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對此早有準備,隻見其從懷中取出那份寫有“唐代茶馬古道”六個小字的地圖,小心翼翼的打開,放在四弟艾能奇麵前,
手指輕輕指向了四川西部的雅州,之後沿茶馬古道一路向西到達四川西部的巴塘,
從巴塘,沿茶馬古道南下進入雲南,一路南下過麗江府,
從麗江府,直接南下永昌府,大理府,
到達南明雲南省永昌府治下西南之地的騰衝州的片馬鎮,
之後北上進入雲南孟養宣慰司所在的江心坡,
到了此處,孫可望開口道,
“四弟,江心坡所在的這一大片廣闊的平原之地,就是為兄所說的藏南之地,
此地北麵,為烏思藏南部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
東麵,為雲南西南的橫斷山脈和高黎貢山,及若開山脈,
西麵為,東高止山脈
南麵,則為大海,
三麵環山,一麵臨海,中間還有雅魯藏布江、卡門河、西巴霞曲、丹巴曲、察隅河等多條河流流過,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農業發達,還有70多萬以漢傣混血族為主體的龐大人口,
曆史上,此地曾建立過阿洪王國,
阿洪王國,是傣族和漢族,兩族混血後代,在雅魯藏布江南下河穀流域所建立的一個國家!
南宋時期,因金兵南下,大量北麵漢人被迫南下,進入西南之地的雲南、四川西部之地,
與生活在伊洛瓦底江流域、薩爾溫江怒江)流域的傣族通婚融合,導致人口暴增,
而當地資源有限,為了生存,開始向周邊尋求宜居的土地移民。
那時,南麵的緬人已經興起,東麵還有大理段氏強國,隻能向西南麵尋找新的領土。
公元1215年,猛雅、猛卡今保山昌寧)一帶的漢人和傣族的混血兒——頭人蘇卡法,
帶領9000人的傣族和漢族兩族的青年男女,和兩頭大象,三百多匹戰馬,
經猛卯今瑞麗)、戶拱今緬甸北部)等地,花了十三年時間從胡貢河穀越過帕凱山脈,進入到了布拉馬普特拉河穀地區。
公元1228年,蘇卡法在布拉馬普特拉河和恒河兩大河流的彙合處的河穀地區的達卡,建立城邦,開墾稻田,修建水利係統,
與布拉馬普特拉河穀的原住民摩蘭人、那加人、勃拉人交好,
並鼓勵傣族、漢族兩族與當地民族通婚,擴充人口,在此地逐漸發展壯大了起來,
公元1251年,蘇卡法,以達卡為都城,建立了阿洪王國。
並實行漢化,在漢人的幫助下,製定了各種官職製度,
加強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麵的建設,並開啟了對外征服擴張之路,
到第四代國王——蘇康法之時,已經控製了整個雅魯藏布江河穀之地,成為當地強國!
但經過百年發展,阿洪王國不僅沒有強大起來,反而因後代國主的奢靡而逐漸沒落,
最終於我大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被西邊天竺的莫臥兒王朝,派大軍所擊敗,阿洪王國國主蘇黨法被殺,
皇室成員大量流亡於我大明境內,
如今此地,雖然名義上為西邊天竺莫臥兒王朝的領土,
但實際上,其卻不能完全有效的控製住此地!
此地,反抗時有發生!
若我們倆兄弟,改為蘇姓,我叫蘇可望,你叫蘇能奇,
到了此地後,對外宣稱說是阿洪王國皇室成員,
從北麵大明處,借來大軍,強來複國,
從公元1615年阿洪王國滅亡,
到如今的公元1647年,已經過去了32年,
你、我阿洪王國皇室成員,出生在大明,在大明長大,完全可以解釋通!
到了此地後,打著恢複阿洪王國的名義起事,
如此有大義在手,加上你我兄弟控製下的六萬大軍,
何愁大事不成,
一旦複國成功後,我為阿洪王國之國主,你為阿洪王國之大將軍,
咱們兄弟兩人,在此地重新建立一個國家,
如此,不比投降南明,給南明當牛馬強嘛,
將來,中原之地若是滿清勝,我們阿洪王國,就學旁邊的不丹囯一樣,做滿清中原天下的屬國,
若南明勝,那我們阿洪王國,就做南明中原天下的屬國,
如此,不論中原之地,南明和滿清,南、北兩朝誰最後奪取中原之天下,
我阿洪王國,都可在此立國而生存,
甚至,若有可能,我阿洪王國也可,
東滅緬甸東籲王朝,西滅天竺莫臥兒王朝,
一統整個中南半島和南亞半島,
成為一個北接南明烏思藏,南到大明舊港宣慰司,
東臨太平洋,西接印度洋,
麵積達到近500萬平方公裡的南邊強國!”孫可望野心勃勃的說道!
一旁的艾能奇聽後,眼睛逐漸發亮起來,
仔細端詳著那地圖,又思索片刻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