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王朝,天啟十八年,八月二十六,清晨。
黑石寨的操練場上,喊殺聲震天。葉青麾下的兩千七百餘名士兵分為兩隊,一隊由李莫愁帶領,在寨西演練側翼突襲戰術;另一隊由東方不敗指揮,在寨東熟悉防禦布防——自昨日定下“競爭賭約”後,兩人便卯著勁比拚,連帶著這近三千兵馬的訓練熱情也高漲到了極點。
要知道,葉青原本就有兩千嫡係精銳,此前在青州衛又通過係統召喚了三百名製式士兵,昨日為補充寨北防禦,再召一百名刀盾兵,如今總兵力已達兩千七百餘人,規模遠超最初的預期。
李莫愁手持拂塵,身姿輕盈地穿梭在八百名士兵之間,時不時抬手示範動作:“突襲時要快、準、狠,避開敵軍正麵鋒芒,專挑糧草隊與後軍下手,記住,你們的目標是打亂陣型,不是硬拚!”
這八百人裡,既有葉青的嫡係精銳,也有新召喚的製式士兵,戰力層次雖有差異,但經過兩日磨合,已能初步協同作戰。他們本就有實戰基礎,再加上李莫愁這位頂尖高手的指點,戰術領悟力遠超普通士兵,不過半日,側翼突襲的配合已初見成效。
寨東的防禦陣地上,東方不敗則端著一壺美酒,斜倚在寨牆旁,看著三百名士兵布置絆馬索與弩箭:“北疆兵馬多是騎兵,絆馬索要埋得深些,弩箭要對準馬腿——記住,對付這些螻蟻,不需要花哨的招式,隻需一招製敵。”
他麾下的三百人,包含兩百名嫡係精銳與一百名新召刀盾兵,刀盾兵負責加固工事,精銳士兵則演練防禦反擊,分工明確。東方不敗雖看似漫不經心,卻總能在士兵出錯時精準指出,三百人的布防效率竟比李莫愁的隊伍還要快上半刻。
葉青站在遠處看著這一幕,心裡暗暗慶幸——有這兩位高手“較勁”,再加上近三千兵馬的規模優勢,三日後應對鎮北將軍的五千兵馬,把握又多了幾分。
“主公,斥候隊傳回消息,鎮北將軍的五千兵馬已離開北疆,正朝著青州方向趕來,預計兩日後抵達黑石寨附近。”葉一匆匆走來,手裡拿著一份探查報告,語氣帶著幾分凝重,“另外,咱們的兵力統計好了,算上昨日新召的刀盾兵,總共兩千七百三十四人。”
葉青接過報告,快速翻看——鎮北將軍此次派出的是北疆精銳,其中騎兵三千,步兵兩千,還帶著十架投石機,顯然是想一舉攻破黑石寨。他抬頭看向操練場上的雙俠,喊道:“兩位前輩,暫停訓練,來議事廳商議對策!”
李莫愁與東方不敗同時停下動作,朝著議事廳走去。路過彼此身邊時,李莫愁冷哼一聲:“你的布防雖快,卻隻帶三百人,若敵軍集中騎兵突破,恐怕撐不了多久。”
東方不敗輕笑回應:“你的突襲雖狠,八百人卻分散了戰力,若被敵軍分割包圍,你那隊伍怕是要亂作一團。”
兩人一路拌嘴,走進了議事廳。葉青早已在桌上鋪開黑石寨地形圖,指著上麵的標記說:“鎮北將軍的五千兵馬,三日後會從寨南的平原逼近,那裡地勢開闊,正好適合騎兵衝鋒;寨西是山林,適合側翼突襲;寨東有一條小河,可設置防禦工事;寨北是咱們的後方,由葉一帶領六百名兵馬駐守,防止敵軍繞後。”
他頓了頓,看向雙俠:“按咱們之前的約定,李姑娘帶一千人從寨西山林突襲,目標是敵軍的糧草隊與投石機——如今咱們有近三千兵馬,多給你調配兩百人,確保突襲萬無一失;東方前輩帶四百人守寨東,其中一百人負責操控弩箭,三百人負責防禦,應對騎兵更有把握;我帶領剩下的一千七百餘人,在寨南正麵防禦,與敵軍主力對峙。”
之所以如此分配,是因為葉青考慮到:寨南是敵軍主攻方向,需保留足夠兵力;寨西突襲需深入敵後,兵力太少易被圍殲;寨東防禦雖壓力稍小,但麵對三千騎兵,四百人也需全力應對;寨北六百人則能兼顧後方與支援,形成完整的防禦體係。
“一千人足夠!”李莫愁眼中閃過一絲滿意,“我會在山林裡多設幾層陷阱,就算敵軍有重兵把守糧草隊,也能撕開缺口。”
東方不敗也點頭:“四百人正好,弩箭手負責遠程阻攔,刀盾兵與精銳負責近身防禦,對付騎兵綽綽有餘。”
雙俠不再爭論,開始研究具體的突襲與防禦細節。李莫愁提出,要在山林裡設置落石、毒箭與絆馬索三重陷阱,進一步削弱敵軍戰力;東方不敗則建議,在寨東小河裡投放帶有尖刺的木樁,同時在河岸兩側布置弩箭陣地,形成交叉火力。
葉青一一采納,讓葉一立刻安排士兵執行。議事廳外,兩千七百餘名士兵有條不紊地忙碌起來——近千人去山林裡挖陷阱、設埋伏,四百人在寨東布置防禦工事,一千七百餘人在寨南加固寨牆、演練陣型,還有六百人在寨北巡邏警戒,整個黑石寨都籠罩在戰前的緊張氛圍中,卻又秩序井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一時間,青州悅來客棧內,李瑾正看著寒月送來的密報,臉色越發凝重。密報上寫著:葉青的兵力已達兩千七百餘人,遠超此前預估,且經過兩日訓練,戰力大幅提升,還多了兩位頂尖高手相助,一位擅長突襲,一位擅長防禦,布防極為嚴密;鎮北將軍的五千兵馬,三日後會準時圍攻黑石寨。
“兩千七百餘人,再加兩位頂尖高手……”李瑾喃喃自語,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看來,葉青的實力,比我想象中還要強太多。”
他原本打算等葉青與鎮北將軍兩敗俱傷後,再出手收拾殘局,可如今葉青手握近三千兵馬,還有高手坐鎮,未必會輸,甚至可能大勝。若葉青贏了,手握密信與近三千精銳,再加上兩位高手,青州的局勢將徹底失控,他之前的布局也會付諸東流。
“王爺,咱們要不要改變計劃?”寒月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問道。
李瑾沉默片刻,眼神變得深邃:“改變計劃。你立刻去通知青州衛指揮使李嵩,讓他在鎮北將軍的兵馬圍攻黑石寨時,按兵不動,不要支援;另外,派人去給鎮北將軍送假消息,就說葉青的兩千七百兵馬已分兵一半去青州城,寨內隻剩一千餘人,誘他集中兵力猛攻寨南。”
他頓了頓,補充道:“若是鎮北將軍贏了,咱們就趁機奪取密信,再除掉鎮北將軍;若是葉青贏了,咱們就假意祝賀,與他結盟,共同對抗朝廷裡的其他勢力——總之,不能讓葉青脫離咱們的掌控。”
“屬下明白!”寒月應聲離去。
李瑾走到窗邊,望著黑石寨的方向,心裡充滿了算計。他知道,三日後的大戰,不僅是葉青與鎮北將軍的較量,更是他掌控青州的最後機會。無論結果如何,他都必須拿到密信,將葉青這顆“變數”棋子,重新納入自己的棋局。
八月二十七日,午後。
黑石寨外,寨南的平原上,葉青正帶領一千七百餘名士兵演練陣型。士兵們手持長槍,列成三層密集方陣,隨著葉青的指令,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時而變換陣型,動作流暢,氣勢如虹。
這一千七百餘人,是葉青麾下的核心戰力,包含一千五百名嫡係精銳與兩百名新召士兵,經過兩日磨合,已能熟練執行各種戰術指令。陽光灑在士兵們的盔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遠遠望去,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鋼鐵防線。
李莫愁與東方不敗站在寨牆上,看著下方的陣型,眼神裡都帶著幾分驚訝。李莫愁忍不住說:“你這兩千七百兵馬,竟能在短時間內磨合到這種程度,若假以時日,說不定能成為一支橫掃青州的勁旅。”
東方不敗也點頭附和:“確實不錯,比那些北疆的廢物強多了。不過,對付五千兵馬,還是要靠咱們的突襲與防禦配合。”
葉青聽到兩人的對話,笑著走上寨牆:“兩位前輩過獎了。明日大戰,還要靠兩位前輩多多出力——你那一千突襲兵,與東方前輩的四百防禦兵,可是咱們的左右臂膀。”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是斥候隊回來了。斥候隊長翻身下馬,語氣帶著幾分急促:“主公,鎮北將軍的五千兵馬已抵達寨南三十裡處,紮下了營寨;另外,我們發現,青州衛的兵馬在寨東五十裡處集結,人數約有三千,不知是敵是友。”
葉青眼神一沉,心裡清楚,青州衛的三千兵馬,定是李瑾的安排,想坐收漁利。他對雙俠與葉一說:“看來,明日的大戰,咱們要麵對八千餘人的壓力。大家做好準備,明日不僅要打敗鎮北將軍的五千兵馬,還要震懾住青州衛的三千人,讓李瑾知道,黑石寨不是他能隨意算計的。”
“放心,有我這一千突襲兵在,定能攪得敵軍後方大亂,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顧。”李莫愁語氣堅定,拂塵微微繃緊。
東方不敗也輕笑一聲:“四百人守寨東,足夠擋住騎兵衝鋒,說不定還能反過來吃掉一部分敵軍,多些敵人,才更儘興。”
八月二十七日,夜。
黑石寨內,燈火通明。兩千七百餘名士兵正在做最後的準備,有的擦拭武器,有的檢查盔甲,有的吃著乾糧,臉上沒有絲毫懼色,反而帶著幾分興奮——他們知道,自己手握兵力優勢,還有頂尖高手坐鎮,隻要配合得當,定能打贏明日的大戰。
葉青站在寨牆上,望著寨南遠處的營火,心裡平靜無波。他知道,明日的大戰,將是他在青州立足的關鍵一戰。贏了,他將手握密信與近三千精銳,成為青州不可忽視的勢力;輸了,他將失去一切,甚至性命。
但他並不害怕,因為他有兩千七百餘名忠誠的士兵,有兩位100忠誠的頂尖高手,還有係統作為後盾——麵板上顯示的“積分5000”,足夠在危急時刻再召百名士兵支援,進一步擴大兵力優勢。
“明日,就讓咱們好好會會鎮北將軍與李瑾!”葉青眼神銳利,語氣堅定。
寨牆外,鎮北將軍的營地裡,統領正在召開軍事會議,部署明日的進攻計劃,卻不知葉青的兵力已達近三千;青州衛的營地裡,李嵩正焦急地等待著李瑾的指令,滿心以為能坐收漁利;悅來客棧內,李瑾正看著黑石寨的方向,期待著明日的“好戲”,卻沒料到葉青已具備與兩大勢力抗衡的實力。
各方勢力都在為明日的大戰做準備,而黑石寨的“兩千七百精銳+雙俠”組合,也已做好了迎接強敵的準備。一場決定青州命運的大戰,即將在次日清晨,拉開帷幕。
喜歡穿越我有招兵係統請大家收藏:()穿越我有招兵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