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示波器的難題,金三鑫在協會內獲得了更大的自由度,甚至可以調用一些不那麼敏感的實驗室資源。但他心心念念的,依舊是古籍中提及的“紫禁城殿角鎮獸”。
一個周末的清晨,他再次來到了故宮。這一次,他目標明確,購買了一張門票後,便徑直朝著那幾個著名的殿角走去——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些皇家核心宮殿的屋脊上,都矗立著著名的“脊獸”隊列。
遊客如織,喧鬨非凡。金三鑫避開人流,找到一個相對僻靜的角落,麵對巍峨的太和殿,他悄然從懷中取出那枚始終溫養著的青銅殘片,握在手心,同時全力運轉體內氣流,將感知放大到極致。
嘈雜的人聲、導遊的喇叭聲漸漸淡去,他的精神高度集中,試圖捕捉任何一絲可能與“星辰金氣”相關的異常波動。
然而,除了感受到這片古老建築群本身蘊含的、厚重磅礴的曆史氣息與某種無形的“皇道”威壓之外,那縷銳利、純粹的“金氣”卻渺無蹤跡。殿角那些琉璃燒製的脊獸,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卻並未給他帶來特殊的感應。
“是記載有誤?還是年代久遠,氣息已然散儘?或者……我找錯了地方?”金三鑫心中升起一絲疑慮。古籍記載是“熔鑄於殿角鎮獸基座之下”,難道關鍵不在屋頂的脊獸,而在支撐大殿柱石的某個不起眼的石質基座裡?那範圍可就太大了,幾乎無從找起。
他微微皺眉,沉思片刻,決定改變策略。他不再強行感應,而是如同普通遊客一樣,開始仔細觀察那些殿角的基座結構、石材的紋理、甚至排水螭首的形態。他試圖從建築結構和曆史痕跡中,尋找可能的蛛絲馬跡。
就在他專注於保和殿後那塊巨大的雲龍石雕丹陛時,一個略帶沙啞、帶著老北京腔調的聲音在他身邊響起:
“小夥子,瞅什麼呢?這麼入神兒。”
金三鑫心中一凜,他竟沒察覺有人靠近!他瞬間收斂氣息,恢複成普通遊客的樣子,轉頭看去。隻見一個穿著樸素灰色夾克、頭發花白、麵容清臒的老者,正笑眯眯地看著他,手裡盤著兩顆油光鋥亮的核桃。老者眼神清澈,透著一種曆經世事的通透,身上沒有任何能量波動,就像個普通的退休老人。
但金三鑫不敢怠慢,能在他全力感知時悄無聲息地接近,這老者絕不普通。他禮貌地笑了笑,隨口編了個理由:“老爺子,沒什麼,就是看這石雕真宏偉,工藝太精湛了。”
“嗬嗬,”老者笑了笑,目光似有意無意地掃過金三鑫握著青銅殘片的那隻手,“是啊,老祖宗的手藝,裡頭學問大著呢。不過啊,有些東西,光靠看是看不出來的,得靠……緣法。”
他話中有話,金三鑫心中一動,正想再試探幾句,那老者卻擺了擺手,轉身踱著步子,混入了人群,眨眼間便不見了蹤影。
金三鑫站在原地,看著老者消失的方向,眉頭微蹙。
“緣法?”
這老者是誰?是巧合,還是意有所指?他是否看出了什麼?
紫禁城的線索似乎斷了,卻又好像以另一種方式,連接上了一條更神秘的線。
喜歡我叫金三鑫請大家收藏:()我叫金三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