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頻率的回響與回聲召喚_夜的第七章霧中協奏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夜的第七章霧中協奏曲 > 第2章 頻率的回響與回聲召喚

第2章 頻率的回響與回聲召喚(1 / 2)

倫敦大學學院uc)的一間實驗室裡,深夜的寂靜隻被機器低沉的嗡鳴和服務器散熱風扇的嘶嘶聲打破。萊奧·陳eochen)蜷縮在三塊巨大的曲麵顯示屏前,眼中布滿了血絲,映照著屏幕上瀑布般流瀉的數據流。咖啡杯裡殘留的冷咖啡早已失去了提神的作用,隻剩下苦澀。

作為量子信息工程領域嶄露頭角的研究員,萊奧的官方項目是研究下一代量子通信協議的潛在漏洞。但在他個人加密的服務器分區裡,運行著另一個項目,一個源自他童年好奇、如今近乎癡迷的追尋——“銀蓮花協議:分布式意識網絡的殘餘分析與重建可能性研究”。

“銀蓮花網絡”,一個在官方科技史中僅存在於邊緣陰謀論和幾篇語焉不詳的退役軍方報告中的名詞。傳說它是冷戰時期某個未被公開承認的、旨在創建非物理連接意識通訊網絡的絕密計劃,最終因“技術不可行性”和“不可預見的神經副作用”而終止。但萊奧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了據稱是該計劃遺留下來的部分硬件設計圖和零散的數學框架。他被其精妙絕倫、遠超時代的構想深深吸引——那並非基於傳統的電磁波,而是試圖利用一種假想中的“意識共振頻率”,在特定個體間建立直接的信息連接。

幾年來,他利用業餘時間,試圖從那些殘缺的藍圖和數學模型中逆向工程,甚至自己搭建了幾個簡陋的探測器,試圖在城市的背景噪音中,捕捉那傳說中的“銀蓮花頻率”。

這聽起來很瘋狂,他知道。但他的直覺,一種近乎本能的信念,告訴他這不是空想。直到一周前,他的一個自製傳感器節點——一個被他偽裝成老舊路由器、非法放置在卡姆登區一個廢棄變電箱裡的設備——傳回了一段持續了約1.7秒的異常信號。

不是任何已知的電磁波譜信號,其波動模式呈現出一種奇特的非隨機相乾性,仿佛……某種有序的思維漣漪。更令他震驚的是,信號的核心頻率特征,與他根據“銀蓮花”資料推算出的理論共振頻率,吻合度高達91.3。

此刻,他正在反複分析那段1.7秒的信號記錄。信號極其微弱,淹沒在倫敦龐大的電子噪音海洋中,如同一聲遙遠的歎息。但他強大的算法正在一點點剝離乾擾,試圖還原其本質。

“來源定位……模糊。”他喃喃自語,手指快速敲擊鍵盤,調出城市地圖,幾個可能的區域被高亮出來,範圍依舊很大,覆蓋了倫敦中心區的數個街區。“信號衰減模型顯示,源點可能具有瞬時脈衝特性,或者……存在某種我無法理解的物理屏蔽。”

他將信號片段進行頻譜展開,試圖尋找調製在其中的信息。沒有傳統的編碼模式,沒有0和1的比特流。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接近於……情感基調或抽象概念的波形結構。一段持續的、代表“混亂疊加”和“結構應力”的頻率包絡,其強度在信號末尾達到了一個短暫的峰值,然後驟然消失。

這種“描述性”而非“敘述性”的信號特征,讓他想起了自己正在研究的量子意識理論中的某些假設——在意識的底層,信息可能並非以語言或圖像存儲,而是以更基礎的“意義單元”或“感受質”形式存在。

“這不可能……”萊奧盯著屏幕上最終還原出的、代表“現實結構應力”的鮮明頻率峰值,感到一陣脊背發涼。他的探測器,似乎捕捉到了一次短暫的、涉及現實層麵本身的……“擾動”?

就在這時,他設置在貝克街附近區域、靈敏度最高的一個傳感器節點,傳回了新的實時數據。不是之前那種微弱的殘餘信號,而是一次清晰的、雖然短暫但強度高出數個數量級的主動脈衝!

脈衝的核心頻率與之前的殘餘信號同源,毫無疑問屬於“銀蓮花”體係。但這一次,信號中攜帶的“信息”清晰得多。那是一組快速變化的、代表“坐標定位”、“曆史圖層調用”以及強烈的“觀察者焦點”的複合頻率。

萊奧猛地從椅子上坐直,睡意全無。他的目光死死鎖定了地圖上那個此刻變得無比清晰的光點——貝克街221b。

那裡有什麼?是誰,或者什麼東西,正在主動使用,或者至少是觸發了與“銀蓮花網絡”同源的技術?而且,這信號所描述的“曆史圖層調用”……難道與他之前捕捉到的“現實結構應力”有關?

一個大膽的、近乎荒誕的猜想在他腦海中成型。或許,“銀蓮花網絡”從未真正消失,它隻是……休眠了,或者轉換了形態。而它所連接的,或許不僅僅是人類意識,而是某種更深層、更基礎的東西——維係現實結構本身的某種“場”?

他需要去那裡。必須去。這不僅是為了驗證他的研究,更是為了解答一個突然變得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個脈衝的來源,是危機的征兆,還是……解決他所探測到的“現實應力”的關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迅速開始整理設備,一台便攜式高靈敏度頻譜分析儀,幾個自製的共振感應器。他的心跳加速,混合著科學探索的興奮和麵對未知的一絲恐懼。他從一個技術主義者,或許正站在通往一個完全無法用現有科學框架理解的領域的門檻上。

與此同時,在劍橋大學一棟充滿新哥特式風格回廊的建築裡,索菲亞·韋斯特sophiaest)博士的辦公室燈火通明。與萊奧實驗室的極簡科技感不同,這裡是被書籍包圍的天地。橡木書架上塞滿了語言學、神經科學、認知符號學以及大量晦澀的曆史手稿複刻版。空氣裡彌漫著舊紙、墨水和淡淡薰衣草香囊的味道。

索菲亞坐在寬大的紅木書桌後,眉頭緊鎖。她麵前攤開著一本厚重的、皮革封麵已嚴重磨損的日記本。這是她曾祖母,漢娜·韋斯特的日記。

漢娜的故事在家族中帶著傳奇色彩,據說她與維多利亞時代末期一位著名的、行事隱秘的偵探顧問圈子有過交集,甚至參與過一些未被記錄的案件。索菲亞從小就知道自己家族有些……不同。她偶爾會做一些極其生動的、細節豐富的夢,夢中的場景和人物穿著幾個世紀前的服飾,說著陌生的方言,情感卻真實得刻骨銘心。她曾以為這隻是想象力過於活躍,直到她攻讀神經語言學,接觸到“遺傳記憶”和“表象遺傳學”的某些前沿研究,才開始懷疑,那些或許不僅僅是夢。

她能“聽懂”一些奇怪的東西。不是通過耳朵,而是通過一種內在的感知。古老的牆壁的低語,特定物品承載的強烈情感回聲,甚至在某些特殊的地點,她能捕捉到短暫閃回的、來自過去的聲音片段——她稱之為“時間回聲”。

這能力時強時弱,難以控製,更像一種被動的接收。她一直試圖用學術的方式去理解、去規範它,將其視為研究曆史與語言演化的一個特殊工具,儘管是一個無法在論文中提及的工具。

此刻,她正試圖破譯漢娜日記中的最後幾頁。這些頁麵沒有使用常規的英語或任何已知密碼,而是用一種極其個人化的、融合了抽象符號、音節縮寫和似乎帶有神經語言學暗示的圖案構成。家族中無人能解,被認為是漢娜晚年精神恍惚的產物。

但索菲亞不這麼認為。她能“感覺”到這些符號中蘊含的強烈意圖和未竟的牽掛。幾天前,當她觸摸這些頁麵時,一種比以往任何“回聲”都要清晰、強烈的感知湧了上來。

那不是一個完整的聲音或畫麵,而是一種持續的、帶著緊迫感的“召喚感”,像一段不斷重複的旋律碎片,指向一個明確的地點——貝克街221b。伴隨這召喚感的,還有一個模糊的視覺符號在她腦海中閃爍:一本深灰色封麵的、空白筆記本的輪廓。

她不知道那是什麼,隻知道它與曾祖母未完成的使命緊密相關。

今晚,她決定采用更主動的方法。她調整呼吸,讓自己進入一種深度放鬆的冥想狀態,然後將指尖輕輕按在日記本那些最難解的符號上,閉上眼睛,完全開放自己的感知,去“傾聽”那跨越了時間的回聲。

起初是一片混沌的噪音,如同調頻收音機在空白波段搜索。然後,碎片開始凝聚。

……必須警告……結構變得脆弱……筆並非記錄,是鑰匙……

一個年輕、清晰、帶著焦慮的女聲是漢娜年輕時的聲音?),語速很快。

……他們不明白,觀測即改變,書寫即創造……溫特家族的血脈是關鍵……

聲音變得斷續。

……銀蓮花……網絡是錨點……但需要新的……繼承者……

一陣劇烈的乾擾,如同金屬刮擦。

……找到筆記……找到艾拉……褶皺已經開始……時間不……

“艾拉……”索菲亞猛地睜開眼,呼吸急促。她聽到了一個名字!還有“筆記”、“銀蓮花”、“褶皺”、“創造”……這些詞語與腦海中那個空白筆記本的意象,以及指向221b的強烈召喚感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令人費解卻又無比緊迫的圖景。


最新小说: 仙指問心 小家奴鹹魚翻身記 娶媳防老 京市歸來,掌權人的羈絆 饑荒年代種田忙 雙星奪權 涅盤遊戲:開局覺醒唯一真瞳 故鄉故事 末世農家樂:退休刺客的仙府莊園 千金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