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會議廳的燈光打在陳星燃臉上,有點晃眼。他抬手把劉海往上撥了撥,棒棒糖還含在嘴裡,甜味淡了,但沒換。台下坐滿了人,西裝領帶、旗袍長衫、民族服飾混在一起,還有幾個穿著異星使節認證服的身影安靜地坐在後排。
大屏幕上正播放一段視頻——漆黑機甲墜落大氣層,火光撕裂雲層,然後在半空炸成兩個巨大的漢字:原創。
畫麵定格,全場靜了幾秒。
“這就是我們提出《地球文化保護協議》的原因。”陳星燃把糖從嘴邊拿開,聲音不大,卻傳遍整個會場,“不是為了封鎖誰,而是讓想拿走東西的人知道,這東西是怎麼來的。”
他話音剛落,歐洲區代表舉手示意。“我理解貴方立場,但要求外星文明先完成‘文化學習’才能獲取設計授權,是否構成變相壁壘?如果他們語言不通、認知體係不同,豈不是永遠無法通過審核?”
陳星燃沒急著回答,轉頭看了眼控製台方向。
夏洛璃站在側廳連接處,衝他點了點頭。周小胖正蹲在設備箱前敲鍵盤,耳機歪了一隻,嘴裡嘀咕:“來了來了,數據同步了!”
下一秒,主控台投影升起,分成三塊實時窗口。
左邊是天琴座β星學員提交的《留白美學與宇宙熵減關係》論文節選,配圖是他手繪的水墨機甲;中間是獵戶座某藝術團複刻漢服結構的三維模型,關節處用了可動榫卯設計;右邊則是半人馬座α星策展人的申請視頻,背景裡已經搭好了展覽框架,主題赫然寫著:“一個文明如何用設計保護自己”。
“他們學得比我們想象中認真。”陳星燃說,“而且沒人規定必須用中文考試。我們可以提供多維認知適配係統,圖像、動作、音樂都能作為答題方式。關鍵不是會不會寫論文,而是願不願意花時間去懂。”
非洲代表團有人笑了:“所以你們現在不光賣設計,還開起了網校?”
“不算賣。”陳星燃糾正,“是交換。他們交出對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我們開放有限使用權。所有成品仍歸屬地球原創者,禁止二次轉授,違者觸發動態版權鎖。”
“那要是人家就是喜歡,但不想學呢?”中東代表問。
“那就隻能買周邊。”陳星燃咧嘴一笑,虎牙露出來,“鑰匙扣、手機殼、表情包,歡迎掃碼下單。”
哄笑聲在會場炸開。
夏洛璃趁熱走上台,手裡拿著一塊輕薄織物。她輕輕一抖,布料展開,雲雷紋在燈光下流轉生輝。
“這件機甲漢服的袖口紋樣,源自三千年前的青銅器銘文。”她指尖劃過紋理,“它不隻是裝飾,是一種世界觀——力量不該用來碾壓,而該用來承載。如果我們連這點意義都不解釋清楚,隻扔一張圖紙出去,那和批發零件有什麼區彆?”
她說完,把布料遞給前排一位外星使節。對方觸角微微顫動,小心翼翼接過,像捧著什麼聖物。
日本代表清了清嗓子:“我支持設立學習門檻,但審核機製由誰執行?你們團隊目前隻有三人,全球申請量已破十萬,靠人工處理根本不現實。”
“不需要人工。”周小胖突然冒出來,抱著平板擠到台前,“我們上線了‘共學評估ai’,能自動分析作業完成度、情感共鳴值、文化誤讀率。比如有個學員把太極圖理解成了能量漩渦,雖然創意不錯,但核心錯了,直接打回重修。”
他翻出後台截圖,密密麻麻的學習記錄滾動刷新,通過率顯示為17.3。
“低是低了點。”他撓頭,“但他們都說挺有意思,像闖關遊戲。”
美國代表皺眉:“可最終決定權仍在你們手中。這種模式長期運行,是否會形成文化輸出壟斷?”
陳星燃沉默兩秒,忽然抬手調出全息界麵。
一道螺旋狀光幕緩緩展開,正是當初護住地球的莫比烏斯環防禦模型。
“這個係統的源代碼,我已經提交給聯合國科技委員會。”他說,“包括文化共學平台、版權追蹤協議、靈感值兌換邏輯——全部開源。歡迎任何人監督、改進、甚至複製。”
台下一片嘩然。
“你瘋了?”法國代表脫口而出,“這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競爭力從來不在代碼裡。”陳星燃搖頭,“而在願意花三年時間改一稿設計的人,在熬夜調試反饋頻率的技術員,在明知會被罵還要站出來說話的創作者。這些抄不走。”
他頓了頓,看向夏洛璃。
“真正的保護,不是鎖死大門,而是讓人走進來的時候,帶著敬意。”
全場安靜了幾秒,接著掌聲從角落響起,很快連成一片。
中國代表團起身,拿出電子簽章筆。“我方正式簽署《地球文化保護協議》草案,支持建立跨文明文化準入標準。”
俄羅斯、新加坡、巴西陸續響應。
最後一名外星使節也舉起認證觸筆,墨綠色液體在空中劃出符號,錄入係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