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化解疑慮
“山魈”的指令如同最終審判,將本就緊繃的氣氛驟然拉到了斷裂的邊緣。十五天,三倍運量,三個高危區域。這已不是測試,而是一場針對“幽靈通道”,更是針對我個人的、公開的處刑預告。失敗,意味著不止是任務的終結,更是我剛剛構築起的、脆弱的權力堡壘的徹底崩塌,以及隨之而來的、可以預見的殘酷清算。
壓力如同實質的冰川,碾壓著我的每一根神經。但奇怪的是,當這絕境清晰無比地擺在麵前時,內心那翻騰的焦慮與恐懼,反而被一種極致的冰冷所取代。像被逼到懸崖邊的野獸,退無可退,反而激發出最原始的、求生的狡黠與凶狠。
疑慮?懷疑的目光?現在,它們不再是需要隱藏和躲避的暗箭,而是可以被我利用的……舞台燈光。我要在這聚光燈下,演一出足夠精彩、足夠“忠誠”、足夠“有價值”的大戲,用一場精心設計的、無可挑剔的“勝利”,來堵住所有人的嘴,化解那無處不在的疑慮。
第一步,不是立刻埋頭設計路線,而是“主動”與“透明”。
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將自己封閉在分析室裡製定所謂“完美”方案。相反,我以“極限測試需多方協同,確保萬無一失”為由,向“算盤”和“山魈”同時提交了一份申請——請求成立一個臨時的“壓力測試特彆協調小組”,成員包括“導航員”負責數據與風險建模)、“老刀”負責資源統籌與外部關係評估),甚至,我“主動”提議,讓“黑隼”派出一名核心代表加入,負責“高危區域”的“安全評估與應急力量部署”。
這個提議,大膽而危險。將“黑隼”的人拉進來,無異於引狼入室,給了他們近距離監視、甚至直接破壞的機會。但這也是我計劃的關鍵一環。我要將潛在的破壞力,放在明處,放在規則和眾目睽睽之下。同時,這也是一種姿態,一種“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對集團整體利益高度負責的姿態,傳遞給“算盤”和“山魈”。
“算盤”的批複很快,隻有一個字:“準。”
“山魈”沒有回應,沉默本身,就是一種默許。
小組迅速成立。第一次線上協調會議,氣氛詭異。“導航員”的虛擬影像依舊毫無表情,數據流在他身後無聲奔騰。“老刀”端著茶杯,鏡片後的目光饒有興致地在我和“黑隼”的代表之間逡巡。“黑隼”派來的,是他的副手,代號“毒刺”,一個眼神陰鷙、臉上帶著一道猙獰刀疤的男人,看我的眼神,毫不掩飾那種毒蛇般的恨意與譏誚。
“獵隼,eve7,”“毒刺”陰陽怪氣地開口,“這麼大陣仗,把我們都叫來,是覺得靠自己搞不定這‘小小’的測試了?”
我沒有動怒,臉上甚至露出一絲程式化的、屬於技術官僚的“無奈”:“毒刺先生,正是為了確保測試萬無一失,才需要各位的專業協作。尤其是您所負責的安全評估,三個高危區域,情況複雜,沒有您和黑隼先生的經驗,我獨自製定的方案,風險不可控。”
我將姿態放低,將“黑隼”派係捧高。這既符合他們傲慢的心理預期,也巧妙地將“安全”這塊最容易被做文章的燙手山芋,塞到了他們自己手裡。如果安全環節出問題,首要責任就是他們的。
“毒刺”冷哼一聲,似乎對我的“服軟”頗為受用,但眼神中的警惕並未減少。
會議在一種表麵合作、暗流湧動的氣氛中進行。我全程主導,但每一個關鍵節點的決策,都會“征詢”各方意見,尤其是“毒刺”關於安全部署的建議。我甚至“采納”了他提出的幾個看似激進、實則充滿隱患的備用路線方案,將其作為“備選”記錄在案。我知道,他一定會想方設法,讓我選擇那些充滿陷阱的路線。
第二步,是“表演”我的專注與“無私”。
在接下來的方案細化階段,我幾乎不眠不休,將所有時間都泡在分析室裡。但我刻意沒有完全屏蔽外部訪問在非核心數據區域),允許係統記錄下我瘋狂工作的狀態——不斷調取曆史運輸數據、分析高危區域最新的巡邏動態、模擬各種極端天氣和突發衝突下的應對方案……我甚至“無意中”讓一次非關鍵的方案討論,被基地內部監控係統捕捉到,畫麵裡,我因為一個數據誤差而對下屬“算盤”安排的助手)大發雷霆,咆哮著“任何細微的疏忽都可能讓整個通道和集團的心血萬劫不複!”
我要讓所有窺視者看到,“獵隼”為了這次測試,是何等的殫精竭慮,何等的“忠於職守”。我的所有行為,都緊緊圍繞著“確保測試成功”這一個核心目標,沒有任何旁騖。
同時,我對“鷂鷹”賬戶曆史數據的秘密調查,也做出了調整。我暫停了所有直接針對“阿馬爾菲”和“伯爵”的查詢,轉而將調查方向,與“壓力測試”所需的“風險評估”緊密結合起來。我以“分析曆史資金凍結案例,規避新型虛擬貨幣洗錢風險”為由,大規模調取集團近年來所有涉及跨境資金流動被執法部門凍結或調查的案例數據。這個理由冠冕堂皇,完全服務於“幽靈通道”的金融安全,即使“導航員”也無法挑出毛病。而在這些海量數據中,就混雜著那些我真正需要的、與早期歐洲資金流動相關的碎片信息。我將真正的目的,更深地隱藏在為集團利益服務的正當性之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設計”一個看似完美,實則暗藏玄機,並能引蛇出洞的最終執行方案。
我沒有選擇“毒刺”提供的那些明顯是陷阱的備用路線,也沒有完全采用我自己最初構想的、風險最低但效率也相對較低的方案。我綜合了所有信息,包括“毒刺”那些方案中暴露出的、他們可能進行破壞的預設點,以及“導航員”提供的實時風險模型,精心編織了一條全新的、更加複雜、如同迷宮般的路線。
這條路線,表麵上看,是為了極致的安全和隱秘,繞開了許多傳統風險點,采用了多段式、跳躍式的運輸方式,並且在三個高危區域,都設置了真真假假、虛實結合的多個備用路徑和偽裝隊伍。整個方案複雜到了極致,對協調和執行的要求極高,任何一環出錯都可能滿盤皆輸。
但在這極致複雜的表象下,我埋下了幾個關鍵的“觸發器”:
一是在通過最危險的、那個衝突頻發的敏感地帶時,我“強烈依賴”“毒刺”提供的“當地武裝力量安全保障”信息,並據此設計了一條看似能借助當地勢力庇護、快速通過的“捷徑”。我料定,“毒刺”和“黑隼”絕不會放過這個他們能完全控製的區域給我製造“意外”。我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
二是在虛擬貨幣支付環節,我引入了一個全新的、基於某種極其冷門早期加密協議的、多層混淆的支付通道。這個協議,正是我之前被“算盤”詢問時,用來解釋我“異常”知識儲備的借口。現在,我把它實際應用出來,既是對之前解釋的印證,展現我的“學以致用”,也是為了測試,這個冷門協議是否會引來那個“未知第三方”的特彆關注——我在這個協議的數據包裡,留下了極其隱蔽的、帶有特定標記的“誘餌”。
三是在最後一段路線的物資中轉環節,我故意設置了一個看似冗餘、實則關鍵的、由“老刀”直係控製的倉儲節點。我想看看,這個一直隔岸觀火的老狐狸,在麵對實際利益和責任時,會如何選擇。
方案提交上去,再次引發了爭議。“毒刺”率先發難,指責方案過於複雜,效率低下,且在某些環節比如他控製的那個敏感地帶)“過度依賴”不確定因素。“導航員”的數據模型也顯示,方案成功率雖然不低,但容錯率極低,對執行精度要求堪稱變態。
我沒有爭辯,隻是將方案的所有數據支撐、風險推演、以及應對各種“假設性”突發狀況的預案,整理成一份厚達數百頁的報告,分彆提交給“算盤”、“山魈”和協調小組的每一位成員。
“極限測試,考驗的不僅是通道的承載量,更是其在極端壓力下的生存與應變能力。”我在報告的總結陳詞中寫道,“複雜性與不確定性,本身就是測試的一部分。一個隻能在理想環境下運行的通道,對集團而言,毫無價值。本方案旨在模擬最惡劣環境下,‘幽靈通道’的極限性能,其核心價值在於‘驗證’而非‘效率’。至於安全環節……我相信毒刺先生及其團隊的專業能力,能夠確保我們選擇的‘捷徑’,真正成為通往成功的快車道。”
我將“毒刺”的反對,巧妙地扭曲成了對他能力的“信任”和“期待”。同時,將方案的“低容錯率”包裝成了“主動尋求壓力測試”的勇敢擔當。
這一次,“算盤”的批複慢了一些。似乎在權衡。而“山魈”的指令,則在沉默了一天之後,直接下達:
“按‘獵隼’方案執行。各方全力配合。過程實時共享。”
命令已下,再無轉圜餘地。
壓力測試,在一種山雨欲來的氣氛中,正式啟動。
巨大的資源被調動起來,如同黑暗中的巨獸開始蠕動。我坐鎮中央分析室,麵前是放大到極致的全域監控屏幕,無數光點代表著運輸單位,沿著我設計的、複雜如神經網絡般的路線,悄無聲息地前進。
“導航員”的數據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新,實時校驗著每一個節點的狀態。“老刀”負責的資源調配信息也不斷彙入。“毒刺”那邊,則相對沉寂,但我知道,他一定在暗中調動力量,準備在他控製的那個區域,給我致命一擊。
一切,都在按照我預設的劇本推進。
當先頭隊伍即將進入那個敏感的危險地帶時,加密頻道裡傳來了“毒刺”略顯“急切”的彙報:“‘獵隼’,前方偵查發現原定‘捷徑’區域有不明武裝力量異常集結,疑似國際刑警的誘餌!建議立刻啟動b7備用路線!重複,建議立刻啟動b7備用路線!”
b7路線,正是他當初提供的、充滿陷阱的方案之一!果然來了!
分析室內,所有虛擬影像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我能感覺到“算盤”那穿透虛擬空間的注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