數百裡。他正覺得一直待在宗門內部,視野受限,或許這是個出去看看,順便更深入了解宗門運作的機會。而且,雙倍貢獻點,也能稍微改善一下他目前“拮據”的修煉資源狀況。
他放下手中的工具,平靜地站到了報名者的隊伍中。
目光掃過周圍同樣報名的幾名弟子,大多麵帶興奮,顯然對這次外出任務和雙倍貢獻點頗為期待。顧陽低下頭,掩去眼中一閃而過的深邃。
喜歡仙子,需要疏通一下嗎?請大家收藏:()仙子,需要疏通一下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