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燃沒去茶館。
他站在書桌前,手指還捏著那枚貼了黑膠布的u盤。窗外天色漸暗,樓下的炸油條攤收了棚子,街道安靜下來。他把u盤輕輕放進抽屜最裡層,順手拉開旁邊一格,取出一包沒拆的棒棒糖,剝開一顆塞進嘴裡。
甜味在舌尖散開的時候,他閉上眼,心念一動。
未來直播間係統應聲開啟。
可預想中的直播畫麵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金邊提示框,浮現在視野中央:【靈感值累計達標,解鎖“綜藝策劃”技能模塊】。
左側原本播放未來片段的區域,瞬間切換成一棵立體結構圖——像極了遊戲裡那種技能樹界麵。頂端寫著“綜藝策劃”,下方分支清晰:基礎敘事架構、懸念密度調控、嘉賓情緒引導模型、觀眾注意力熱力圖模擬……
他的呼吸微微一頓。
這和以前不一樣。從前他靠係統看爆款內容,再照著改寫、複刻,頂多算個高級搬運工。但現在,係統給了他一套能自己造爆款的工具。
“兌換‘綜藝節奏建模’。”他在心裡說。
下一秒,大量信息湧入腦海。不是文字也不是語音,更像是某種可以直接調用的“感覺”——他知道什麼時候該放音樂,什麼時候剪掉笑點反而更有效果,甚至能預判觀眾看到某個鏡頭時會不會劃走。
他睜開眼,打開電腦,點開《明星改造家》的初剪版文件。
進度條拖到開場十分鐘,畫麵裡明星正拿著錘子砸牆,背景音是歡快的電子樂,彈幕飄過一片“帥炸了”。
但係統生成的數據曲線顯示,紅色的“觀眾注意力”線從第三分鐘就開始下滑,藍色的“情感共鳴”更是直接跌進穀底。
“全是空轉。”他低聲說,“熱鬨歸熱鬨,沒人記住發生了什麼。”
他調出節奏建模麵板,開始調整結構。
先把原片第十七分鐘才出現的素人訪談剪到了開頭。父親蹲在老屋門檻上說話的畫麵,配上低沉的大提琴音,鏡頭慢慢掃過牆上孩子用鉛筆畫的身高標記。接著插入一段女兒翻相冊的vog片段,輕聲念日記:“我爸修了一輩子房子,但從沒給自己蓋過一間。”
注意力曲線立刻往上抬。
他又把明星炫技的部分壓縮了一半,換成一個卡點問題:“要不要拆承重牆?”然後畫麵戛然而止,切黑屏,字幕浮現:“三天後揭曉答案”。
這是典型的懸念前置操作,過去他隻能從成品節目裡看到彆人怎麼玩,現在終於能親手設計。
周小胖的消息正好這時候蹦出來:“評審團反饋出來了!七十八個人裡,六十個都說素人故事感人,就是太短,還沒看夠就切明星了。”
陳星燃嘴角揚了一下,直接把數據輸入係統,觸發“觀眾偏好匹配算法”。三秒鐘後,屏幕上跳出三個優化方案。
第一個建議增加素人日常跟拍;第二個提議加入家庭錄音獨白;第三個最狠——讓素人在改造過程中寫下“如果房子會說話”的信,每期讀一封。
他選了第三個,又加了個自己的改動:把信的內容做成動畫插片,風格走手繪溫情路線。
剛保存完新版本,門被推開了。
夏洛璃端著兩杯牛奶走進來,發尾還帶著點室外的涼氣。“你真沒去茶館?我還以為你會偷偷跟去聽牆角。”
“去了也是給你添亂。”他接過牛奶,吸管戳進去嘬了一口,“再說,我現在乾的事比聽八卦重要多了。”
她繞到屏幕後看了一眼,皺眉:“這些圖表是啥?kpi完成率?”
“差不多。”他轉動椅子,棒棒糖在嘴裡轉了個圈,“我在給節目搭骨架。以前咱們做的是皮肉,現在得讓它有脊椎。”
“所以你現在能預測觀眾愛看啥了?”
“不止。”他點了下鼠標,導出新版本,“我能讓他們明明不想哭,最後還是紅了眼眶。”
夏洛璃盯著那個文件名看了兩秒:《明星改造家_v2.0_源代碼不可逆》。
她忽然笑了:“你還挺中二。”
“這不是中二,是防抄。”他把u盤拔下來,隨手扔進斜挎包,“星耀要是敢照搬,就會發現他們複製的隻是外殼。真正讓人上頭的節奏、情緒、鉤子,全都鎖在這個模型裡,解不開。”
她靠著桌子沒動,語氣放輕了些:“那你之前做的那些事……是不是也都這樣?看著簡單,其實每一步都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