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暗號係統
財務部c區的日子,如同一台精密而冰冷的複印機,每一天都在重複著相似的軌跡:票據、數據、係統、沉默。林野將自己深埋在這種規律性的勞作之下,如同一條在深水層緩慢遊動的魚,看似隨波逐流,實則每一片鱗片都感知著水流的細微變化,尋找著通往更廣闊水域的縫隙。他腦海中構建的、關於資金流向的碎片化記憶越來越多,那些由公司代號、賬戶尾號和特殊金額編織成的無形圖譜,正變得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接近某個臨界點。
然而,信息的積累若無法傳遞出去,便如同深埋地底的寶藏,毫無價值。與楊建國的聯絡,是他潛伏生涯的生命線,也是他所有冒險的最終意義所在。此前在礦坑階段,他們使用的是相對簡單的、基於特定時間、頻率和簡短密語的緊急聯絡方式。那種方式如同原始的烽火台,隻能傳遞“有情況”或“極度危險”等最基礎的信號,無法承載複雜的情報。
如今,他已深入“核心區”,甚至踏入了更為關鍵的財務部。接觸到的信息維度、複雜性和敏感度都呈指數級上升。舊有的聯絡方式不僅效率低下,更如同在雷區使用明火照明,極易暴露。他迫切需要一套更複雜、更隱蔽、更能承載豐富信息的暗號係統,與楊建國建立起一條穩定而安全的“信息通道”。
這個念頭如同暗夜中的星火,在他心中持續燃燒。但構建這樣一套係統,其難度不亞於在敵人的眼皮底下挖掘一條地下隧道。他沒有任何外部工具輔助,無法進行任何形式的電子通訊測試,一切隻能在腦海中推演、構建,並等待一個萬無一失的實踐機會。
契機,往往誕生於日常的、看似無意義的觀察之中。
林野注意到,基地內部並非完全與世隔絕。為了維持運轉和偽裝,基地定期會接收一些外部運送來的物資,包括食品、日用品,以及——最重要的——一些經過嚴格審查的報刊雜誌。這些報刊,主要是用來給中高層管理人員了解外部動向,以及……某種程度上,維持一種虛假的“正常感”。
其中,一種名為《南境商報》的地方性財經報紙,因為其內容相對“安全”主要報道邊貿、政策解讀,極少涉及敏感社會新聞),流通範圍稍廣,甚至在財務部的公共休息區,也會偶爾出現過期幾天的舊報。
這張不起眼的報紙,瞬間點燃了林野腦海中的火花。
基於報紙的加密係統!
這個想法大膽而精巧。利用報紙這種公開、常見、且內容每日更新的載體,可以構建一套極其隱蔽的密碼係統。關鍵在於“密鑰”——雙方約定好的、對報紙上特定信息的、獨一無二的解讀規則。
他開始在腦海中瘋狂構思這套係統的骨架:
【核心原理】:利用《南境商報》特定版麵的公開信息如股市代碼、彙率牌價、特定廣告欄內容等)作為編碼和解碼的基準。
信息載體:不能是報紙本身目標太大,易被搜查),而是需要通過某種方式,將他需要傳遞的信息,轉化為可以在基地內部安全出現的、看似尋常的“信號”。
信號傳遞:他想到了物資回收處!那個看似廢棄、監控可能相對寬鬆,且有那個神秘老頭存在的地方。他可以借銷毀廢紙的名義,將“加密”後的信息混入待銷毀的文件中。楊建國方麵,則需要想辦法在報紙流通到外界後,在某個環節比如垃圾回收站?廢品處理中心?)截獲這些“特殊”的廢紙。這需要外部極高水平的配合和冒險,但這是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可行的物理傳遞途徑。
編碼規則:這是最核心、最複雜的部分。需要設計一套即使紙條被截獲,敵人也無法破譯的加密方法。
接下來的幾天,林野在完成日常工作之餘,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這套暗號係統的設計中。他利用處理票據時鍛煉出的、對數字和格式的極端敏感,在腦海中構建起一座複雜的密碼宮殿。
【暗號係統v1.0腦海中的藍圖】
1.密鑰基準每日更新):
雙方約定,以《南境商報》第二版財經版)右下角的“邊境主要貨幣兌換參考價”欄目為基準。例如:
美元兌人民幣彙率:6.8123
歐元兌人民幣彙率:7.6541
……
密鑰提取規則:取彙率小數點後第2、4位數字,組成一個四位數密碼。例如上述彙率,則密碼為:81,61→組合成當日基礎密鑰8161。這個密鑰每天都會隨著彙率變化而改變,確保了動態安全性。
2.信息編碼以傳遞一個銀行賬戶尾號和金額為例):
假設需要傳遞的信息是:賬戶尾號7382,涉及金額500,000rb。
第一步:數字化。將信息轉化為純數字:07382(賬戶尾號補足5位),。
第二步:基礎加密。使用當日密鑰8161進行簡單運算例如,每一位數字與密鑰對應位循環相加後取個位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賬戶尾號07382
循環密鑰81618(密鑰8161循環使用)
相加取個位(0+8=8),(7+1=8),(3+6=9),(8+1=9),(2+8=0)→加密後數字:
金額500000(補足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