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帶著林雲來到道觀的一處靜謐偏殿,殿內燭火搖曳,牆上掛著幾幅描繪天地山川與玄妙符文的畫卷。
張角緩緩坐下,示意林雲也跟著坐下,神色凝重地開口:
“道正,太平道以‘太平’為念,這‘太平’二字,看似簡單,實則蘊含無儘深意。太平,不僅是天下無戰亂,更是百姓生活富足,人心安寧,世間萬物和諧共生。”
林雲認真聆聽,不時點頭,心中暗自思索。
他回想現代社會的一些理念,不禁說道:
“師尊,弟子以為,若想達成太平,除了救助百姓於苦難,還需讓百姓知曉生存之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比如傳授他們先進的農耕技術,讓土地產出更多糧食,百姓吃飽了,心便安定了。”
張角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他沒想到林雲能從如此獨特的角度理解太平道的宗旨,追問道:
“那依你之見,這農耕技術又該如何推廣?天下如此之大,百姓如此之多。”
林雲沉思片刻,說道:“可先在太平道的據點試行,讓百姓親眼看到成效,再選派懂得技術的道徒,前往各地傳授,同時編寫簡單易懂的農書,發放給百姓。”
張角撫須大笑:“妙哉!道正,你果然有非凡的見解。”
此後數日,張角又向林雲傳授了太平道的各種禮儀、符咒以及對天地元氣的初步感悟方法。
林雲日夜鑽研,每有疑惑,便虛心向張角請教。
一日,張角考校林雲對近期所學的理解。
林雲有條不紊地闡述著,從對天地元氣的吸納運用,到太平道禮儀所蘊含的深意,無一遺漏,且都加入了自己獨特的思考。
張角聽完,滿意地點點頭:“道正,經過這段時日的觀察,為師看到了你對太平道的真誠與用心,也看到了你的聰慧與悟性。如今,你已對太平道的基礎要義融會貫通,為師決定將太平道的至寶《太平要術》傳授於你。”
林雲心中激動不已,他再次跪地,恭敬地說道:“多謝師尊,弟子定當刻苦鑽研,不辜負師父的厚愛。”
修煉《太平要術》,首重心性。
張角緩緩開口,心若不定,則氣難聚;氣若難聚,則術難成。你且閉目凝神,感受天地之氣。
林雲依言閉目,很快進入入定狀態。
他感覺到周圍似乎有無數細小的光點在遊動,仿佛螢火蟲一般。
很好。張角的聲音傳來,你天賦異稟,這麼快就能感受到天地靈氣。接下來,我教你引氣入體的法門。
張角開始傳授口訣:天地有氣,聚散無常。引氣入體,需以意導之。意之所至,氣之所歸......
林雲按照口訣運轉心法,那些光點開始向他彙聚。
他感覺到一股暖流從頭頂灌入,順著經脈流向四肢百骸。
注意控製速度。張角提醒道,初學者引氣過快,容易傷及經脈。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林雲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引導靈氣在體內運轉。
他發現自己的經脈比常人寬闊許多,靈氣運轉起來暢通無阻。
你的體質特殊。
張角也發現了這一點,尋常人修煉,需數月才能完成一次周天運轉。你卻能一氣嗬成,實屬罕見。
林雲心中暗喜,這應該是因為吸收屍晶強化了他的身體素質。
他繼續運轉心法,靈氣在體內循環往複,每循環一次,他就感覺身體輕盈一分。
接下來,為師教你如何將靈氣轉化為法力。
張角說道,這是施展法術的關鍵。你且聽好......
張角又傳授了一段口訣,林雲依言而行。
他感覺到體內的靈氣開始凝聚,在丹田處形成一個漩渦。
漩渦越轉越快,最終化作一滴晶瑩的法力。
成了!張角驚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