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接近危險
指尖落下,點擊。動作輕微,卻在寂靜的病房裡激起無聲的驚雷。
屏幕中央,那個標記著“9.17林衛東殉職案”的加密文件夾,如同一個塵封已久、纏繞著無形鎖鏈的禁忌匣子,應聲開啟。沒有華麗的過場動畫,沒有繁瑣的驗證程序,隻有一行行冷峻、簡潔的目錄列表,如同沉默的墓碑群,瞬間鋪滿屏幕——《現場勘查報告絕密)》、《法醫屍體檢驗鑒定書》、《證人詢問筆錄彙編》、《技術偵查記錄摘要》、《“9.17”專項行動總結報告內部)》……每一個文件名,都像一柄冰冷的鑿子,在我心頭的頑石上,鑿下深可見骨的刻痕,銘刻著十五年前那個血色秋日所發生的一切。
一股混合著陳舊紙墨、微塵以及無形血腥的氣息,仿佛穿透了時空,透過冰冷的液晶屏幕,撲麵而來,沉重地壓在我的感官之上。我的呼吸在那一刻驟然收緊,變得淺薄而艱難,心臟像是被一隻無形卻力重千鈞的手死死攥住,每一次搏動都緩慢、沉重,帶著令人窒息的痛感。左腿的傷口似乎也完全感知到了這凝滯而悲愴的氛圍,不再僅僅是生理的疼痛,而是傳來一陣陣沉悶的、如同遙遠戰鼓被擂響般的、與心跳同步的悸動。
我沒有立刻去點開任何一份具體的文件。我隻是靜靜地、近乎貪婪地、又帶著一絲無法言說的畏懼,凝視著這些冰冷而沉默的標題。目光逐一掃過,仿佛能透過這些由代碼和文字構成的屏障,觸摸到那段被時光塵埃深深掩埋的、屬於父親林衛東的最後時刻,感受到他呼吸過的空氣,目睹他倒下的瞬間。腦海中,父親穿著熨燙得筆挺、肩章熠熠生輝的警服,在離家前那個清晨陽光下,笑著用力揉亂我頭發時那溫暖而充滿生命力的畫麵,與想象中邊境山穀裡槍林彈雨呼嘯、泥土被鮮血浸透、生命驟然凋零的慘烈場景,瘋狂地交織、碰撞、湮滅,帶來一陣陣強烈的、幾乎要撕裂靈魂的暈眩與刺痛。
危險接近。
這危險,是雙重的,如同潛藏在迷霧中的兩頭凶獸。它不僅來自於我們正在全力追查的、隱匿在數字迷霧和現實陰影中的“賬房先生”李誌斌及其可能存在的境外關聯勢力,更來自於眼前這即將被徹底揭開的、血淋淋的過往真相本身。每一步的調查推進,每一次的線索發現,都像是在一片布滿了陳舊地雷和情感陷阱的雷區中艱難穿行,你永遠無法預知,下一步踏出,會引爆哪一顆足以將人現存意誌和信念徹底摧毀的情感炸彈。
我深深地、顫抖著吸了一口氣,強行將自己從這短暫的、近乎凝滯的悲慟與回溯中掙脫出來。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那尖銳的刺痛感像一根救命稻草,將我拉回現實的堤岸。現在不是沉溺於情緒的時候。林峰,你是警察。你坐在這裡,是為了尋找證據,尋找線索,是為了讓真相大白於天下,是為了讓罪惡得到審判。
我的目光,如同經過校準的探針,首先精準地鎖定在《現場勘查報告絕密)》和《法醫屍體檢驗鑒定書》上。這是所有記錄中最客觀、最不容置疑、最接近事實原點的部分。我必須從這裡開始,無論它將帶來怎樣的衝擊。
我點開了它們。
霎時間,黑白與少量彩色的現場照片,帶著歲月的模糊質感與殘酷的寫實風格,一張接一張地呈現在高分辨率的屏幕上。伏擊山穀的陡峭地形、散落一地、在陽光下反射著冷光的各種製式彈殼、被密集子彈撕裂摧殘、呈現出焦黑與斷裂狀態的植被、以及……最為刺目的,是地麵上那些用白粉筆勾勒出的、已經乾涸發黑、卻依舊能清晰辨認出人體輪廓和姿態的血跡。法醫鑒定報告,則用冷靜到近乎殘忍的、高度專業化的術語,客觀描述了在父親遺體上發現的各處槍傷的具體位置、射入角度、創道走向、以及最終導致死亡的致命傷情況分析……報告上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數據,此刻都像一把把燒紅的、帶著倒鉤的烙鐵,毫不留情地燙在我心頭的舊傷之上,帶來持續而劇烈的、令人幾欲瘋狂的灼痛。
我死死咬住牙關,下頜骨因為過度用力而傳來陣陣酸脹之感。胃裡翻江倒海,強烈的惡心感不斷衝擊著喉頭,但我強行調動意誌力,將那幾乎要噴湧而出的酸水硬生生咽了回去。額頭上、背脊上,瞬間沁出的冷汗,讓病號服冰冷地黏貼在皮膚上。必須看下去。必須記住這一切。這是父親付出的最終代價,是他用生命寫下的最後一頁報告,是我作為兒子,作為繼承他遺誌的警察,必須直麵、必須刻入骨髓的事實。
我強行讓自己的視線跳過那些過於慘烈、足以摧毀普通人心理防線的細節描述,將殘存的、幾乎要被情感洪流衝散的理智,重新聚焦在報告的技術性分析和邏輯推斷部分。彈道分析報告明確指出,襲擊者使用了至少三種不同製式、來源複雜的自動武器,形成的交叉火力網極其凶猛,配合默契,戰術目的明確,這絕非普通零散毒販所能具備的火力和組織度,完全符合一支受過訓練、經驗豐富的武裝團夥的特征。現場遺留的彈殼型號、部分模糊但具有特定規律的足跡,以及事後情報綜合分析,都高度指向一個在當時活躍於該邊境地區、以手段凶悍、行事詭秘著稱的武裝販毒團夥——代號“黑箭”。而這個信息,與我們之前從國際刑警組織舊情報中獲取的、提及通過“環宇跨境”空殼公司購買“特種監控設備”的團夥,高度吻合,幾乎可以鎖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條清晰的、帶著血腥氣的邏輯鏈條,在我腦海中初步冰冷地連接起來:佛爺集團通過“環宇跨境”提供資金和設備支持)>武裝團夥“黑箭”負責具體策劃並實施伏擊)>目標:林衛東及其行動小隊。
但這還不夠。這隻是外圍冷酷的執行層,是揮出的屠刀。最關鍵、最核心的一環,那個隱藏在內部、為屠刀指引方向的“眼睛”和“耳朵”,那個叛徒張海,他究竟是如何運作,才能將父親和他忠誠的隊員們,如此精準地、在對方嚴陣以待的情況下,送入這個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的?
我用力閉上眼睛,緩和了一下因長時間緊盯屏幕而乾澀刺痛的眼球,然後關閉了令人窒息的現場報告和法醫鑒定,移動鼠標,點開了《技術偵查記錄摘要》以及相關的《“9.17”專項行動前簡報》。
行動簡報用簡潔的文字,清晰地列明了父親帶隊執行那次秘密緝毒行動的計劃路線圖、精確到分鐘的出發時間、參與行動的隊員名單與配置、以及預設的幾個備用接應點和反伏擊預案。這無疑是一次經過周密策劃、保密等級極高的突擊行動。那麼,致命的泄密環節,究竟發生在哪裡?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叛徒的陰影?
我屏住呼吸,開始快速而細致地瀏覽與之相關的技偵記錄。記錄上羅列著行動前對目標區域進行的常規電子信號掃描監控日誌、以及對幾個已知的、與“黑箭”團夥有關聯的毒販窩點進行的通訊監聽情況摘要。粗略看去,記錄似乎一切“正常”,沒有發現對方有針對此次行動的大規模異動或明確預警的無線電通訊跡象。
一切正常……在己方高度保密的行動被對方了如指掌並精準伏擊的前提下,技偵部門的監控記錄卻顯示“一切正常”?
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正常!一個致命的、充滿諷刺的悖論!
一次如此重要的秘密行動,在核心路線和時間節點都被對方精準掌握、並布下重兵埋伏的情況下,負責區域監控和技術偵查的部門,怎麼可能捕捉不到任何異常的兵力調動信號、聯絡訊號?除非……有內部人員,利用職權,提前過濾、修改,或者乾脆刻意忽略、掩蓋了這些本該被捕捉到的危險信號!或者,更深一層,對方在內部人員的指點下,使用了某種技偵部門當時未能有效監控的、或者被刻意排除在監控列表之外的、更為隱蔽的專用加密頻道進行聯絡!
張海!作為技偵支隊的副支隊長,主管部分監控設備和頻率調度,他完全有能力、也有權限做到這一點!他可以利用職務之便,在最終的監控彙總報告中有意無意地“忽略”掉某些細微的、但指向伏擊準備的信號特征;或者,他甚至可以更直接、更卑劣地,暗中通知對方,在關鍵時間段內,使用特定的、他知道不會被重點監控甚至完全不在監控列表上的加密頻道或通訊協議進行關鍵指令的傳遞!
我的目光如同鷹隼般銳利,死死盯著一份標注日期為行動前兩天內部的《邊境監測站通訊設備定期維護記錄》,在維護負責人簽批欄那裡,一個熟悉而刺眼的簽名赫然在目——張海!記錄顯示,他以“設備定期維護與係統升級,優化監聽效果”為由,親自帶隊接觸並調整了位於父親行動路線附近幾個關鍵邊境監測站的監聽主頻率範圍以及信號過濾器的閾值參數!
就是這個!這個看似合規合法的職務行為,這個隱藏在繁瑣日常工作記錄下的微小動作!
雖然這仍然屬於間接證據,無法像錄音或錄像那樣直接證明他當場傳遞了具體的行動情報,但這為他實施犯罪、掩蓋罪行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機會和操作空間!他利用合法的外衣,以技術優化的名義,悄無聲息地為敵人的致命伏擊,在關鍵的時間、關鍵的地點,打開了一扇致命的、通往地獄的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