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隔空合作
睡眠如同漂浮在意識表麵的薄冰,底下是深不見底的、由數據和疑慮構成的暗流。陳曦那句“這邊,有我”帶來的短暫慰藉,很快便被新的數據洪流衝散。天光未亮,加密通訊頻道幽藍的光芒便再次在病房中亮起,像一座指引航向的燈塔,穿透了黎明前的晦暗。
屏幕那端的陳曦,似乎將夜晚壓縮成了更高濃度的專注。她依舊坐在那片由服務器和顯示屏構成的鋼鐵叢林中心,隻是無框眼鏡下的眼眸,除了慣有的銳利,更添了幾分經過徹夜鏖戰後淬煉出的、如同經過打磨的燧石般的冷硬光澤。沒有寒暄,她的指尖在虛擬鍵盤上輕點,一份數據列表便同步傳輸到了我的屏幕上。
“林峰,基於《道德經》章節序列與佛爺生辰數字‘九’構建的混沌預測模型,第一輪運算完成了。”她的聲音平穩,卻像拉滿了的弓弦,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模型逆向推導出了十二個高概率的關聯地址簇。它們與最終那個沉寂地址,在數學上同源,遵循相同的生成‘韻律’。”
十二個地址。像十二枚散落在數字沙漠中的、可能指向寶藏的符文。
我的脊背不由自主地挺直,牽扯著左腿的傷處傳來一陣尖銳的刺痛,但這痛感反而讓我的頭腦更加清醒。我迅速掃過那串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冰冷而抽象的列表。“活動跡象?”我的聲音因緊張而略顯沙啞。
“其中九個是死寂的,或者隻有微不足道的塵埃交易,可能是偽裝或廢棄的路徑。”陳曦的語速快而清晰,如同精密儀器在輸出結果,“但另外三個……在‘雷霆’行動前的特定時間窗口內,呈現出獨特的活性。”
她切換了視圖,屏幕上浮現出複雜的資金流動態圖譜。三條不同顏色的線條,代表著那三個地址的交易曆史,在大部分時間裡各自蜿蜒,互不乾涉。然而,就在行動發起前大約七十二小時,這三條線驟然改變了軌跡,開始以一種令人眼花繚亂的頻率進行著小額、快速的相互轉賬,形成了一個緊密、閉環的內部循環網絡。它們不再流向外部,隻是在這極小的三角區域內瘋狂地打轉、吞吐。
“看這個模式,”陳曦的光標如同手術刀,精準地圈定那個異常活躍的三角區域,“高頻,微量,閉環,資金隻在內部三個地址間流轉。這不是支付,不是轉移,這更像是在進行壓力測試和通路校驗。像飛行員在起飛前,一遍遍檢查每一個儀表和操縱杆。”
我的目光死死鎖住那三條糾纏的線條,仿佛能透過屏幕,看到那個隱藏在黑暗中的“賬房先生”,正以一種近乎偏執的嚴謹,在按下最終按鈕前,反複測試著他精心構建的逃生通道的每一個環節。這種極致的冷靜與周密,讓一股寒意順著我的脊椎悄然爬升。
“能定位這些測試交易發出的網絡節點嗎?哪怕隻是一個模糊的地理指向?”我追問,這是將數字幽靈錨定在現實世界的關鍵。
“直接定位幾乎不可能。”陳曦搖頭,雙手在控製台上調出新的數據流,“他使用了多層加密代理和隱私增強節點,ip地址像洋蔥一樣被層層包裹。但是……”
她停頓了一下,屏幕上切換到一個更加複雜、布滿了時間戳和網絡路徑拓撲的分析界麵。
“……通過分析這些測試交易數據包,從發起端廣播到全球主要區塊鏈節點被確認的時間延遲差異,結合當時國際互聯網主乾道的擁堵模型,可以進行一次概率性的網絡延時三角定位。”她的指尖在錯綜複雜的路徑圖上劃過,最終在一個區域畫了一個圈,“算法推算出的最高概率信源區域,指向兩個可能:一是東南亞某個網絡樞紐,二是……境內,華東沿海某片高度城市化的區域。”
境內!
這個詞像一道無聲的驚雷,在我腦海中炸響。一直以來,我們都下意識地將如此核心、隱秘的操作者,與境外那些無法之地聯係起來。陳曦的分析,卻將這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了我們自己的頭頂之上!驚愕之後,是豁然開朗——最精密的隱藏,往往是混跡於最尋常的喧囂之中。燈下黑,這是佛爺一貫擅長的伎倆。
“華東沿海……範圍依然太大了。”我強壓下心頭的震動,迫使自己冷靜分析。這片區域囊括了數個大都會圈,人口數以千萬計。
“所以,我們需要更精細的過濾器。”陳曦似乎早已預料到我的反應,她的界麵再次切換,“我重新深度建模了‘賬房先生’的鏈上行為指紋。你之前敏銳捕捉到的,‘對運營成本病態般的控製欲’,是其中最穩定、最顯著的特征。”
她調出了一組對比鮮明的曲線圖。“這條起伏不定的,是同期全球區塊鏈網絡的平均手續費波動曲線。而這條……”她指向另一條幾乎緊貼著下方、呈現出詭異平行態勢的平滑曲線,“……是‘賬房先生’在所有曆史交易中實際支付的手續費。看,無論市場如何波動,他支付的費用,始終被精確地壓製在平均值的75到82這個狹窄區間內。這不是隨機行為,這是一種刻在骨子裡的、程序化的‘吝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圖表直觀地展示了一種令人驚歎的、同時也令人不寒而栗的規律性。這種對成本的極端控製,已經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節儉,成為一種深入骨髓的行為本能。
“這種獨特的‘吝嗇’行為模式,必然會滲透到他數字身份的方方麵麵。”陳曦繼續闡述,她調用了一個龐大的、聚合了明網與暗網數據的監測係統,“我以華東沿海區域為範圍,掃描了近一年所有與虛擬貨幣、區塊鏈技術、匿名通信相關的線上活動痕跡——技術論壇發帖、代碼倉庫貢獻、匿名市場評價、甚至是一些極其小眾的討論組留言……”
海量的信息在她麵前的屏幕上如瀑布般奔流,被複雜的語義分析和行為模式識彆算法快速過濾、歸類。
“篩選條件設定為:在技術討論、服務選擇、乃至日常抱怨中,都表現出對‘成本’、‘費用’、‘性價比’具有超乎尋常敏感度的個體。”陳曦的嘴角,極其細微地向上牽動了一下,那是獵手終於發現獵物獨特足跡時的表情,“結果,我們得到了一個高度濃縮的嫌疑目標池。”
屏幕上列出了幾個經過匿名化處理的網絡身份標識符。
“其中一個目標,行為模式與我們的畫像高度吻合,吻合度超過百分之九十二。”陳曦將其中一個id高亮,並調取了與之關聯的碎片化信息——在某個技術論壇為節省幾美元服務器費用與人激烈辯論的記錄;在開源平台提交的、旨在優化代碼以降低鏈上交易成本的注釋;甚至在一次暗網交易中,因不滿微不足道的附加費用而留下充滿怨氣的差評。
“這個身份的所有數字足跡,都散發著與我們追蹤目標一致的、那種獨特的‘吝嗇’氣息。而且,”陳曦將最後一條信息放大,那是一段經過深度網絡溯源分析後得到的、極其模糊的網絡接入點痕跡,“根據他最近一次活躍時,無意中泄漏的、經過多重跳板但最終被基站信號模型捕捉到的微小信號特征,其物理位置,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概率,落在江州市。”
江州市!
一座位於華東沿海經濟帶、以it和金融業聞名的現代化都市!距離我們所在的核心區域,僅咫尺之遙!
範圍,從廣闊的華東沿海,瞬間聚焦到了一座具體的、觸手可及的城市!
我感覺自己的呼吸驟然停滯,一股混合著興奮與難以置信的熱流衝向四肢百骸。隔著上千公裡的物理距離,通過無形的數據紐帶,我與陳曦完成了一次堪稱完美的遠程合圍。數字世界的縝密分析,與現實世界的偵查邏輯,在此刻完美交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