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雲站在李華梅身邊,看著她在焦頭爛額中依然堅持有條不紊地推行她的“仁政”。
他沒有插手,隻是偶爾在她因疲憊而揉捏眉心時,遞過一杯清水,或者在她深夜伏案規劃時,默默點亮一盞更亮的油燈。
林雲的目光深邃,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
“你在用商業的手段解決戰爭遺留的問題。”一日傍晚,看著碼頭上終於有幾個本地船匠在李家水兵的護衛下,開始小心翼翼地檢查“寧波號”的破損處,林雲開口道。
李華梅望著漸漸恢複些許生機的港口,眼中有了些微光:“父親常說,海商之道,在於互通有無,信譽為先。”
“來島用刀劍和恐懼統治這裡,我們若也用同樣的手段,不過是換了個名字的海盜。”
“唯有讓他們看到實利,看到希望,看到我們與他們並非不死不休,才有可能化解敵意,獲得喘息之機。這些物資本就是劫掠所得,取之於寇,用之於民,也算物歸原主。”
林雲對李華梅的策略不置可否,東瀛人可不是一群會感恩的人。
但這個時候,華夏還沒有經曆東瀛的全麵入侵。
東瀛人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她們並不是特彆了解。
李華梅的策略,隻不過是所有開疆拓土的人慣用的方法罷了。
果然,李華梅的策略漸漸奏效。
當第一個本地船匠領到沉甸甸的工錢,當第一個小販成功地將貨物賣給李家艦隊並安全回家,消息如同漣漪般擴散。
越來越多的長崎人走出家門,參與到港口重建和物資交易中來。
他們發現,這位傳說中的“翔緋虎”李提督,言出必行,治軍嚴明,遠比索靜·來島手下的倭寇講規矩。
恐懼雖未完全消除,但生存的需求和對新秩序的試探,開始壓倒仇恨。
在本地工匠和材料的支持下,加上李家艦隊自身工匠的日夜趕工,受損船隻的修複進度大大加快。
雪千尋的“霧影號”則如同幽靈般在外圍海域巡弋,一方麵警戒可能出現的敵情,一方麵也震懾著港口內殘餘的不安分勢力。
她執行命令一絲不苟,對林雲交代的“保護李提督艦隊安全”看得極重,冰冷的目光掃過港口每一個角落,讓宵小之徒不敢妄動。
就在長崎港在李華梅的治理下艱難複蘇,艦隊修複接近尾聲時,了望塔上終於傳來了急促而尖銳的警報!
“東北方向!發現大規模艦隊!超過十艘船!懸掛‘骷髏章魚旗’!是索靜·來島的艦隊!距離二十海裡,正全速駛來!”
壓抑了多日的戰意瞬間點燃了李家艦隊!
所有水手丟下工具,衝向戰鬥崗位。
火炮褪去炮衣,火槍手檢查彈藥,刀劍出鞘,寒光凜冽。
經曆過血戰的老水手們眼中是複仇的火焰,新水手則緊握著武器,帶著緊張與決然。
李華梅再次登上“杭州號”船頭,她的目光掃過迅速進入戰鬥狀態的艦隊,掃過港口內那些停下手中活計、臉上交織著恐懼和複雜神情的百姓,最後落在身邊的林雲身上。
“林雲,”她聲音沉穩,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這一戰,是我的。”
林雲微微頷首,嘴角勾起一絲極淡的弧度:“我知道。我在‘杭州號’上,看你如何斬下仇寇之首。”
他沒有說“助你”,而是說“看你”,這便是最大的信任與放手。
李華梅心中一定,再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