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說完後,看著陷入沉默之中的滿朝滿人重臣、王爺們,是心塞不已,
“不過才短短數年時間,我大清滿人人才,竟然就已經開始凋零了!
在站的滿朝滿人之中,竟然都是武夫,而沒有一個真正的治國大才!
看來是時候得重視漢人,提升漢人之地位,讓漢人之中的飽學之士,也參與到我大清國策製定之中了!”
多爾袞內心之中,暗暗下定了決心!
之後,看向此刻的朝中滿人大臣,引導的說道,
“先說剩下的三大問題之我大清全國兵力重新調整之問題,
這主要涉及的就是該如何重新調整全國13萬駐防八旗及其新編的30萬綠營兵、10萬黑旗軍,共53萬大軍重新調整布防之問題,
以既要能應對長城以北之漠西蒙古、漠北蒙古和長江以南之南明,
南、北兩大軍事威脅,
又要從中再抽調出10萬主力大軍,配合京師抽調出的7萬京畿八旗主力,共17萬大軍,以用來平定山西、陝西兩省之20多萬叛軍!”
說到此處,多爾袞不再藏著掖著,直接說出了自己內心之規劃,
隻聽其開口道,
“本王的意思為,從新編的30萬綠營兵之中調出10萬大軍,以用於平亂之用,
剩下的20萬綠營兵,可分為兩部,
一部10萬,主要駐防在西部的陝西關中、漢中之地,
剩下的10萬,則駐防在襄陽盆地和南明盆地!
至於那10萬黑旗兵,則改為綠營下麵的駐軍,
戰時主要負責率領25萬鄉勇為前線大軍運送後勤物資,
平時則主要負責率領25萬鄉勇維持關內各地治安!
至於13萬駐防八旗,可從中抽調出3萬騎兵,駐防在一馬平川的淮河之地,以機動性為主,以防對麵南明大軍趁機渡江北進!
再抽調出4萬騎兵,駐軍包頭、呼爾浩特一帶的漠南蒙古草原,加上原來的2萬八旗駐軍,共6萬八旗騎兵,以機動性為主,
同時京畿之地的2萬長城八旗駐軍配合,
8萬八旗大軍,當可阻擋北麵、西麵之漠北、漠西蒙古人的南下,
剩下的6萬駐防八旗,可再分為三部,
每部兩萬騎兵,同樣以機動性為主,分彆駐防在西安、洛陽、開封、德州、濟南一線,
以隨時策應前線駐防的20萬綠營兵,
如此,綠營兵在前,八旗兵在後,
即可互相配合,又可防禦綠營兵作亂!”
多爾袞說完後,滿朝的滿人重臣,都是紛紛點頭,十分讚同攝政王多爾袞的全國兵力分布之重新調整!
多爾袞見無人反對,心中又是一歎息,
“調整容易,關鍵是此刻的大清,沒有統將之才啊,
滿朝皆是戰將,卻少有帥才!”
畢竟如今之大清,經過數年大戰,
能統將的帥才,是病的病,死的死,
原來的統帥之才,如多鐸,此刻病重已經不能統將,
豪格,又被他多爾袞所親手搞死了,
剩下的多羅貝勒勒克德渾,也在數年前被南明大將李純所殺,
以至於如今陝西漢中,隻能由定西大將軍何洛會,配合大將孔有得、耿繼茂,三人負責!
中部的襄樊兩城則由哈寧噶負責、棗陽城由和托負責,南陽由尚可喜負責,三人分守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