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那條彈幕還懸著——“我們已經在另一條時間線上,發布了‘你’的作品。”
陳星燃盯著它看了兩秒,忽然把嘴裡含了快一個小時的檸檬味棒棒糖咬碎,哢的一聲,糖渣卡在牙縫裡也沒管。他手指在控製台輕輕一劃,係統界麵無聲展開,心念一動,切換至“未來直播間”。
畫麵跳轉。
三年後的某個夜晚,一座漂浮在近地軌道的影院艙內,一群外星觀眾戴著半透明神經環,身體隨劇情劇烈晃動。當主角駕駛機甲撞向敵方母艦時,他們集體前傾又猛然後仰,臉上寫滿震撼與興奮,像是親身經曆了一場星際戰役。
他截下這一幀,投到主控室中央光幕上。
“他們能抄劇情,能仿畫麵。”陳星燃聲音不高,“但這種體驗,得長在這具身體上才行。”
夏洛璃走過來,瞥了眼畫麵中那些抽搐的肢體反應:“你是說……要讓觀眾也‘感同身受’?”
“不止是看。”陳星燃點頭,“是讓每一拳、每一次爆炸,都打在他們屁股上。”
周小胖正抱著半隻烤雞啃得滿嘴油,聞言差點嗆住:“等等,燃哥,你是想搞‘看電影送過山車’?這合法嗎?”
“合法。”陳星燃調出設計圖,“座椅加裝ar反饋芯片,背部和腰部嵌入微型震動馬達陣列,配合環境噴霧、定向低頻音波,還原撞擊感。隻要不把人甩出去,就不算工傷。”
夏洛璃皺眉:“功率呢?這麼多模塊同時運行,線路撐得住?”
“撐不住。”陳星燃點了點她之前提交的能量回流結構圖,“所以要用你的莫比烏斯環設計,把電能循環利用,避免瞬時峰值過載。就像呼吸——吸進去多少,吐出來再補一點。”
“聽上去像給椅子做心肺複蘇。”周小胖嘟囔。
“差不多。”陳星燃笑了,“還得會喘氣。”
三人當場分工。夏洛璃優化能量結構,確保電流穩定回流;周小胖負責編寫驅動程序,模擬不同場景下的震動頻率——比如機甲落地是“咚!咚!”,拳頭命中是“啪!啪!”,爆炸則是“轟——嗡——”帶拖尾的那種。
“要不要加個‘反派被打臉’專屬震感?”周小胖邊敲代碼邊提議,“左右臉交替抖,用戶體驗拉滿。”
“彆整活。”夏洛璃翻白眼,“先保證彆把觀眾抖進醫院。”
第一輪改裝在試驗影廳完成。六張座椅排成弧形,每張都接了七八根線,背後貼著散熱片,看上去像一群等待複活的機器人。
測試開始。
誌願者戴上輕量ar眼鏡,播放《音浪之巔》高潮段落:林婉清操控機甲突破防線,一記重拳砸穿敵方核心艙。
結果剛進入戰鬥節奏,座椅突然瘋狂抖動,幅度遠超預期。最後一拳落下時,整排椅子猛地向前一衝,前排那人直接從座位上彈起來,踉蹌幾步摔在地上。
“哎喲我腰!”誌願者扶著椅背齜牙咧嘴。
“強度超標。”陳星燃調出數據曲線,“剛才那一拳,模擬的是五百公斤衝擊力,人體承受閾值才八十。”
“那咋辦?”周小胖撓頭,“總不能讓反派變弱雞吧?”
陳星燃沒說話,閉眼心念一動,打開技能商城,一口氣兌換了“人體工學反饋建模”和“動態感知調節”兩項高級權限。係統開始掃描過往觀影數據,結合不同體型、年齡、坐姿習慣,生成個性化震動參數庫。
“以後不是統一震。”他解釋,“瘦子震三下,胖子震兩下,頸椎不好的自動降檔,腎上腺素飆升的反而加強——看誰心跳快,就給誰加碼。”
夏洛璃挑眉:“還能這麼玩?”
“當然。”陳星燃勾唇,“觀眾越投入,體驗越狠。這才是沉浸式。”
第二次測試順利通過。震動精準匹配動作節奏,噴霧恰到好處地製造碎片飛濺感,連背景風壓都隨著機甲飛行軌跡變化。測試員退場時一臉恍惚:“剛才那一拳……我真的感覺到了。”
“說明成了。”陳星燃摘下耳機,“準備公測。”
消息放出當晚,票務平台瞬間崩了三次。首批開放的二十家合作影院名額被搶空,黃牛把票價炒到三千一張,評論區炸鍋:
“求代拍!我想被電影揍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