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過太子朱和坤後,隆武帝又將目光轉向了,夏淑妃生的皇二子朱和城,
和李貴妃生的皇三子朱和培,兩人身上,
溫和地問道,
“老二、老三,你們呢,有什麼誌向?”
隻見李貴妃生的皇三子朱和培,搶先一步,開口道,
“回父皇,母妃經常教導兒臣,
凡事需奮勇爭先,方可更進一步,才有出頭之日。
更要立定大誌後,學習外祖父,
縱使前路千難萬難,亦不墜青雲之誌,方顯真男兒本色!
父皇,兒臣的誌向是學習外祖父,征戰沙場,
做我大明的霍去病,
北擊清廷與蒙古,封狼居胥,飲馬瀚海,
助父皇開疆拓土,做那沙場真男兒!”
聞聽此言,隆武帝開心不已,
“哈哈哈哈……,
皇兒,好誌向,好氣魄!
如此,朕就封你為秦王,封地漢中,
允許你開府領軍,招募士卒,組建親衛,
他日等你小子成年之後,朕定讓你統帥大軍,北伐清廷與蒙古,實現你小子封狼居胥之宏誌!”
聞言,皇三子朱和培大喜,忙道,
“兒臣多謝父皇,今後定會努力學文習武,做一個合格的秦王,
將來好統帥千軍萬馬,為父皇北擊清廷和蒙古,助父皇中興大明,一統江山!”
“哈哈哈哈……,好,好,好,
如此,那老三,你日後可須得隨你舅父李過,悉心研習武藝與學習領軍之法。
你舅父李過,其武藝和用兵之術,
皆是曆經半生沙場征戰,於廝殺中磨礪而成,皆為實打實的殺人之技!”
說道此處,隆武帝朱慈璧略作思索,繼而對皇三子朱和培言道,
“老三,朕之意如此安排,
你舅父李過所在的荊門府,距我南明都城江陵城不遠,快馬不用半個時辰就到!
朕打算令翰林院大學士呂宮,自翰林院另擇一師,
伴你一起趕赴荊門,既負責教導你之文學,將來等你去漢中就藩之時,又是你秦王府的長史,負責打理秦王府的行政事宜,
至於老三你的皇子伴讀,朕會責令你舅父李過,於荊門府學之中,為你跳選一適宜之人,伴你讀書。
你就暫且留於荊門你舅父府中,
朕聞你舅父李過,最近身體略有小恙,
你舅父李過,隻有你表哥李來亨,這麼一個養子!
又被朕留在了南陽內鄉,隨新任南陽總督吳三省,負責駐守西北麵武關至雲陽關之內鄉長城,暫是無法得歸,
你就先往荊門,陪陪你舅父,
如此,既可隨你舅父李過學習武藝和用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