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傳遞計劃_使命的代價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使命的代價 > 第216章 傳遞計劃

第216章 傳遞計劃(1 / 2)

第二百一十六章傳遞計劃

江州安全屋的槍聲暫時停歇,硝煙卻並未散去,反而如同沉重的鉛雲,更密實地壓在我的心頭。老嚴那邊傳來的捷報——擊退襲擊,擊斃兩人,抓獲一人,李誌斌無恙——像一劑強心針,暫時穩住了搖搖欲墜的戰線。但我們都清楚,這僅僅是延緩了對手“速斷”的刀鋒落下,遠未到可以喘息的時候。被抓的活口或許能撬開新的突破口,但對方既然敢如此明目張膽地發動武裝襲擊,就意味著他們已經進入了最後的瘋狂階段,任何拖延,都可能招致更猛烈、更不計後果的反撲。

而我們的終極武器——那些由“潛龍”隱藏、並由陳曦著手建立多重備份的證據——卻還靜靜地躺在黑暗中,尚未轉化為刺向敵人心臟的利刃。隱藏和備份,是防禦,是積蓄力量。但現在,是時候考慮如何將這些力量,安全、精準地投送到最終能發揮其決定性作用的戰場之上了。

“傳遞計劃……”我靠在床頭,凝視著屏幕上代表著不同線索和力量的閃爍光點,這四個字仿佛帶著千鈞重量。證據的傳遞,不同於普通的文件交換。它是在對手高度警覺、甚至可能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洞悉我們意圖的情況下,進行的一場高風險、高難度的戰略投送。一步踏錯,滿盤皆輸。不僅證據可能被攔截、銷毀,負責傳遞的同誌也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整個針對“保護傘”網絡的清算行動,也可能因此功虧一簣。

這不僅僅是一個物流方案,更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戰術欺騙,一次對雙方耐心、智慧和資源的終極考驗。

我閉上眼,指尖用力按壓著突突跳動的太陽穴,強迫自己進入一種絕對的、摒棄所有個人情感的算計狀態。腦海中,如同展開一張巨大的、動態的電子沙盤,上麵標注著敵我雙方已知和潛在的力量部署:王振雄及其可能殘存的黨內影響力;邊境那個神秘倉庫及其背後的境外勢力;那張若隱若現、尚未完全浮出水麵的“保護傘”網絡;我們手中的證據原始件及備份);可用的傳遞渠道“潛龍”、老嚴的可靠力量、陳曦的數字化通道);以及最終需要送達的目標——部裡那位絕對可信賴、有能力啟動最終清算程序的最高層領導。

變量太多,不確定性太大。任何單一的、直接的傳遞路徑,在目前的情勢下,都無異於自殺。

必須複雜化。必須多層化。必須虛實結合。

一個龐大而精細的計劃雛形,開始在我腦海中緩慢而堅定地構築成型。它不能是直線,必須是迷宮。不能是單一載體,必須是sar蜂群)。不能依賴單一信任,必須是分布式驗證。

我重新坐直身體,目光銳利,首先接通了與“淵默”——“潛龍”小組聯絡人的加密通訊。使用的是一種極其耗能、但幾乎無法被追蹤和破解的短暫ission突發傳輸)模式。

“淵默,聽好。”我的聲音冷靜得沒有一絲波瀾,如同在陳述一個與己無關的數學命題,“‘貨物’指原始證據)進入深度靜默,非我直接指令,絕不動用,絕不轉移。你們的任務重心,轉向配合執行‘蜂巢’傳遞計劃。”

“‘蜂巢’計劃,請明確指令。”淵默的回應同樣簡潔、機械,不帶任何個人情感,這是“潛龍”一貫的風格。

“計劃核心:製造多個虛假傳遞目標和高價值信號,吸引並分散對手注意力。同時,利用其注意力盲區,完成真實證據數據的安全投送。”我快速闡述著核心理念,“你們需要準備三到五個‘誘餌包裹’。內容可以是經過處理的、看似機密實則無關緊要的文件,或者精心偽造的、指向錯誤方向的‘證據’片段。包裝和保密級彆,要做得與真實證據儘可能相似,甚至更高。”

“明白。誘餌包裹的製作和偽裝,二十四小時內可以完成。”淵默確認道。

“這些誘餌包裹,將由你們通過不同的、看似高度機密的渠道,分彆嘗試向幾個不同的、但可能已被對手滲透或監控的‘疑似目標點’進行傳遞。”我繼續部署,細節如同齒輪般精準齧合,“傳遞過程要刻意留下一些‘不經意’的破綻,讓對方能夠察覺到這些包裹的存在和移動,但又要確保他們無法輕易攔截。要讓他們相信,我們正在急於將關鍵證據轉移或上交。”

“聲東擊西,混淆視聽。”淵默總結道。

“沒錯。這是計劃的第一層,‘迷霧層’。”我肯定道,“而真正的傳遞,將在迷霧的掩護下進行。”

我頓了頓,切換了更高級彆的加密子頻道,確保接下來的內容隻有淵默能接收:“真實證據數據的傳遞,不依賴於物理載體。陳曦會將她製作好的、經過最強加密的完整證據數據鏡像,進行‘分片化’和‘冗餘編碼’處理。”

我儘量用通俗的語言解釋這個複雜的概念:“簡單說,就是把完整的數據,切割成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碎片,每個碎片都經過獨立加密,並且加入大量的冗餘校驗信息。即使對手截獲了其中一部分碎片,他們也無法還原出任何有效內容,甚至無法判斷這些碎片屬於什麼文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數據分片……明白。類似於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思想,但應用於點對點傳遞。”淵默的理解力很強。

“是的。這些數據碎片,將不會通過任何常規的網絡渠道傳輸。”我揭開了計劃最核心、也最冒險的部分,“我需要‘潛龍’出動所有可用的、背景乾淨、具備極強反追蹤能力的‘信使’。他們不需要知道傳遞的內容是什麼,隻需要知道接收下一個節點的指令和確認碼。”

我開始在腦海中勾勒出一條條無形的、錯綜複雜的傳遞路徑:“這些信使,將采用最原始,也最安全的方式——線下、物理接觸。他們可以是遊客、是商務人士、是貨運司機,利用一切合法的身份和交通方式,在全國範圍內,甚至跨境,進行單向的、一次性的數據碎片傳遞。每個信使隻負責一小段路程,將加密數據碎片存儲在特製的、一次性寫入的微型存儲芯片中)傳遞給下一個指定的、互不相識的信使。傳遞鏈路上,設置多個無效節點和死循環,即使某個信使被捕或叛變,也無法追溯到完整的鏈條起點和終點。”

“建立一條分布式的、非中心化的物理暗網。”淵默的聲音第一次帶上了一絲細微的波動,似乎是讚歎這個計劃的龐大與精妙,“這需要極其龐大的組織和協調能力。”

“‘潛龍’的存在,不就是為了應對這種極端情況嗎?”我反問道,語氣中帶著對楊建國叔叔深遠布局的感慨,“這是計劃的第二層,‘暗流層’。真正的證據數據,將像血液一樣,在這張無形的暗網中悄無聲息地流動,彙聚向最終的目的地。”

“最終目的地是?”淵默問到了關鍵。

“目的地不是一個地點,而是一個驗證流程。”我給出了最終的答案,“當所有數據碎片,通過不同的路徑,最終彙聚到部裡x技術鑒定中心那台處於物理隔離狀態的特定解碼服務器時,陳曦設計的專用還原程序會自動啟動,驗證所有碎片的完整性和校驗碼。隻有當超過預設閾值比如90)的碎片正確無誤地抵達,程序才會自動開始解密和重組,還原出完整的證據包。這個過程,不需要任何人工乾預,也無法被中途阻斷。”

我深吸一口氣,說出了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環:“而這個還原程序的啟動指令和最終解密密鑰……將由我,在確認絕對安全的情況下,通過一條獨立的、唯一的、與所有其他通訊隔絕的渠道,親自傳遞給那位最高層領導。由他,在最終的審判時刻,親自啟動。”

沉默。通訊那頭是長久的沉默。我能想象到,即使是“淵默”這樣經曆過無數風浪的“潛龍”首領,也在消化這個計劃所蘊含的龐大信息量、極高的操作難度以及那令人窒息的巨大風險。

這個“蜂巢”計劃,動用了“潛龍”幾乎全部的有生力量,設計了一個龐大而複雜的欺騙網絡迷霧層),又構建了一條極其隱秘和抗毀的數據傳遞通道暗流層),最終還設置了一個需要最高權限和特定條件才能解鎖的終極保險驗證層)。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幾乎考慮到了所有可能出現的意外和背叛。

“……計劃收到。”良久,淵默的聲音再次響起,恢複了那種絕對的冷靜,“‘潛龍’將全力執行‘蜂巢’。誘餌包裹製作完畢後,會向你確認啟動時間。暗流層信使網絡,即刻開始激活和部署。”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