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行省下麵廣州府下轄的府城——廣州城,此時正是南明隆武朝新都之所在地!
南明廣東行省承襲於大明廣東省,下設十大州府,
分彆為居中的南明新都廣州城所在的廣州府,
和其北麵的南雄府、韶州府,
其東麵的惠州府、潮州府,
其西麵的肇慶府、高州府、雷州府和廉州府??,
其南麵雷州半島對岸的瓊州府,
共計十府之地!
廣東十府,
與東邊福建的漳州府,汀州府、邵武府,
北麵江西之贛州府、吉安府,南安府,
湖南之彬州府、衡州府、永州府,
西邊廣西之桂林府、平樂府、梧州府,
總共二十二府,一同將南明新都廣州城環繞在中央,
共同守護著南明廣州新都的安全!
而南明新都所在的廣州府,始設於大明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
下轄?1州14縣?,
一州為連州,領陽山縣、連山縣,兩縣!
剩下12縣,分彆為,
南海縣今佛山市南海區、廣州市荔灣區等)
番禺縣今廣州市番禺區、海珠區等)
順德縣今佛山市順德區)
東莞縣今東莞市及深圳市部分)
新安縣今深圳市、香港特區)
三水縣今佛山市三水區)
增城縣今廣州市增城區)
龍門縣今惠州市龍門縣)
香山縣今中山市、珠海市、澳門特區)
新會縣今江門市新會區)
新寧縣今江門市台山市)
從化縣今廣州市從化區)
而南明新都廣州城,就坐落於南海縣、番禺縣,兩縣之地!
廣州城的曆史,最早起源於秦朝,
即史書說的,南吞百越,
公元前219年,始皇派大將屠睢率領五十多萬秦軍,兵分五路,南下進攻閩浙與嶺南之地,
其中一路大軍攻取東甌和閩越,即今浙江、福建,
兩路大軍,攻南粵,即今廣東,
其餘兩路,攻西甌,即今廣西。
除一路十萬大軍,進攻浙江、福建外,
剩下四路大軍,共四十萬大軍,都是為攻取兩廣之地。
戰爭從公元前219年始至公元前214年結束,共曆時五年,
統帥換了三任,
從第一任統帥屠睢戰死,
到第二任統帥任囂,拿下兩廣之地,
一直到第三任統帥趙佗,徹底占領整個兩廣之地,
從大秦到大漢,漢人用了整整一百多年時間,終於是將兩廣之地納入漢地版圖!
並在兩廣之地設置了桂林郡、南海郡、
至於象郡之位於今越南河內之地!
而廣東之地,正是南海郡,郡首府,則為任囂城,
顧名思義任囂所築之城,
任囂城,正是廣州城的原身,
因其位於番山、禺山以北,故被秦始皇,命名為番禺城!
番禺城,剛開始時南、北之間隻有300米左右,東、西之間隻有250米左右,城池麵積隻有7.3萬平方米,實乃是一座小城,
番禺城雖小,卻是南海郡的郡首所在地,當時整個廣東之地的政治文化軍事中心!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趙佗趁機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
而南越國的都城,正是番禺城,
至此,廣州城,曆史上開始第一次成為了一個朝代的都城,
也開啟第一次擴城史!
南越國在番禺城外,建了一個外城!
擴建後的南越國都城番禺城,成為內外城布局!
南北距離增擴到700多米,東西距離增擴到650多米,總麵積達到了0.42平方公裡,人口首次突破十萬大關,成為南海的一個明珠,經濟也得到迅速發展!
漢武帝攻滅南越國後,番禺城被保留,內城改為郡署,
兩漢時期,番禺城一直為官員流放之地,
雖然為官員流放之地,但客觀上卻帶動了番禺城文教事業的發展,
三國期間,孫權為了平衡交州之勢力,也是為便於管理,將麵積過大的交州,一分為二,
西邊為交州,郡首為龍編,今越南河內,
東邊為廣州,郡首番禺城改為廣州城!
至此,曆史上首次出現了廣州城!
西晉八王之亂和唐朝安史之亂後的兩次衣冠南渡後,
廣州作為郡首,自然也有很多衣冠大族來到廣州定居!
如廣州植氏,乃是越王勾踐的後裔,
廣州瘳氏,乃是春秋戰國時楚國貴族!
廣州海氏,乃是衛靈公的大臣海春的後代,
廣州葉氏,則是隋唐宰相葉頤的後代
等等,
這些世家大族的到來,給廣州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和大量的人口,更進一步加快了廣州城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