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技術挑戰是巨大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它們像一道道天塹,阻擋在我們麵前。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隻剩下跪地投降這一條路。
我的手指,無意識地蜷縮起來,指尖用力抵著掌心,試圖用這細微的刺痛來刺激近乎麻木的思維。腦海中,浮現的不再是那些複雜的代碼和加密算法,而是佛爺那雙看似渾濁、實則洞悉人心深處欲望的眼睛,是“蝮蛇”如同毒蛇般陰冷濕滑的行事風格,是那個隱藏在一切背後、可能存在的“賬房先生”模糊而謹慎的輪廓。
他們是人。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欲望、有弱點的人。是人在設計、在選擇、在使用這些技術。隻要是人,就一定會留下“人”的痕跡,而非純粹“機器”的完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們……”我緩緩開口,聲音因為長時間的沉默和精神的極度消耗而顯得異常沙啞,但卻像一顆投入死水中的石子,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是不是把問題想得太‘技術’了?”
病房裡的三個人同時抬起頭,目光複雜地看向我,有疑惑,有期待,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質疑。
我迎著他們的目光,繼續道,語速很慢,每個字都像是從沉重的思緒中艱難地剝離出來:“混幣器、隱私幣、跨鏈橋、多重簽名……這些確實是強大到近乎無解的技術壁壘。試圖用我們有限的技術力量去正麵強攻,就像用冷兵器去衝擊現代化的鋼鐵堡壘,希望渺茫,甚至可以說是徒勞。”
我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那部仿佛帶著佛爺嘲諷笑容的老式手機,和那本看似人畜無害、實則內藏乾坤的《道德經》。
“但是,”我的語氣陡然變得堅定,眼神重新凝聚起那種在黑暗中長期磨礪出的、如同手術刀般銳利的光芒,“決定使用這些技術的是人。構思出‘上善若水’作為終極指令的是人。設計這套複雜金融匿蹤方案,決定誰掌握密鑰、如何激活的是人。那個隱藏在幕後的‘賬房先生’,他再神秘,再謹慎,他也需要呼吸,需要溝通,需要執行命令,會有他的社會關係、生活習慣和無法完全掩蓋的數字足跡。他不可能像一個真正的幽靈,完全活在數據的真空中,不與現實世界產生任何交集。”
我的思路如同撥開迷霧的燈塔,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明亮。那種屬於“林野”的、對人性弱點和行為模式近乎本能的直覺,開始全麵複蘇,壓倒了麵對技術壁壘時的無力感。
“技術手段我們暫時無法突破,那為什麼不回到我們最擅長、也是最根本的領域?”我的聲音提高了一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偵查。最原始,但也最直接、最有效的偵查。”
老嚴放下了捂著臉的手,眼神中那黯淡的光芒重新被點燃:“林峰,你說具體點!”
“第一,”我豎起一根手指,目光銳利,“深度剖析已知信息,榨乾每一滴價值。那部手機,那本《道德經》。技術恢複是否已經到了極限?手機基帶的底層信息,能否反推出它曾經在哪個城市、哪個區域開過機?哪怕隻是一個模糊的範圍!《道德經》上的手寫字跡,能否請最頂尖的筆跡鑒定專家和心理側寫師進行分析,勾勒出抄寫者的性格特征、年齡層次、甚至教育背景?‘上善若水’這個指令,除了代表行動的最終確認,它本身是否還是一個身份標識符?或者,它指向了某種我們尚未理解的、隻有他們內部才懂的通訊規則?”
小趙和小錢對視一眼,眼神中重新燃起了鬥誌,用力點了點頭。這確實是他們可以繼續深挖、尋求技術輔助傳統偵查的結合點。
“第二,”我豎起第二根手指,語速加快,“人物關係重構與精細化行為分析。我們要像梳頭發一樣,重新梳理所有已落網的頭目口供和背景資料,尤其是那些看似不直接參與暴力,但負責財務、擁有金融、數學、計算機等高學曆背景,或者曾被觀察到對新興科技、密碼學表現出異乎尋常興趣的人員。佛爺能將如此龐大的身家性命托付給這個‘賬房先生’,他們之間必然存在一條我們之前完全忽略的、極其牢固且隱秘的連接紐帶——可能是血緣親屬、可能是救命之恩、也可能是共同背負的、足以致命的犯罪秘密。同時,全麵分析佛爺本人及其已知核心成員的行為模式、消費習慣、海外關係、通訊記錄,尋找任何可能與‘虛擬貨幣’、‘區塊鏈’、‘加密技術’等關鍵詞產生哪怕一絲間接關聯的蛛絲馬跡。”
老嚴的眼神越來越亮,他顯然明白這套看似笨拙、實則直指核心的傳統偵查手段,在此時此地所能發揮的巨大能量。他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
“第三,”我豎起第三根手指,目光仿佛穿透了病房的牆壁,投向那座由無數數據節點構成的迷宮的深處,“基於邏輯的假設與係統性驗證。我們可以根據佛爺的性格和犯罪組織的運作模式,為這個‘賬房先生’進行初步畫像。他很可能具備以下特征:極高的金融或計算機專業素養,可能有海外頂尖院校學習或相關領域工作經驗;與佛爺關係極其密切且隱藏極深,甚至可能在組織內沒有任何公開身份;性格極度謹慎,近乎偏執,可能患有嚴重的被迫害妄想症,日常生活規律且低調;最重要的是,隻要他行動,就必然會留下痕跡——他可能使用特定的、難以追蹤的vpn服務,訪問某些小眾的技術論壇或暗網市場,持有管理硬件錢包,其本人或緊密關聯人的銀行賬戶、消費記錄中,可能存在無法用已知合法收入解釋的、與這種高風險高回報職業相匹配的資金流動。”
我轉過頭,目光掃過老嚴和兩位技術專家,最終定格在屏幕上那個沉寂的地址上,語氣斬釘截鐵:“技術,是他們用來隱匿行蹤、設置障礙的堅固護甲。但人性,以及由人性驅使的、無法完全規避的行為邏輯,才是他們可能暴露的、最細微卻也最致命的裂縫。我們或許無法直接從數字世界裡把他揪出來,但我們可以通過現實世界的縝密偵查,一寸寸地壓縮他的藏身空間,一步步地縮小包圍圈,直到最終鎖定目標。然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的聲音低沉下去,卻帶著一種冰冷的、不容置疑的決心:“……然後,無論是利用技術手段找到的微小漏洞,還是依靠最原始的蹲守、審訊、心理攻勢,我們總能找到突破口。隻要他是人,呼吸著和我們一樣的空氣,他就一定有弱點。而找到弱點,一擊致命,這才是我們的工作。”
病房裡陷入了短暫的、消化性的沉默。隨即,一股不同於之前絕望的、帶著破釜沉舟意味的決心,開始重新彙聚。
老嚴猛地站起身,臉上恢複了往日的雷厲風行,他大手一揮:“說得太好了!林峰!不能他媽的被這堆代碼嚇破了膽!我馬上協調資源,增派人手,就按你這三個方向,給我把之前所有的卷宗、所有的人,再過三遍篩子!就是把地殼鑿穿,也要把這個藏在影子裡的‘賬房先生’給我摳出來!”
小趙和小錢也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小錢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眼睛閃爍著新的光芒:“林警官的分析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們不能隻困在鏈上數據的死胡同裡。可以嘗試從鏈下數據尋找突破口,比如關聯這些加密地址可能登陸過的交易所,雖然kyc信息肯定是假的,但注冊時留下的ip地址、設備指紋、行為習慣等底層數據,或許能和我們從現實偵查中鎖定的人物信息進行交叉比對和碰撞!”
方向,在迷失後重新變得清晰而堅定。
儘管前方的技術迷霧依舊濃重如墨,儘管那條數字鴻溝依然深不見底,但我們至少找到了一條屬於我們自己的、可以腳踏實地向前邁進的路徑。這是一場發生在兩個維度的戰爭,而我們,必須學會同時在兩條戰線上作戰。
我靠在床頭,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感受著心臟因高強度思考而帶來的沉重搏動,以及左腿傷口那持續不斷的、提醒我現實世界依然殘酷的尖銳痛楚。
技術挑戰,如同一堵由代碼和數學公式砌成的、高聳入雲的城牆。
但,牆,終究是人建造的。隻要是人造的,就必然存在縫隙,存在邏輯,存在……人性。
而找到那條縫隙,然後不惜一切代價地鑿穿它,擴大它,直到讓陽光照射進那片黑暗的角落——這正是我們,這些守護在光明與黑暗邊界上的身影,永恒不變的使命與宿命。
無論這堵牆,是由磚石壘成,還是由0和1的數字洪流澆築。
喜歡使命的代價請大家收藏:()使命的代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