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鑫在《高等數學》課上的一鳴驚人,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石子,漣漪迅速擴散開來。他不再僅僅是宿舍裡那個來自小城、略顯安靜的“金三鑫”,他的名字開始在係內,甚至跨係的小範圍圈子裡流傳。
社團的選擇,是融入校園、拓展人脈的重要一步。
麵對琳琅滿目的社團招新,金三鑫目標明確。他繞開了那些純娛樂或興趣類的社團,將目光鎖定在幾個具有實際價值的組織上。
“電子技術協會”,聚集了係裡乃至全校對硬件、編程有濃厚興趣和技術實力的學生,是了解前沿技術動態、尋找項目合作夥伴的最佳平台。金三鑫毫不猶豫地遞交了申請,並在隨後的技術麵試中,憑借其紮實的功底和超越當前本科生水平的、對某些電路優化和信號處理問題的獨特見解融合了前世經驗和“物氣”感應的一些模糊靈感),輕鬆征服了麵試的學長學姐,成為協會的新銳成員。
同時,他也出人意料地加入了“創業與發展協會”。這個協會成員背景複雜,有家境優渥、自帶資源的,有頭腦靈活、滿腦子點子的,也有像金三鑫這樣,看似普通卻懷揣野心的。他加入的目的,並非為了那個尚顯稚嫩的“創業”概念,而是為了觀察人,篩選潛在的未來合作者,並了解這個時代頂尖學府學子們對商業的認知邊界。
他的低調策略在此發揮了作用。在協會裡,他多數時候是安靜的傾聽者,偶爾發言,卻總能切中要害,提出一些極具操作性的細節建議,讓人不敢小覷。他敏銳地感知著每個人的氣息,那個京城本地、家裡似乎頗有能量的張揚男生名叫趙凱),心思活絡但略顯浮躁;那個來自江南、總是默默記錄著什麼的女生名叫林薇),眼神中則透著一股與她文靜外表不符的精明與計算。
校園之內,並非隻有友善的交流。
金三鑫的迅速嶄露,不可避免地引來了某些目光。同宿舍那位京城本地的舍友,名叫李哲,家境優越,平日裡就帶著幾分天然的優越感。見到金三鑫這個“外地來的”不僅成績壓他一頭,還在社團裡似乎也混得開,心中不免有些失衡。
一次宿舍夜談,聊到未來的規劃,李哲帶著幾分炫耀地提及家裡已經為他鋪好了路,畢業後進入某大型國企易如反掌。然後他話鋒一轉,看似隨意地問金三鑫:“三鑫,你家裡是做什麼的?將來有什麼打算?不會真想著靠那個什麼技術協會找工作吧?”
話語中的試探與隱隱的輕視,不言而喻。
金三鑫躺在床鋪上,黑暗中,他的嘴角勾起一絲微不可察的弧度。他沒有動怒,也沒有虛張聲勢,隻是用一種平靜無波、甚至帶著點符合“貧困優等生”人設的誠懇語氣回答道:“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將來嘛,還沒想太遠,先學好知識,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以退為進,將真實的野心與實力深深隱藏。李哲見他如此“識趣”且“前途有限”,心中的那點不快似乎也消散了不少,語氣重新變得“寬容”起來。
金三鑫樂得被他輕視。扮豬,才能更方便地觀察,更安全地積蓄力量。
修煉的探索,也並未停止。
他對未名湖畔那轉瞬即逝的“星辰金氣”感應念念不忘。連續幾個清晨和深夜,他都會悄然來到湖邊,手握青銅殘片,全力感應。然而,那奇異的氣息如同狡猾的遊魚,再未輕易上鉤。
但他並非全無收獲。在反複的感應中,他發現這座古老校園的某些特定區域——如圖書館古籍區附近、某些年代久遠的石碑旁,甚至是一些看似普通的百年老樹下,靈氣的活躍度與純淨度都明顯高於其他地方。雖然依舊無法與青銅殘片相比,但勝在持久穩定。他調整了修煉習慣,時常在這些地方盤桓,吐納修煉,效果比在宿舍或普通教室好上不少。
同時,他也在圖書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開始有目的地搜尋與“隕鐵”、“天外金精”、“星宿”、“煉器”等關鍵詞相關的資料,無論是正史、野史、道家典籍還是地方誌傳說,都不放過。過程如同大海撈針,但他有足夠的耐心。
遠程的布局,同樣在悄無聲息地進行著。
通過加密的郵件和偶爾的電話,他與李婉清保持著緊密聯係。“三鑫科技”在她的打理下穩步發展,高端定製業務逐漸打開名聲,p3播放器的組裝也小有進展。金三鑫則將在大學接觸到的最新技術和市場理念源源不斷地反饋回去,指導著公司的技術儲備和未來方向。
關於郝剛,孫浩的情報網顯示,那場匿名舉報確實讓“剛誠貿易”陷入了不小的麻煩,罰款和信譽損失讓郝剛元氣大傷,至少半年內難以恢複擴張勢頭。郝剛暴怒異常,動用關係拚命追查舉報來源,卻如同撞上一堵無形的牆,所有線索在接觸到蘇小萌家族那個層麵時,便戛然而止。
這讓他更加確信,有一個隱藏在暗處的對手在針對他,卻始終無法鎖定目標。這種如鯁在喉、如芒在背的感覺,無疑是對郝剛最大的折磨。
金三鑫得知後,隻是淡淡一笑。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站在大學圖書館的窗前,看著窗外秋意漸濃的校園,金三鑫目光沉靜。學業、人脈、修煉、商業、複仇……每一條線都在他的掌控下,穩步推進。
燕京水深,正好養龍。
郝剛,你就慢慢查吧。在你焦頭爛額之際,我正在一個你無法企及的高度,飛速成長。
待我羽翼豐滿,自會去找你,連本帶利,清算所有!
潛龍入海,已悄然攪動風雲。真正的崢嶸,才剛剛開始顯露一角。
第二卷第1章完)
喜歡我叫金三鑫請大家收藏:()我叫金三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