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車鍵落下的瞬間,屏幕左下角彈出一條係統提示:【檢測到水軍策略變更,攻擊模式由集中刷差評轉為碎片化情緒煽動】。
陳星燃眯了下眼,手指立刻滑動主屏,調出實時輿情圖譜。密密麻麻的紅點正在社交平台各處冒頭,不像之前那樣集中在節目評論區,而是散落在家居、裝修、甚至育兒話題裡。新注冊賬號正以“過來人”口吻發帖:“聽說那個改造家節目背後有資本操控”“看著溫馨,其實全是劇本”。
他把棒棒糖換到另一邊嘴裡咬著,抓起耳麥就撥通秦叔和周小胖的通訊頻道。
視頻接通,秦叔那邊是工作室的操作台,幾塊顯示器同時跑著信號分析程序,他戴著老花鏡,眉頭擰成一個“川”字。“ip跳變頻率提升了三倍,但他們用的基站集群沒變。”他敲了敲鍵盤,“我剛反向追蹤了一波,發現控製節點藏在三個中轉服務器後麵。”
周小胖的畫麵晃了一下,背景是網吧包廂的燈牌,他正抱著筆記本縮在角落,桌上擺著半盒炸雞。“老大,我在備用節點上線了,這邊網速穩。”他咽下一口雞肉,“我已經拉了六個真實粉絲群進‘觀察組’,準備用‘路人視角’慢慢帶節奏。”
“行。”陳星燃點頭,“這次不打硬仗,咱們玩滲透。”
他打開剪輯軟件裡的隱藏麵板,調出係統預演畫麵——未來四十八小時內,一組關鍵詞將悄然升溫:“普通人家也能改得好”“他們怕的是有人照做成功”。而與此同時,水軍內部會出現三次指令衝突,導致大量賬號在同一時間發布重複內容。
“秦叔,你先彆急著封號。”陳星燃說,“他們現在靠ai生成話術,越封越容易觸發自動補量機製。你得讓他們的指揮鏈自己亂起來。”
“怎麼亂?”秦叔問。
“給他們喂假指令。”陳星燃嘴角一揚,“你模擬一個調度終端,偽裝成他們自己的控製台,往係統裡塞兩條矛盾命令——比如一邊讓賬號誇節目造假,一邊讓同一波人轉發支持鏈接。”
秦叔愣了兩秒,忽然笑了:“這不就是讓狗咬狗?”
“對。”陳星燃點頭,“等他們發現係統被乾擾,第一反應肯定是查內鬼。到時候不用我們出手,他們自己就會清理門戶。”
周小胖聽得眼睛發亮:“那我這邊趁機推一波‘反轉敘事’?就說我表哥家照著節目改了廚房,結果鄰居舉報違建,物業來查完說是完全合規——這種真實案例最能破防。”
“可以。”陳星燃快速敲下幾個關鍵詞,“但彆提‘節目’兩個字,就說‘有人認真改造老房子,反而被罵裝模作樣’。”
“懂了!”周小胖搓著手,“主打一個共情拉滿,道德綁架反向施壓。”
秦叔那邊已經開始操作,手指飛快地輸入代碼,屏幕上跳出一行行綠色字符。“我在東郊那個空殼公司的服務器上找到了日誌入口,現在注入偽造調度包……好了,第一批混亂指令已發送。”
幾乎同一時間,陳星燃主屏上的輿情熱力圖出現異動。原本均勻分布的紅點開始局部聚集,緊接著,多個賬號在同一分鐘內發布了自相矛盾的內容:一個id前腳剛發“這節目就是騙眼淚的”,後腳又轉了條“第五期的設計太人性化了”。
“見效了。”陳星燃輕聲說。
周小胖那邊已經動手,他把提前寫好的幾條文案分發給核心粉絲,要求用不同語氣、不同身份發布。有人扮成設計師同行:“說實話,我也抄過他們一期的收納方案,客戶用了半年都說好。”也有人假裝質疑者反轉:“本來不信,結果昨天去親戚家,親眼看見老人用新廚房做飯,眼淚真繃不住。”
這些帖子沒有激烈對罵,也不提星耀,隻是平靜講述“改變發生”的過程。
十分鐘不到,社交平台出現微妙變化。一些原本跟風黑的賬號突然沉默,部分水軍開始互相質問:“你怎麼發了支持帖?”“誰讓你轉那個視頻的?”
“他們在內訌。”陳星燃盯著數據流,“ai再聰明,也管不住人心虛。”
秦叔忽然抬頭:“等等,我發現他們有個備用調度中心,還沒激活。一旦切換過去,之前的乾擾就白費了。”
“那就彆讓他們切。”陳星燃迅速調出係統界麵,心念一動,兌換“短時網絡延遲模擬”技能靈感值50)。下一秒,目標服務器所在區域的虛擬延遲飆升至800s,足以讓遠程切換失敗三次以上。
“好了。”他說,“他們至少半小時內沒法換腦。”
周小胖咧嘴一笑:“那我再加把火?”他點開發文框,貼出一張聊天截圖——某家裝論壇裡,用戶討論“如何低成本改造老房”,一樓直接甩出節目片段“參考這個,實用還省錢。”
底下有人回複:“彆說,我家陽台就這麼改的,晾衣杆再也沒掉過。”
這條帖子很快被頂上熱門,評論區畫風逐漸偏移:“原來真有人照著做?”“不是劇本嗎?”“我家樓上的王阿姨就是受益戶,她兒子還給我看了改造前後照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星燃看著曲線緩緩右傾,負麵聲量增速明顯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