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的氣氛也一下子鬆散了不少,師兄們臉上都露出了久違的笑意,原本整齊的步伐變得輕快起來,連呼吸都順暢了許多。
走在龍阿蠻身邊的一位師兄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介紹:“阿蠻,這蠡州城可是咱們歸宗的根基之地,城裡最有名的就是西街的糖畫、東街的醬菜和北街的驢肉火燒,那味道簡直絕妙。回頭帶你去嘗嘗!”
龍阿蠻眼睛亮晶晶的,好奇地打量著四周,手裡的弓弩不自覺地往下放了放:“這裡好熱鬨啊!比寨子裡繁華多了。”
“那是自然。”
另有一位師兄湊過來,指著路邊掛著幌子的店鋪:“你看那些綢緞莊、雜貨鋪,還有前麵那個說書的攤子,都是蠡州城的特色。咱們歸宗就在城外的青山上,站在山門就能望見城頭的炊煙呢。”
城內果然熱鬨喧囂,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孩童的嬉笑聲交織在一起,彙成了一首鮮活的市井交響曲。路邊的攤販擺滿了新鮮的瓜果、精致的飾品和各色小吃,香氣撲鼻;茶館裡傳出說書先生抑揚頓挫的語調,引得不少路人駐足聆聽。
行人見到我們一隊身著歸宗服飾、腰佩兵刃的弟子入城,就知道是外出公乾回來了,臉上都露出了熟稔的笑容。
賣糖葫蘆的老漢揮著手裡的杆子喊:“歸宗的小仙人們回來啦!一路辛苦!”
街角繡坊的老板娘探出頭來,笑著招呼:“要不要進來喝碗茶水歇歇腳?”
甚至有幾個半大的孩童跟在隊伍後麵,嘰嘰喳喳地喊著“師兄好”,眼睛裡滿是崇拜。
師兄們也紛紛笑著回應,高瞻臉上的冷峻也柔和了幾分,對著熱情的鄉鄰點頭致意。
我看著這熟悉的街道、親切的麵孔,心中滿是踏實與溫暖。
龍阿蠻被這熱烈的氛圍感染,也學著師兄們的樣子,對著打招呼的鄉鄰靦腆地笑,原本的拘謹漸漸褪去,眼底滿是對這座城、對歸宗的向往。
陽光透過街邊的樹葉,在青石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暖融融地落在身上。隊伍繼續往前走著,朝著城外青山的方向,朝著家的方向,腳步輕快而堅定,一路的風塵都被這歸家的喜悅和鄉鄰的熱情悄悄撫平。
我們一行十幾人人,踏著晨露未曦的青石古道,自蠡州城西門縱貫而出。
城門樓的飛簷在晨光中鍍上一層暖金,身後市井的喧囂漸次隱沒,前方天地豁然開朗七十二仙山如青冥間遺落的碧玉,自地平線儘頭拔地而起,直插雲霄,將蒼穹切割出深淺不一的黛色輪廓。
龍阿蠻感覺自己的眼睛都不夠看了,隻見這七十二座仙山絕非孤峰獨秀,而是峰巒相屬,層疊縱橫,如大自然揮毫潑墨的長卷。
近山蒼翠欲滴,鬆木、古柏、雲杉依山勢鋪展,老枝虯勁如蒼龍探爪,新葉嫩黃似碎金綴綠,山間偶有不知名的奇花綻露嫣紅,在蔥蘢綠意中添了幾分靈動。
順著山勢向上,林木漸疏,岩石裸露處泛著青灰,紋路如天然雕琢的篆文,有些岩壁被雲霧浸潤得濕潤發亮,隱約可見苔蘚織就的暗綠絨毯。
遠山則褪去了鮮活的綠,化作深淺不一的黛青與墨藍,一層疊著一層,直至與天邊的雲靄融為一體。
峰巒的輪廓在雲霧中時隱時現,有的如刀削斧劈般陡峭,崖壁直立如屏,仿佛仙人隨手劃下的界線;有的則圓潤舒緩,山脊蜿蜒如遊龍,牽引著視線向更深處延伸。
雲霧在山穀間流轉,時而如輕紗漫舞,纏繞著半山腰,將山尖托在半空,似浮島懸空;時而如怒濤翻湧,從穀底蒸騰而上,吞沒了低處的峰巒,隻留最高的幾座山尖,如海中孤島般孤寂而巍峨。
山間溪流縱橫,循著溝壑奔湧而下,有的在岩石間穿梭,濺起細碎的銀花,叮咚水聲清脆悅耳,如仙樂縈繞;有的則彙成碧潭,水麵平靜如鏡,倒映著天光雲影與兩岸峰巒,分不清哪是實景,哪是虛像。
偶有靈禽從雲端掠過,羽翼劃過湛藍的天幕,留下一聲清啼,回音在山穀間久久回蕩,更添了幾分空靈幽靜。
我們沿著蜿蜒的山道緩步前行,腳下的路時而平坦,時而陡峭,每一步都能望見不同的景致。
方才還是層巒疊嶂、雲霧繚繞,轉過一道山彎,便見前方峰回路轉,一道飛瀑從百米高的懸崖上傾瀉而下,如白練垂空,水霧彌漫中隱約可見七彩虹光。空氣裡滿是草木的清香與山泉的甘冽,深吸一口,便覺五臟六腑都被滌蕩得清爽通透。
這般走走停停,龍阿蠻飽覽著七十二仙山的奇秀風光,不知不覺已至歸宗宗門所在的主峰腳下。
那通天峰主峰在七十二仙山中最為高聳,峰頂隱在雲深不知處,山腰間隱約可見青磚黛瓦的殿宇飛簷,與自然山色相映成趣。
正當我們駐足遠眺時,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從右側的山間小路傳來,隻見一隊弟子列隊而出他們身著月白色程子衣,衣袂在山風中輕揚,領口、袖口繡著細密的銀線雲紋,腰間懸掛著鞘柄鎏銀的長劍,劍穗隨風擺動,發出細碎的聲響,另一側都係著象征歸宗弟子的身份銘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戒律堂的巡邏弟子。
他們麵容肅穆,步伐沉穩,目光銳利如鷹,卻在瞥見我們隊伍中的高瞻師叔時,眼中露出幾分恭敬,齊齊停下腳步,腰身微躬,點頭行禮:“見過高瞻師叔。”
高瞻師叔微微頷首,目光掃過眾人,聲音清越如泉:“諸位辛苦,今日巡察一切順遂?”
為首的弟子躬身回道:“回師叔,山中一切安好,無異常情況。”
言罷,便領著隊伍側身讓開道路,目送我們向歸宗宗門的山門走去,身後的七十二仙山依舊層巒疊嶂,雲霧繚繞,如一幅永遠賞不完的錦繡畫卷。
循著山道拾級而上,越往上,山間的雲霧愈發清潤,草木的氣息也愈發濃鬱。待攀上最後一段陡峭石階,眼前的景致驟然一變通天峰峰頂豁然開闊,一座巍峨氣派的漢白玉門樓如九天仙闕般矗立眼前,瞬間攫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這門樓通體由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石料潔白瑩潤,在天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曆經歲月侵蝕卻不見半分斑駁,反而透著幾分古樸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