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王朝,天啟十八年,十一月二十,青州暖陽初升。
總兵府的平價糧點依舊熱鬨,百姓們提著糧袋排隊,臉上滿是笑意——自從葉青以2兩銀子1擔售糧,青州再也沒人愁吃不上飯,“青天大老爺”的名號越傳越響,連周邊村落的百姓都悄悄來青州購糧。
葉青正陪著上官燕在糧點查看,親衛突然匆匆跑來,低聲稟報:“主公,鎮北將軍、燕王、涼王的使者都到了,就在總兵府等著,說有要事求見,看那樣子,像是來求糧的。”
“哦?這三位倒消息靈通。”葉青挑了挑眉,對上官燕笑道,“看來漠北退兵後,他們的糧草也緊缺,這是聞著糧味來的。走,回去會會他們。”
回到總兵府,大廳裡果然坐著三位使者——鎮北將軍的使者穿著玄甲,神色急切;燕王的使者錦袍加身,卻難掩焦慮;涼王的使者則頻頻搓手,目光不住往門外瞟。見葉青進來,三人連忙起身見禮。
“葉總兵,久仰大名!”鎮北將軍的使者率先開口,語氣帶著懇求,“漠北兵退了,可咱們鎮北軍的糧草也耗得差不多了,冬天大雪封路,糧道不通,聽說您這兒有糧,還請您高抬貴手,賣些給我們,價錢好說!”
燕王的使者也連忙附和:“是啊葉總兵,燕雲隘口戰後重建要糧,士兵過冬也要糧,您要是肯賣糧,燕王殿下說了,15兩銀子1擔都成!”
梁王的使者更直接,掏出一張銀票:“葉總兵,我們涼王願出16兩1擔,先訂10萬擔,這是定金,您先收下!”
葉青心裡暗笑——這三位平時互不相讓,如今為了糧食,倒都放低了姿態。他故意皺起眉頭,歎了口氣:“三位大人也知道,青州剛經曆戰事,百姓也要吃糧,我手裡的糧也不多啊……要是賣給你們,百姓們的糧就緊張了。”
“葉總兵放心!”鎮北將軍的使者連忙說,“我們隻要軍糧,絕不跟百姓搶糧,價錢我們再漲漲,17兩1擔!”
“我們燕王出18兩!”
“我們梁王出20兩!”
三位使者瞬間爭了起來,價碼一路飆升,很快就漲到了25兩銀子1擔——這價錢,比青州糧商之前囤糧的市價還高兩倍多,看得葉青身邊的江玉燕都悄悄咋舌,用口型對葉青說:“主公,這錢賺得也太容易了!”
葉青壓了壓手,示意眾人安靜:“既然三位這麼有誠意,我也不能不近人情。這樣吧,我勻出30萬擔糧給你們,鎮北軍10萬擔,燕王10萬擔,梁王10萬擔,統一價20兩銀子1擔——不是我不想賣高價,實在是得留些糧給百姓,這點還請三位體諒。”
三位使者一聽有糧,還比自己報的低價,頓時喜出望外,連忙點頭答應:“多謝葉總兵!20兩沒問題!”“我們這就回去稟報,讓隊伍來運糧!”“定金現在就給您!”
看著三位使者匆匆離去的背影,江玉燕忍不住笑道:“主公,你也太會做生意了!20兩1擔,比賣給糧商還賺得多,他們還得感謝你!”
“他們缺糧缺得急,就算我開25兩,他們也得買。”葉青笑著點開係統麵板,手指飛快操作,“不過20兩正好,既賺了錢,又不得罪他們。現在就用係統補糧——1兩1擔,兌換30萬擔,成本30萬兩,賣給他們30萬擔,收600萬兩,這差價,夠咱們青州好幾年的開銷了。”
上官燕湊過來看了眼麵板,輕聲說:“主公,這麼一來,咱們手裡的銀子就多了,要不要再兌換些棉衣、藥材,分給百姓和士兵?”
“當然要。”葉青點頭,“再兌10萬件棉衣、5萬斤藥材,花不了多少銀子,剩下的銀子存著,開春後修水利、建糧倉,讓青州再也不怕缺糧。”
接下來幾日,總兵府外更熱鬨了——鎮北軍、燕王、梁王的運糧隊陸續抵達,車馬排了好幾裡地,銀子一箱箱搬進總兵府的庫房,看得親衛們眼睛都直了。葉青則一邊指揮卸銀、裝糧,一邊悄悄用係統補倉,1兩1擔的糧食源源不斷從係統倉庫調出,根本看不出破綻。
等三位使者的運糧隊離開,葉青讓賬房清點賬目,賬房捧著賬本跑來,聲音都在發抖:“主公!賣糧給糧商賺了210萬兩,賣給鎮北將軍、燕王、梁王賺了600萬兩,扣除兌換糧食的成本40萬兩之前賣給糧商30萬擔+此次30萬擔,共60萬擔,成本60萬兩),現在庫房裡還有550萬兩銀子!再加上之前的結餘,咱們現在有近600萬兩銀子了!”
“600萬兩?”江玉燕眼睛一亮,“這要是兌換成積分,能召多少騎兵啊!”
“積分不用急,銀子留著更有用。”葉青笑著,手指點了點地圖上的青州,“有了這筆錢,咱們能修roads、建糧倉、練新兵,還能幫百姓蓋房子,讓青州越來越富——到時候彆說漠北王庭,就算朝廷想動咱們,也得掂量掂量。”
東方不敗靠在柱子上,晃著酒壺,難得露出幾分讚許:“你倒是會盤算,打仗能贏,賺錢也在行,比那些隻會搶地盤的諸侯強多了。”
葉青笑了笑,看向窗外——百姓們在糧點買完糧,正提著糧袋往家走,孩子們在街邊追逐打鬨,陽光灑在雪地上,暖洋洋的。他忽然覺得,賺再多銀子、積再多積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守護好眼前的景象,讓青州的百姓永遠不用再擔心餓肚子、受戰亂。
眾人齊聲應和,大廳裡滿是意氣風發。陽光透過窗欞,灑在葉青身上,仿佛為他鍍上了一層金光,誰也沒料到,一場針對他的陰謀,已在神都悄然展開。
喜歡穿越我有招兵係統請大家收藏:()穿越我有招兵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