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古稱通州,地處中國西南地區,
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大巴山南麓!
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山地、丘陵相間分布,寬緩穀地及緩丘平壩為主,地貌複雜多樣,
今南明時期隸屬夔州府,領東鄉、太平2縣,
達州知所位於東鄉縣境內的宣漢縣以南的達州城!
大西十萬殘軍,自去年十一月從順慶府南充縣鳳凰山,東進夔州府後,
就先後攻克了夔州府西部和中部的達州、宣漢、太平、新寧、梁山、萬縣、開縣、城口之地,
而西麵靠近保寧府、順慶府的達州城,為大西軍的中軍所在地,
此刻一場決定大西軍未來發展方向的軍事會議,正在緊張而激烈的進行之中!
參加會議的人員有,且隻有四人,
分彆為,大西軍此刻名義上的一把手,張獻忠四大義子之首的孫可望!
和排行第二、三、四的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人!
會議之所以激烈,主要是四人關於大西軍出路的考量,意見不同,
此刻隻聽老大孫可望,高聲道,
“我的意見是,我大西朝乃是義父和我等兄弟們,好不容易辛苦建立開拓出的王朝,乃是我等兄弟們辛苦奮鬥數十年的成果,
今,義父雖然不在了,但義父他老人家留下的大西朝,決不能亡,要繼續保持獨立性!
即不投效南明,更不投降滿清,要獨立自主發展,
我們要打出來,離開四戰夔州之地,重新尋找一個有發展空間的地區,發展壯大我大西朝,
繼續和滿清、南明爭奪天下!”
孫可望說完後,跟班老四艾能奇立刻表態道,
“大哥說的對,我全力支持大哥的看法,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自己單乾,何必受製於人!”
“哈哈哈哈……,大哥你說的好聽,
如今我大西朝所控製下的夔州府西部之地,麵積不足一府之地,人口不足二十萬,軍隊不足十萬,養兵都是問題,
且東、南兩麵的夔州奉節和重慶府,有南明數十萬大軍駐守,
西、北兩麵的興安府、漢中府、保寧府、順慶府,四府之地則是滿清數十萬大軍駐守,
就憑我等兄弟,如今麾下這剛吃了敗戰,糧草不足,且不足十萬的殘軍,想要離開此地談何容易,
退一步說,即使僥幸離開此地,又到哪裡去尋找那,可以作為我等兄弟發展壯大之地呢,
如今天下大勢,是南明、滿清,中分天下!
滿清占據長江以北的遼東、蒙古、黃河、淮河等中原之地和四川嘉定——重慶——順慶——保寧以北之地,
而南明,則占據長江以南之地和四川嘉定——重慶——順慶——保寧一線以南之地,
如今,天下漢地一十三省,已經被滿清、南明,兩朝所瓜分完畢,
中原之地,已經沒有了我大西朝立足之地,
莫非大哥和四弟,要去邊韁,做那化外之人,
哈哈……,若真如此,那兄弟我,定不會跟隨!”
劉文秀說到此處,看了孫可望一眼,見他臉色淡然,看不出其內心之中的真實想法,
繼續說道,
“即使我等兄弟現在占領的夔州府西部之地,
也是因南明、滿清雙方剛剛大戰之後,精力有限,無暇顧及,
一旦雙方恢複元氣,必然會派出強軍前來消滅我等兄弟,
兩朝都有大軍百萬之眾,我等兄弟四人,手下所控製的大軍,不足十萬,
兩方,誰也打不過,
投降是唯一的選擇,
隻是滿清乃是異族,又和我等兄弟有殺義父之仇,自然不能投降滿清,
況且還有義父臨終之前反清複明之遺命在,
那唯一的出路,隻有學習那大順朝李過等人投降南明,
如此,我等兄弟既能有一個出路,還能繼續跟滿清死戰,為義父報仇,
何況義父和我等兄弟本來就是大明之子民,
以前之所以起事,乃是全因為崇禎小兒無道,民不聊生,不得不如此,
而今那南明隆武帝朱慈璧,自繼位到今,兩年以來,
任用賢臣,大力發展海外遠洋貿易,藏富於民,又不加稅,
還派大軍北伐南京,收複舊都,
文韜武略,樣樣不差,乃少有之名君!
如今其治下南明百姓,生活還算不錯,
雖不說家家有餘糧,但隻要辛苦勞作,還是能養活自己和家人的,
如今百姓生活又有了希望,誰又會願意繼續跟隨我等兄弟起事呢,
故,我朝繼續義父的那一套流寇作戰,已經失去了百姓之支持,
沒有百姓之支持,我等兄弟,即使離開此地,又談何發展,
人隻會越打越少,失敗就必將會是注定的,
故,弟我的建議是,立刻派人出使南明,放棄大西朝之稱號,學習大順餘部李過等人,全力投效南明隆武帝,
小弟相信以隆武帝之雄才大略,必然不會虧待我等兄弟,最低也可如李過等人一樣封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此,不僅我等兄弟及其麾下軍中兄弟們,人人都將能有一個好的出路,
還能為義父報仇雪恨,征戰沙場,
二哥,以為三弟我的提議如何?”
劉文秀一臉熱切的看著自己平日裡最敬重的二哥李定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