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陽把天下城“羅盤記憶田”的麥穗染成金褐,田旁“記憶羅盤碑”上的“萃憶為綱,羅盤為引”刻字還沾著晨露。可風漠部落的阿沙寶卻握著記憶羅盤蹲在沙堆旁發呆——按羅盤內圈“沙粒泛白加三成沼泥”的經驗錨點,他精準加了沼泥,可沙粒不僅沒恢複正常,反而和沼泥粘成了拳頭大的硬塊,風蝕紋路從半寸加深到一寸,硬塊表麵還泛出霧沼岩粉特有的灰綠色。
“羅盤怎麼會錯!”阿沙寶把羅盤摔在地上,木盤邊緣磕出一道裂痕,“泛白加沼泥是爺爺們萃取的經驗,怎麼會粘成硬塊?這灰綠色岩粉哪來的?風脈區怎麼會有霧沼的信號!”霧沼部落的阿霧寶也舉著羅盤趕來,按羅盤“露水帶岩粉球揉核桃大沼泥球”的錨點,她揉了二十個沼泥球,可岩粉球不僅沒被粘住,反而鑽進沼泥球內部,讓沼泥球變成了“岩粉芯”,露水渾濁得更厲害,連沼生草的根須都開始纏著岩粉芯生長。
“經驗錨點不管用了!”阿霧寶把沼泥球扔在地上,岩粉芯從裂開的沼泥裡滾出來,“岩粉球以前一粘就住,現在怎麼會鑽進去?羅盤上的經驗全錯了!”
爭吵聲中,岩林部落的阿石寶扛著岩片跌跌撞撞跑來。按羅盤“岩片結晶曬太陽+每道裂紋補一塊透氣石”的錨點,他曬了一個時辰,補了三塊透氣石,可岩片的裂紋反而從三道增加到五道,結晶還順著透氣石的氣孔鑽進岩片內部,結成了網狀的硬塊,岩片表麵甚至滲出風漠沙粒特有的絮狀粉。“補了透氣石反而裂得更厲害!沙粒粉怎麼會出現在岩片裡?現在連岩片的信號都亂了!”
河澤部落的阿浪和阿浪寶更崩潰,按羅盤“河水帶混合團曬陽光+加營養水”的錨點,他們曬了兩個時辰,加了半桶營養水,可混合團不僅沒散開,反而吸著營養水膨脹成了“海綿團”,堵得濾水蘆葦完全無法透水,河水裡還混進了岩林岩粉的灰綠色,微生物活動頻率從90次降到60次,麥田的根須都開始發黑腐爛。“經驗錨點全失效了!混合團變成海綿團,河水還帶岩粉色,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龍弈蹲在羅盤記憶田旁,仔細觀察那些“異常產物”:沙粒與沼泥的硬塊裡,能看到霧沼岩粉的顆粒,是岩粉讓沼泥失去了粘性,反而變成了粘結劑;沼泥球裡的岩粉芯,表麵裹著一層河澤特有的微生物粘液,粘液讓岩粉球能鑽進沼泥內部;岩片裡的網狀結晶,纏著風漠的絮狀沙粒,沙粒讓結晶的生長速度加快;河澤的海綿團裡,混合著岩林的岩粉,岩粉讓混合團有了吸水膨脹的特性。
“不是經驗錨點錯了,是生態信號開始‘交叉’了。”龍弈的聲音讓混亂的人群安靜下來,“沙粒異常需要同時用霧沼的沼泥調濕度)和岩林的透氣石散岩粉),露水異常要結合風漠的草木灰裹岩粉)和河澤的清水衝粘液),單一部落的經驗錨點,已經應對不了跨部落的交叉異常了——我們需要的不是‘固定經驗’,是‘交叉經驗’。”
更糟的是,當天上午,羅盤記憶田旁的“經驗交叉榜”被人塗了泥:成年人們在“交叉經驗”旁畫了個叉,寫著“從來沒試過,太冒險”,年輕輩在“錨點失效”旁畫了個哭臉,寫著“不知道該用什麼經驗”,老輩們則在“信號交叉”旁畫了個問號,寫著“沒見過這種情況”——記憶羅盤體係第一次因“經驗錨點失效與信號交叉”陷入全域危機。
阿蠱抱著裝著異常產物的陶盒趕來,盒裡的硬塊、岩粉芯、網狀結晶、海綿團都貼著標簽,標簽上寫著她觀察到的交叉特征:“沙粒硬塊含岩粉→需岩林經驗”“沼泥球含微生物粘液→需河澤經驗”“岩片結晶含沙粒→需風漠經驗”“混合團含岩粉→需岩林經驗”。“巫蠱部落的古籍裡記著‘驗隨號變,交叉為新’!單一經驗應對不了交叉信號,隻有把各部落的經驗組合起來,才能找到新方法!”
阿豆拉著阿沙、阿霧等老輩跑過來,手裡拿著一張畫滿交叉線條的羊皮紙:“我們發現,沙粒硬塊要先撒岩林的碎透氣石散岩粉),再加風漠的草木灰防粘結),最後加霧沼的沼泥調濕度);露水岩粉芯要先澆河澤的清水衝粘液),再撒風漠的草木灰裹岩粉),最後揉霧沼的沼泥球粘住)——把各部落的經驗交叉組合,就能應對異常!”
阿沙寶看著羊皮紙上的交叉步驟,試著先撒碎透氣石,再撒草木灰,最後加沼泥,沙粒硬塊果然慢慢散開,風蝕紋路也開始變淺,立刻點頭:“原來要組合起來用!單一經驗真的不管用了!”阿霧寶也附和:“我按交叉步驟試一下,說不定露水能變清!”
“經驗交叉行動”立刻展開,分了“三階段”:
第一階段是“交叉經驗探索與驗證”——全族分成四個“交叉小組”,每個小組由兩個部落的人組成:風漠+霧沼組探索“沙粒與露水異常”,岩林+河澤組探索“岩片與河水異常”,風漠+岩林組探索“沙粒與岩片異常”,霧沼+河澤組探索“露水與河水異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風漠+霧沼組的阿沙和阿霧寶發現:沙粒硬塊先撒岩林碎透氣石每斤沙粒撒半兩),再撒風漠草木灰每斤沙粒撒一兩),最後加霧沼沼泥每斤沙粒加二兩),硬塊能在半個時辰內散開;露水岩粉芯先澆河澤清水每平方沼地澆一桶),再撒風漠草木灰每平方撒三兩),最後揉核桃大沼泥球每平方放十個),岩粉球能被牢牢粘住。
岩林+河澤組的阿石和阿浪寶發現:岩片網狀結晶先澆河澤清水每塊岩片澆一碗),衝掉表麵沙粒,再用風漠草木灰塗在裂紋處每道裂紋塗一勺),阻止結晶生長,最後補岩林透氣石每道裂紋補兩塊),裂紋能慢慢愈合;河水海綿團先撒岩林碎岩粉每桶水撒半兩,中和吸水特性),再曬陽光一個時辰),最後加河澤營養水每桶水加一兩),海綿團能散開。
第二階段是“交叉經驗圖譜製作”——全族一起把驗證有效的交叉經驗畫在羊皮紙上,做成“經驗交叉圖譜”:圖譜按“異常類型”分區,每個異常下麵列出“需要的部落經驗”“用量”“步驟”,比如“沙粒硬塊”區寫著“岩林碎透氣石半兩斤)→風漠草木灰一兩斤)→霧沼沼泥二兩斤)”,旁邊還畫著對應的操作示意圖。
圖譜還特彆標注了“交叉邏輯”:沙粒硬塊用岩林經驗是“散岩粉”,風漠經驗是“防粘結”,霧沼經驗是“調濕度”,三者結合才能解決;露水岩粉芯用河澤經驗是“衝粘液”,風漠經驗是“裹岩粉”,霧沼經驗是“粘住”,缺一不可。
第三階段是“交叉經驗傳承與動態更新”——全族一起製定“交叉經驗更新機製”:每周召開一次“交叉經驗會”,各小組分享新發現的交叉方法;每月對圖譜進行一次修訂,刪除失效的交叉經驗,補充新驗證的方法;老輩們負責講解“交叉邏輯”,讓年輕輩不僅知道“怎麼做”,還知道“為什麼這麼做”;孩子們則負責製作“交叉經驗小手冊”,把複雜的步驟簡化成口訣,方便記憶。
比如“沙粒硬塊”的口訣是“碎石散粉,草木防粘,沼泥調濕,硬塊不見”;“露水岩粉芯”的口訣是“清水衝粘,草木裹粉,沼泥粘住,露水變清”。
可新的問題又來了。阿沙寶在處理沙粒硬塊時,隻按步驟加了碎透氣石和草木灰,卻忘了控製沼泥的用量,加了三兩沼泥,導致沙粒又輕微粘結;阿霧寶在處理露水岩粉芯時,沒按口訣“先衝清水”,直接撒了草木灰,岩粉芯還是鑽進了沼泥球。
阿豆和孩子們想到了辦法,他們在“經驗交叉圖譜”旁加了“用量刻度牌”和“步驟提醒鈴”:刻度牌上標著每種經驗的用量如沼泥二兩斤沙粒),步驟提醒鈴按順序敲響,響一次代表“加碎透氣石”,響兩次代表“撒草木灰”,響三次代表“加沼泥”。阿沙寶和阿霧寶按刻度牌和提醒鈴操作,再也沒出現過失誤。
秋末的時候,“經驗交叉圖譜”的效果越來越顯著:沙粒硬塊、露水岩粉芯、岩片網狀結晶、河澤海綿團等交叉異常都被成功應對,羅盤記憶田的麥穗產量比往年還高了兩成;各部落的人再也不執著於單一經驗錨點,反而主動探索交叉方法——風漠的人會主動向岩林要碎透氣石,霧沼的人會向河澤要清水,岩林的人會向風漠要草木灰,河澤的人會向岩林要碎岩粉,形成了“跨部落經驗互助網”。
除夕夜,天下城的篝火在羅盤記憶田旁點燃。阿沙和阿霧寶一起處理沙粒硬塊,阿霧和阿石寶一起應對露水岩粉芯,阿石和阿浪寶一起修複岩片裂紋,阿浪和阿沙寶一起打散河澤海綿團;孩子們舉著“經驗交叉小手冊”,在篝火旁唱著新的口訣:“碎石草木沼泥全,沙粒硬塊散成煙;清水草木沼泥粘,露水岩粉不見麵……”
龍弈站在篝火旁,看著大家跨部落協作、共同探索交叉經驗的身影,心裡無比堅定:天下城的“天下”,從來不是靠固定的經驗錨點或單一的部落智慧,是靠各部落願意打破經驗的邊界,把“你的經驗”“我的經驗”變成“我們的交叉經驗”——生態會變,信號會交叉,但隻要大家願意開放、願意協作、願意創新,就沒有應對不了的異常,沒有守不住的家園。
開春的時候,羅盤記憶田旁立了塊“經驗交叉碑”,碑上刻著“驗隨號變,交叉共生”十二個字,碑旁種了片“交叉經驗林”,每棵樹都由兩個部落的人共同栽種,樹下埋著“經驗交叉圖譜”的拓片。每天都有人來這裡,交流交叉經驗、驗證新方法、修訂圖譜——他們都知道,這裡不是某一代人的經驗地,是所有願意以創新的思維、協作的精神、開放的心態麵對生態變化的人的精神聖地,是真正“交叉創新,天下永續”的天下。
喜歡異世謀主:亂世定鼎請大家收藏:()異世謀主:亂世定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