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五,南明陪都京華,
“陛下,新任首席軍機大臣蔣德璟大人,軍機大臣禮部尚書朱繼祚大人,錦衣衛指揮使牟國卿大人,錦衣衛指揮僉事馬吉翔大人,
四位大人已至,此刻正在殿外候見!”
新任正四品軍機大臣兼皇帝機要的翰林院編修傅以漸,邁入軍機處,
向著正在審閱關於內閣次輔、兵部尚書熊汝霖,方才傳來的最新杭州之戰八百裡加急文書的隆武帝朱慈璧,沉聲稟報道。
隻聽隆武帝朱慈璧的聲音緩緩傳來,
“宣!“
少許,
首席軍機大臣蔣德璟,軍機大臣禮部尚書朱繼祚,錦衣衛指揮使牟國卿,錦衣衛指揮僉事馬吉翔,
四人,在軍機大臣兼皇帝機要、翰林院編修傅以漸的引領下,走入京華臨時行宮,向上首的隆武帝朱慈璧,大禮參拜道,
“臣首席軍機大臣蔣德璟,
臣軍機大臣兼禮部尚書朱繼祚,
末將錦衣衛指揮使牟國卿,
末將錦衣衛指揮僉事馬吉翔,
參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等四人站起身後,朱慈璧先是看向錦衣衛指揮僉事馬吉翔,
隻覺此人長的麵色清秀,兼之行為舉止大方得體,給人第一感覺就很沉穩,是一個可靠可信之人,
但熟知曆史的朱慈璧,卻不會被此人的長相所欺騙,
此人貌似大忠,實則大奸,且權利之心尤重,
雖然有大才,但若不能好好敲打一番,必會生出事端,
如此想得,朱慈璧一聲斷喝,
“馬吉翔,你可知罪?”
此話一出,不僅馬吉翔愣住了,錦衣衛指揮使牟國卿也愣住了,
畢竟福建平亂時,他可是全程看著馬吉翔,
如何獲取情報,如何安排人手,如何四處同時行動,又如何親自入叛營,計收叛軍的等等之事,
實話實說,他牟國卿沒有這種能力,他隻知道效忠皇帝,為皇帝之命是從,
馬吉翔的能力比他強多了,
似乎馬吉翔比他更像錦衣衛指揮使,有能力,有手段,更有魄力,
此刻聽到皇帝斷喝之聲,雖然還不清楚到底發生何事,但卻不影響他下意識做出反應,
隻見馬吉翔身旁的錦衣衛指揮使牟國卿,立刻抽出隨身佩戴的繡春刀,
“唰……”的一聲,
長刀出鞘,用力的壓在了馬吉翔的脖子上,
瞬間馬吉翔的脖子處,流出絲絲鮮血,
隻要此刻隆武帝再加一句“斬”,估計馬吉翔就人頭落地了,
有那麼一瞬間,這個念頭還真在隆武帝朱慈璧腦海中閃過,
畢竟南明永曆帝之所以退入緬甸,最後被殺,當時的內閣首輔馬吉翔,其罪最大。
若不是他得一直勸說,私心作祟,隻想保住自己好不容易收羅來的金銀珠寶,而不想為國出力,還控製著朝中兵權,最後更是挾持著永曆帝和太子,太後,皇後等皇室成員,朝中大員,一意孤行退往緬甸,
說不定南明不會那麼快滅完,李定國也不會因失去信心而病死軍中,
可以說滿清之所以滅亡了南明永曆朝,永曆朝的內閣首輔馬吉翔在其中也是有大功得,
雖然其最後也死於緬甸的咒水之難。
此刻看見如此大奸之臣,隆武帝朱慈璧,自然是殺心大起。
地下跪著的新任錦衣衛指揮僉事馬吉翔,看著上首隆武帝那冰冷的眼神,心中一個激靈,
雖然他還沒有搞清楚原因,但求生活命的本能,還是讓他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隻見其大哭道,
“陛下不公,陛下不公,天大的不公,
臣實不知,因何得罪陛下,致使陛下剛見臣,就要殺臣這有大功之人,
若陛下無罪而殺臣,則必寒天下臣民之心,
臣死不足惜,但陛下卻會因擅殺功臣而背負天下之罵名,
如此,我大明中興無望亦!”
此話一出,隆武帝朱慈璧瞬間,腦袋清明,
是啊,此刻的馬吉翔,還不是曆史上永曆朝的內閣首輔馬吉翔,而僅僅隻是一個小小的正四品錦衣衛指揮僉事,
還是一個剛為大明隆武帝平定福建之亂立下大功的功臣,
若此刻無罪擅殺他,必然會使朝臣人人自危,
不僅不利於自己的統治,更可能導致前線正和清軍激戰的將士軍心不穩,而出現不易之事,那就萬事皆休了!
何況人是會隨著環境而改變的,曆史上的永曆帝朱由榔駕馭不了馬吉翔此人,不代表自己也駕馭不了馬吉翔。
如此想的,隆武帝朝錦衣衛指揮使牟國卿揮揮手,
對於錦衣衛指揮使牟國卿的表現,隆武帝朱慈璧相當滿意,這才是自己想要的錦衣衛指揮使,
不需要太聰明,隻需要絕對聽從自己命令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