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林雲依照眾人功勞大小,對其他官員也一一進行了封賞。
他巧妙地將太平道的心腹之人,都安排到了掌握兵力的關鍵崗位。
典韋被任命為衛尉,許褚擔任光祿勳,臧霸出任執金吾,北軍五校以及城門校尉等重要職位,皆從太平道中精心挑選合適人選擔任。
林雲深知“槍杆子裡出政權”的道理,在他看來,隻要牢牢掌握了軍隊,即便朝廷局勢再複雜多變,也儘在掌控之中。
封賞結束後,林雲又特意將呂布等人留下,語重心長地叮囑一番。
他著重強調,一定要時刻將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必要之時,可主動出擊,維護一方安寧。
為了確保大漢能堅定不移地貫徹太平道的理念,林雲頒布新規:所有部門以及地方的正職官員,必須為太平道成員,且需發誓,要為天下太平而不斷努力。
朝堂之上,百官整齊排列,齊聲宣誓。
“我主動加入太平道,尊崇道之教義,遵循道之規誡,踐行道之善舉,奉行道之指引,嚴守道之禁律,保守道之密要,對道虔誠,竭力布道,為太平盛世拚搏不息,隨時願為道與蒼生奉獻所有,矢誌不渝。吾信太平道之宏願,以黃天當立為念,欲解萬民於倒懸,救蒼生於水火。扶危濟困,除暴安良,使天下皆沐道之光輝,人人皆享太平之福。無論前路如何艱險,風雨如何狂暴,吾必堅守信念,勇往直前,以自身之力,為太平道之興盛,為天下太平之實現,傾儘心血,在所不辭!”
聲音整齊而洪亮,在朝堂內久久回蕩。
在這個時代,人們極為看重忠義仁孝,對自己所發的誓言更是恪守不渝。
與兩千年後的情形截然不同,那時的人,誓言與保證仿若兒戲,說出口後便能輕易反悔。
甚至有人厚顏無恥地宣稱:“錢沒了可以再賺,良心沒了可以賺得更多!”
對此,林雲滿心無奈與感慨,常暗自思忖: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為了從根源上防止官員腐敗,林雲精心設立了獨立的監察機構——錦衣衛。
錦衣衛專職監督各級官員的言行舉止,禦史台的官員皆由丞相直接任命,不受地方官員轄製,擁有獨立的調查權與彈劾權。任何官員,一旦被查實存在貪汙腐敗、濫用職權等行為,必將受到嚴厲懲處,絕不姑息。
林雲還大膽改革選官製度,毅然廢除了沿用已久的世襲製和舉薦製,推行全新的科舉製度,廣納天下人才。科舉考試分文、武兩科,文科著重考察考生對經史子集的掌握程度,以及治國理政的才能;武科則重點考查軍事戰略、武藝騎射等方麵。
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不論出身貴賤,皆有機會擔任朝廷要職。
這一製度一經推出,瞬間激發了社會各階層的積極性,無數寒門子弟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
為了弘揚大漢的尚武精神,林雲昭告天下:每三年,大漢將舉辦一次“天下第一武道會”。無論出身、貧富,任何人皆可報名參加。
比賽的前三名不僅能獲得豐厚獎金,還將由丞相親自授予象征榮譽的獎牌,有機會在軍中出任軍官。
消息傳出,天下習武之人無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林雲深知,土地問題乃是社會動蕩的根源之一。
於是,他大力推行“均田製”,將全國土地重新進行分配,確保每一位農民都能擁有足夠的土地耕種。
同時規定,所有土地,無論歸誰所有,哪怕是王公貴族,都需依法納稅。
土地稅收僅為一成,除此之外,嚴禁任何人向農民額外征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