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城歸來,金三鑫如同換了個人。外在的沉穩依舊,但內在的驅動卻變得更加清晰、冷硬。他將南下的見聞與感悟,迅速轉化為係統性的行動,在多個層麵同步推進,如同一位耐心的工匠,開始精心礪劍,悄然織網。
礪劍:工坊升級與技術壁壘
“三鑫工坊”是他在世俗層麵安身立命、積累資本的根基。見識了深城的科技前沿後,他不再滿足於低端維修和簡單翻新。
他首先利用帶回的新元件樣品和資料,與韓師傅一起,成功修複了幾台市麵上罕見的、故障複雜的早期d播放器和一款造型經典的德係收音機。他將這些修複一新的“精品”,配以精心設計的包裝和說明強調其稀缺性與技術難度),以遠超普通翻新機的價格,通過蘇小萌介紹的渠道和本地高端客戶進行試銷,結果大受歡迎。
這讓他看到了差異化競爭和打造技術壁壘的巨大潛力。他開始有意識地讓孫浩團隊搜尋那些技術獨特、有收藏或使用價值的“硬骨頭”舊電器,作為工坊的招牌。同時,他憑借前世對p3發展趨勢的了解,開始讓李婉清小批量采購相關閃存和主控芯片,嘗試進行最基礎的p3播放器組裝和固件漢化,雖然粗糙,卻走在了絕大多數同行的前麵。
資本的積累也隨之加速。高端業務的利潤遠超普通翻新,金三鑫手頭的流動資金迅速膨脹。他沒有揮霍,而是將其大部分投入再生產、元器件儲備以及……下一步的“織網”行動。
織網:情報的觸角與人的網絡
金三鑫深知信息的重要性。他正式向孫浩提出了新的要求:組建一個更可靠、更有針對性的信息搜集小組。不僅限於本地廢舊電器來源,更要開始有意識地收集兩類信息:
1.關於郝剛與“剛誠貿易”:關注其在南方電子圈的口碑變化、主要客戶和供應商動態、是否有新的融資或擴張計劃。金三鑫提供了一筆專項經費,讓孫浩通過南方的一些地下信息掮客和行業邊緣人,持續獲取郝剛公司的零散信息。
2.關於王婷婷:低調地了解其家庭背景、就讀學校、社交圈子以及大致的消費水平。他需要知道,這個前世背叛他的女人,如今究竟處於何種狀態,她的虛榮,究竟到了何種程度。
這張情報網初具雛形,雖然粗糙,卻意味著金三鑫不再被動等待,開始主動向外延伸感知的觸角。
與此同時,他也在鞏固和拓展“人的網絡”。與韓師傅的關係愈發密切,時常探討技術難題和那玄妙的“物氣”感應。與蘇小萌保持著互利互惠的盟友關係,借助她的視野和人脈,避免自己閉門造車。他甚至開始有選擇地結交學校裡一些家境普通但頭腦靈活、有一技之長的同學,或給予一些小恩小惠,或提供兼職機會,潛移默化地積累著潛在的人脈資源。
修煉:心境的打磨與“驚魂刺”
南下之行,尤其是與郝剛、王婷婷那戲劇性的擦肩而過,讓金三鑫的心境經曆了一次淬煉。他修煉時,更加注重“定”字訣。手握青銅殘片,不再僅僅追求氣感的增長,更多的是在氣感流轉中,反複觀想、模擬各種可能擾亂心神的場景——誘惑、憤怒、恐懼、仇恨,錘煉著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靈台一絲清明的能力。
隨著對那殘缺凝神法門的深入,以及青銅殘片古老氣息的滋養,他發現自己對“神識”或者說精神力量)的運用有了新的突破。他嘗試將極度凝練的一絲精神力,如同無形之刺,驟然外放。這並非實質攻擊,也無法影響實體,但若近距離針對心神不寧或意誌薄弱者,或許能產生一瞬間的“驚悸”或“恍惚”之感。
他將這粗淺的運用命名為“驚魂刺”。效果微弱且極耗心神,成功率也不高,但無疑為他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代表了他在超凡之路上邁出了超越單純能量積累的一步。
靜默殺機
所有這些行動,都在一種近乎絕對的“靜默”中進行。金三鑫在學校裡,依舊是那個成績優良、略顯安靜的學生;在家裡,是那個懂事、偶爾能拿回“競賽獎金”貼補家用的孝順兒子;在工坊,是那個技術精湛、決策果斷的年輕老板。
唯有李婉清,能隱約感覺到他平靜外表下,那日益厚重的城府和偶爾眼底閃過的、如同深淵般冰冷的銳光。她沒有害怕,隻是更加努力地學習管理知識,提升自己,默默地將工坊的後方打理得固若金湯,希望能為他分擔更多。
蘇小萌也察覺到了金三鑫的變化,他比以前更加沉靜,言談舉止間少了幾分少年的跳脫,多了幾分與她父親那輩人類似的、難以捉摸的深沉。這讓她在好奇之餘,也更多了一份慎重。
秋風漸起,梧桐葉黃。高二的學習生活平穩推進,金三鑫的成績依舊穩定在年級前列,為未來考取一所好大學打下基礎。他像一個最耐心的獵手,在叢林深處,默默地磨利爪牙,編織陷阱,等待著獵物一步步走進預設的伏擊圈。
郝剛,王婷婷……你們永遠不會知道,在你們看不見的地方,一張針對你們的羅網,正在以你們無法理解的方式,悄然織就。
靜默之下,殺機已蘊。
喜歡我叫金三鑫請大家收藏:()我叫金三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