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白的光芒籠罩一切,超越了視覺,成為一種感知的常量。它並非驅逐了周圍的混亂畸變與係統的數據風暴,而是將它們都納入了一種更高層級的、絕對的靜滯與聆聽狀態。流淌的牆壁凝固成璀璨的晶簇,扭曲的空間褶皺被撫平為光滑的異度平麵,就連那些在信息層麵撕咬的藍白數據流,也如同被凍結在琥珀中的昆蟲,保持著激烈交鋒的最後一刻姿態。
在這片被“起源協議”強行按下的暫停鍵中,艾拉、萊奧和索菲亞的意識,如同風暴眼中三艘終於得以喘息的小舟,被那純白光芒溫和而不可抗拒地牽引、彙聚,呈現在一個無法形容的“存在”麵前。
這裡沒有形態,沒有邊界,隻有純粹的“理”與“問”。它就是“起源協議”本身,是那個最初的“源”留下的最終管理界麵,是評判一切、決定一切的終極仲裁者。它的“聲音”直接作用於存在的本質,不帶任何情感,隻有絕對的客觀與深邃。
“申請介入者,陳述汝等之身份,及乾預之最終意圖。”
問題重複,帶著不容回避的重量,壓在三人的意識核心上。這不是請求,這是程序,是最終判決前的最後陳述機會。
艾拉·溫特強忍著精神撕裂後的劇痛與虛弱,掙紮著在那純白的光芒中“站直”了她的意識體。她將懷中那本已恢複平靜、散發著內斂而深邃的暗藍灰色光暈的筆記,如同展示信物般,呈現在這終極界麵之前。
“我是艾拉·溫特,”她的意識之音清晰而堅定,儘管帶著疲憊的顫抖,“編織筆記的繼承者與持有者,銀蓮花網絡守護者艾登·溫特與漢娜·韋斯特意誌的傳承人。”她頓了頓,感受著筆記中流淌的兩代守護者的信念,繼續道,
“我們乾預的最終意圖,並非破壞,而是修複;並非對抗,而是喚醒。”
“我們目睹了‘觀測’權限的僵化與歧路,目睹了它以‘純淨’之名,行‘寂滅’之實。墨痕非外敵,實為係統內部滋生的、旨在扼殺‘可能性’的清理工具,它正在係統地、無情地刪除那些被判定為‘不完美’、‘無效率’的現實維度,而這一切,都基於一個扭曲的、恐懼變化的核心邏輯。”
“我們在此,代表所有被標記為‘冗餘’、‘錯誤’的維度,代表其中無數掙紮、熱愛、創造、夢想的生命,向您陳述——存在本身,即是最大的意義。而‘可能性’,是存在最絢爛的體現,是‘源’最初播撒現實之種時,所渴望見證的真正瑰寶。”
她的陳述,如同基石,奠定了價值的根基。
萊奧·陳的意識體向前一步,他的“形態”由無數流轉的理性光絲與數學模型構成,代表著邏輯與實證。
“我是萊奧·陳,一名探索者,以理性與數據尋求真理。”他的聲音冷靜而清晰,如同最精密的儀器在進行報告,
“從技術層麵分析,‘現行觀測指令’所追求的絕對‘純淨’與‘零熵’,在理論上是一個會導致係統最終熱寂、失去所有活性和信息價值的死局。一個隻有‘是’與‘否’,沒有‘或許’、‘可能’、‘但是’的宇宙,其信息總量和複雜程度將趨向於零,這與‘源’最初創造多元現實以見證無限可能性的初衷,在邏輯上完全相悖。”
“相反,由‘編織’權限所維係、充滿不確定性與創造力的多元宇宙,雖然看似‘混亂’,但其信息熵、複雜度和演化潛力是無限的。這並非係統的‘錯誤’,而是係統價值最大化的體現。壓製‘可能性’,就是在扼殺係統自身的未來與潛力。我們的乾預,旨在糾正這個致命的邏輯錯誤,將係統重新導向健康、可持續的演化軌道。”
他的論證,如同支柱,支撐起了邏輯的框架。
索菲亞·韋斯特的意識體最後浮現,她的形態如同由無數細微、溫暖的情感漣漪與記憶光點彙聚而成的河流。
“我是索菲亞·韋斯特,回聲的感知者,漢娜·韋斯特的血脈。”她的聲音溫柔,卻蘊含著跨越時空的堅韌力量,
“我的能力讓我得以傾聽萬物之回響。我聽到了齒輪倫敦對秩序與創造的執著,聽到了賽博倫敦在霓虹下的迷茫與渴望,聽到了烏托邦倫敦對完美的不懈追求,也聽到了……眼前這個末日倫敦,在徹底沉寂前,那留聲機裡承載的、一個文明最後的不甘與對‘美’的眷戀。”
“這些聲音,這些情感,這些記憶——無論是喜悅還是悲傷,是秩序還是混亂,是誕生還是毀滅——它們共同構成了‘存在’的豐富與厚重。它們不是需要被優化的‘噪聲’,而是係統中最珍貴、最不可或缺的數據,是‘源’之所以創造這一切的意義所在。”
“冰冷的‘純淨’帶來的是永恒的沉默。而擁抱所有‘回聲’,哪怕其中包含痛苦與不確定,帶來的才是……生命的交響。我們乾預,是為了讓這交響曲能夠繼續演奏下去,為了不讓任何一個聲音,被無理地抹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的傾訴,如同穹頂,覆蓋了情感的維度。
三人的陳述,從價值、邏輯到情感,構成了一個完整而堅實的回響,在這純白的終極空間中回蕩。
“起源協議”沉默了。那純白的光芒微微流轉,仿佛在以其超越時光的方式,審視、衡量著這一切。它掃描著艾拉手中的筆記,解析著萊奧構建的數學模型,感受著索菲亞彙聚的情感河流。時間如果這裡還有時間概念的話)仿佛被拉長至永恒。
終於,那絕對客觀的聲音再次響起,但其內部,似乎多了一絲難以言喻的……考量與追溯。
“邏輯鏈驗證……陳述具備內在一致性。‘現行觀測指令’偏離‘源之初衷’概率:97.8。‘編織權限’活性與係統健康度正相關確認。”
“重新評估‘墨痕’定義……確認為係統內部衍生之錯誤清理程序。啟動永久禁用序列。”
隨著它的話音,那被靜滯的、代表“現行指令”和墨痕的冰冷藍色數據流,如同被橡皮擦從現實層麵抹去一般,開始無聲無息地消散、瓦解,最終化為最基礎的無意義信息粒子,回歸了係統的底層。所有維度倫敦中,那些正在肆虐或潛伏的墨痕侵蝕,在同一瞬間,如同陽光下的冰雪,消融殆儘。
“然而,”協議的聲音繼續響起,“係統因長期錯誤運行及近期高強度衝突,結構損傷嚴重,穩定性低於安全閾值。多元現實結構脆弱,部分維度已瀕臨信息解體。”
一幅巨大的、顯示著銀蓮花網絡當前狀態的圖譜在純白空間中展開。可以看到,儘管墨痕消失,但無數維度氣泡上依然布滿了裂痕,能量流動紊亂,整個網絡如同一個重傷的病人,雖然清除了病毒,但本身已奄奄一息。
“提供解決方案。”協議的聲音不帶感情地要求,“方案需確保係統長期穩定,並符合‘見證可能性’之初衷。”
最終的考驗降臨。他們贏得了陳述的機會,清除了錯誤的程序,但現在,他們必須為這個瀕臨崩潰的多元宇宙,指出一條可行的未來之路。
三人意識快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