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9年,順治六年,二月初十,
英親王阿濟格,率領十四萬大同平亂清軍,從京師出發北上後,
二月十一,大軍行軍至駐唐家嶺,
二月十二,大軍至龍虎!
二月十三,大軍過居庸關。
二月十四,大軍沿永定河至懷來城,
在此地分兵為南、北兩路,
南路,由和碩親王滿達海,率領7萬大同平亂大軍,沿桑乾河西進,
北路,由英親王阿濟格,率領7萬大同平亂大軍,沿洋河西進,
經過兩天的全速急行軍,
南北兩路平亂大軍,於二月二十六下午,
北路的英親王阿濟格所部七萬大軍,來到了大清朝廷大軍控製下的懷安城,
和對麵大同叛將薑鑲手下第一大將王輔臣,率領的5萬大軍駐防的得勝口、天成衛、陽和衛三衛軍事重鎮對峙!
並於第二日,二月二十七,英親王阿濟格親率兩萬八旗主力,
進攻王輔臣親自駐守的天成衛,
王輔臣藝高人膽大,主動放棄防禦,
以攻對攻,
同樣,率領麾下1.5萬原大明西北邊軍主力,
殺向了英親王阿濟格率領的兩萬八旗主力,
1.5萬原明軍西北邊軍主力,對戰2萬八旗主力,
強軍對決,乾就完了,
一時之間,長城之地,天下最強的兩隊軍團對戰在了一起,
殺的難解難分!
與此同時,
南路,由和碩親王滿達海所率領的七萬大同平亂大軍,也到達了大清控製下的順聖川東城、西城、蔚縣三城,
和對麵叛將大同薑鑲之親弟薑瑄?的六萬大軍,所控製的廣靈、渾源、陽原、雲州四城對峙!
而明末河北蔚縣與大同廣靈縣之間的主要關口,乃是長城是軍事重鎮黑石嶺軍堡?。
黑石嶺軍堡,是明朝長城宣府鎮的重要軍事據點,其就位於河北省蔚縣與山西省靈丘縣兩縣交界處,
這裡作為宣府守道分轄南路的關鍵環節,
負責守護著內三關之中紫荊關與倒馬關兩關口的安全,直接關係到大清京師的安危。
且其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易守難攻,被譽為“塞飛狐之險”,
在冷兵器時代是連接晉、冀兩地的軍事要衝。?
但現在此地已經被大同叛軍5000原明朝戰力強悍的邊軍所控製,
為了重新奪回這個戰略要地,
二月二十七,上午,
大本營設在蔚來縣的清軍南路七萬平亂大軍主帥和碩親王滿達海,下令,
“全軍兵分三路,向黑石嶺堡進軍!”
滿達海一聲令下,七萬大軍迅速行動起來。
一路,由正黃旗小將圖海,率領兩萬精兵,沿桑乾河強攻順聖川東城對麵1萬叛軍駐防的陽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