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是原來的滿清曆史,而不是此刻的滿清曆史!
因南方出現了一個統一的南明隆武朝,
因有外部威脅存在,
雖然內三院大學士,變為了剛林、祁充格和寧完我,三人!
但六部滿尚書,卻變化不大,還是皇太極留下的班底!
分彆為,
吏部滿尚書———索尼
兵部滿尚書———鼇拜
戶滿尚書———譚泰
禮部滿尚書———準塔五大臣扈爾漢之子)
工部滿尚書———遏必隆五大臣額亦都之子)
刑部滿尚書———蘇克薩哈!
同時,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七月十四日,
清廷始設六部漢尚書各一員。
在此之前,六部隻有滿尚書各一員,
為了加強對漢族地主的利用與依賴,增設漢尚書,
決定滿、漢官員共同管理六部,
以陳名夏為吏部漢尚書,
此人前文,已經說過,為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的一甲探花!
謝啟光為戶部漢尚書,
此人原為明朝戶部尚書,清軍入關後,他選擇歸附清朝並繼續擔任原職。
清朝為鞏固統治,對歸附的漢族官員多加優待,允許其保留原有職位。?
作為戶部官員,謝啟光參與了清朝的經濟政策製定。
清朝為爭取漢族士紳支持,延續了明朝的賦稅製度,並減輕地主階級負擔,
例如恢複按明朝萬曆初年張居正時期的租稅征收標準,
同時,免除“三餉”等加派,減輕了北方百姓的負擔!
李若琳為禮部漢尚書,
此人為,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的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因卷入黨爭被革職,
崇禎末年獲釋後,投降清廷,曆任少詹事兼國子監祭酒、禮部左侍郎等職。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上疏建議將孔子尊號改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獲準後成為清代孔子神位的正式稱謂。?
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升任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
劉餘佑為兵部漢尚書,
此人,生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後考中進士,
曾任河南布政使、工部侍郎等職。
明亡後附李自成,降清後仍被授予原官,後升至兵部尚書!
黨崇雅為刑部漢尚書,
此人,為明末清初陝西寶雞人,
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中進士,
曾任明朝戶部侍郎,明亡後降大順,又降清朝,曆任刑部侍郎、尚書!
曆史上,此人後調任戶部尚書,
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還被拜為翰林國史院大學士,加太子太傅,成為清代首位陝西籍宰相。?
其主持修訂的《大清律集解附例》,確立死刑分立決與監候製度,推動恢複朝審、秋審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