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33年5月7日太陽係,木星軌道附近)
突破宏願境,壽元億萬,執掌星軌之後,萬一樂並未沉溺於自身力量的暴漲,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為遼闊的星辰大海。
他清晰地感知到,僅僅是優化太陽係和初步開發比鄰星,距離第二宏願還相差甚遠。
文明的種子需要播撒向更廣闊的銀河,而阻礙這一切的,正是浩瀚宇宙中那令人絕望的距離。
他盤坐於虛空,周身生滅之力流轉,更深層次地觸碰並駕馭著在突破瞬間清晰感知到的空間之力。
與願力、業力、五行之力不同,空間之力更為抽象、基礎,是構成宇宙的骨架。在他已達宏願境的浩瀚心念與無上願力支撐下,理解並運用這種力量,變得水到渠成。
他伸出手指,指尖一點銀光亮起,並非耀眼,卻仿佛蘊含著整個空間的奧秘。
周圍的虛空開始微微扭曲,一絲絲難以言喻的“空間本質”被剝離、壓縮、凝聚。漸漸地,一枚枚約莫指甲蓋大小、呈現出完美多麵體結構、內部仿佛有星河旋渦在緩緩旋轉的透明晶體在他麵前成型——空間結晶。
這是高度凝練的空間權柄的實體化,蘊含著穩定和撬動空間的力量。
緊接著,他以這些空間結晶為核心,結合之前從國科園超維實驗室獲得的空間陣法理論,開始構築更複雜的造物。
首先是小型空間陣基。
這些陣基約巴掌大小,形態類似複雜的羅盤,中心鑲嵌著微縮的空間結晶,周圍是蝕刻了無數細微空間符文的能量親和陶瓷與星塵金基板。萬一樂精心設計了它們的功能:
空間信標:每個陣基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空間坐標點,一旦激活,便會將其位置信息烙印在由所有陣基共同構成的隱形空間網絡中。
相互定位與搜索:持有陣基者,可以感應到一定範圍內初步設定為1000光年內)其他已激活陣基的模糊方向和相對距離。
短途傳送:這是陣基的核心功能。激活後,能在兩個已建立連接的陣基之間,臨時打開一條穩定的微型空間通道,實現物質與信息的瞬間傳送,最大有效距離1000光年。
最關鍵的是驅動方式。
萬一樂考慮到探索者未必都具備精純願力,特意設計了雙重驅動模式:
既可以由常規高能電池或小型核聚變單元提供基礎能源,也可以直接引導、淨化環境中普遍存在的無主業力作為驅動能量!
這極大地降低了使用門檻。
一次激發,通道可維持約1小時,能量消耗相對較低,非常適合探索小隊隨身攜帶,每到一個新星係便點亮一個節點,如同在黑暗的銀河中點燃一盞盞燈塔,逐步編織成網。
隨後,他開始構築更龐大、更複雜的裝置——大型空間之門。
這並非便攜之物,而是如同星際港口般的固定設施。
三座高達數十米的環形架構在他麵前緩緩成型,門框由巨大的空間結晶與多種頂級靈材熔鑄而成,表麵符文如龍蛇遊走,散發著撼動空間的磅礴氣息。
空間之門的功能更為強大:
超遠距離定點傳送:最大傳送距離高達5萬光年!足以覆蓋銀河係內絕大多數區域。
穩定持久:一次激發,通道可穩定維持半天,足以進行大規模的人員、物資乃至星艦的快速投送。
高能耗:驅動空間之門需要海量能源,必須連接大型聚變反應堆或行星級能源中心,同時需要精純的願力作為引導和穩定通道的“鑰匙”,非宏願境或多位高階超凡合力難以激發。
萬一樂的規劃很清晰:
一座空間之門置於太陽係,作為文明母港;一座置於比鄰星係,連接這第一個橋頭堡;最後一座,他打算放置在銀河係的中心區域,那片古老而神秘的星靈帝國遺址附近,作為向銀河深處進發的戰略支點。
完成這些造物,即便以萬一樂之能,也耗費了不少心神。
他心念一動,意識瞬間跨越空間,聯係上了正在太陽係內巡守或修行的幾位星源境超凡,以及數艘已完成初步測試的“躍遷者”級實驗星艦。
“攜此陣基,散於獵戶旋臂,凡適宜之星係,皆布下此燈火。”
宏大的意念伴隨著數百個小型空間陣基,出現在林風、k、小金、趙鐵柱、龍二、征服王、李華、陳默已從月球暫時離開)、小金以及幾位“躍遷者”艦長麵前。
他們震驚於這空間造物的精妙與其中蘊含的龐大空間法則,更明白此舉的意義——這是要將人類與靈族的觸角,以遠超以往的速度,延伸到太陽係周邊的千百恒星係中,加速資源的獲取、科技的碰撞與文明的融合!
沒有猶豫,諸位超凡與星艦立刻領命,化作道道流光,攜帶著文明的火種,奔赴獵戶旋臂的各個方向。
萬一樂本人,則攜帶著三座大型空間之門,首先來到了木星軌道附近。
這裡資源富集,引力場穩定,且是太陽係內重要的航運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