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一人之命,去博整個人族的未來……”
李世民低聲複述著這句話,那雙曾閱儘沙場與朝堂的虎目,此刻燃起了灼人的光。
他看著眼前的李道興。
這個皇弟的身形並不魁梧,脊梁卻挺得像一杆刺破青天的長槍。
這一刻,李世民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那個一馬當先,率三百玄甲,為大唐鑿開一條生路的秦王李世民。
如今,竟有另一個李氏子孫,願為他,為大唐,為這岌岌可危的人族,去做那獨闖龍潭虎穴的孤勇之人。
一聲沉重的歎息,從這位帝王的胸膛溢出,帶著金石摩擦般的沙啞。
他伸出手,重重地按在李道興的肩上。
“苦了你了。”
這一按,是認可。
是托付。
也是一位帝王,對一名死士的最高敬意。
肩上傳來的力量溫熱而沉重,李道興心中一暖。
這位千古一帝,心防已破。
“為陛下分憂,為人族燃軀,是臣之本分,何談辛苦。”李道興躬身,語氣平靜。
李世民收回手,眼中的萬千感慨,已凝為鋼鐵般的決斷。
“好!就依你!”
“但聖旨如何措辭?佛門天庭若以‘天命’為由搪塞,朕,又該如何自處?”
這才是帝王需要考慮的現實。
與神佛博弈,匹夫之勇無用,需的是滴水不漏的手腕。
李道興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儘在掌握的弧度。
“陛下,此事,當用陽謀,而非強權。”
“您隻需下一道旨,明發天下。”
“就說,禦弟玄奘凡人之軀,西行路遠,朕日夜憂思,寢食難安。”
“故而,特派宗室子弟李道興,持朕之節杖,為‘監經人’,代朕看顧,確保取經萬無一失。”
李世民眼眸微亮,在心中反複咀嚼這番話。
以兄長之名,行關切之實。
合情,合理。
天下無人能指摘半句。
“若他們,還是不允呢?”李世民沉聲追問。
“他們會的。”李道興的笑容裡,透著一股洞穿人心的鋒利。
“陛下,您隻需在聖旨最後,添上一句話。”
“若漫天神佛,連朕這點微末的請求都無法應允,連朕的皇弟都庇護不了……”
李道興的聲音驟然轉冷,字字如冰。
“那這西天取經,不去也罷!”
“屆時,您便下旨,廢止西行,收回通關文牒,迎玄奘法師還朝,繼續做他的大德高僧!”
“我倒要看看,沒了您這位人皇陛下的國書,沒了大唐國運的加持,他這西遊,算不算名正言順?”
“他就算走到了靈山,求來的真經,還有何資格在東土流傳?這謀劃千年的功德,豈非要憑空消解大半?”
李世民的呼吸,驀然一滯!
他懂了。
這才是真正的殺招!
釜底抽薪!
佛門千年布局,天庭牽扯甚深,他們絕無可能讓取經計劃功虧一簣。
與整個大計相比,多一個李道興,算什麼?
他們不僅不能拒絕,甚至要笑臉相迎,將他客客氣氣地請上西行路!
“妙!妙啊!”
李世民忍不住撫掌而笑,笑聲震得殿梁微顫,連日來的陰霾一掃而空。
“此為陽謀!堂堂正正,讓他們明知是坑,卻不得不跳!”
他看向李道興的眼神,再無審視,隻剩純粹的激賞。
有此麒麟兒,何愁他李氏江山不固!
“好!朕不僅要下這道聖旨,朕還要再給你一道護身符!”
李世民的眼神陡然霸道起來,他轉身踏上禦階,從龍椅旁的暗格中,捧出了一柄連鞘古劍。
劍鞘古樸,一麵刻日月星辰,一麵刻山川草木。
劍未出鞘,一股磅礴的皇道龍氣已撲麵而來,令人心神震顫!
“此為,天子劍!”
李世民雙手持劍,鄭重地遞到李道興麵前。
“朕,賜你此劍!”
“持此劍,如朕親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