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400神州國科園,超維實驗室核心船塢)
而在國科園最深處,被多重力場和空間扭曲裝置屏蔽的區域,一項更為驚人的技術,正等待著最終的驗證。
巨大的船塢內,停泊著一艘造型極其奇特的星艦。
它通體呈流線型,但表麵布滿了複雜到令人眼暈的銀色紋路,那些並非裝飾,而是基於古老空間陣法與現代物理理論結合、用於撕裂和折疊空間的結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便是曆時六年多,集齊了神州與gga最頂尖智慧,借鑒了萬一樂遺留的部分空間法陣殘留和感悟,才最終誕生的——第一艘實驗性空間跳躍星艦,“躍遷者一號”。
“躍遷者一號”自身常規動力推進係統,已能將其加速至驚人的0.8倍光速。
但它的核心,在於艦體中部那個由特殊能量親和陶瓷與“星塵金”構築的環形裝置——空間跳躍引擎。
實驗室主任,一位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的老院士,正對參與本次實驗的幾位星火境超凡強者包括一位剛輪換回地球休整的冥王星駐守超凡)進行最後的講解:
“根據理論模型和之前的微型無人探測器測試,我們確定了每次空間跳躍的最佳安全距離區間——1光年至100光年。
低於1光年,空間曲率變化過於劇烈,能耗比不劃算且風險增大;超過100光年,則需要更龐大的能量和更穩定的空間錨點,目前技術尚不支持。”
他指著引擎核心:“跳躍需要兩大關鍵:一是巨大的能量,由我們最新型的高密度核聚變反應堆提供;二是用於精確引導和穩定空間通道的‘引子’,這需要純粹的願力來激發陣法核心。
各位的任務,就是在跳躍瞬間,向引擎核心注入穩定的願力,確保坐標精準,通道穩固。”
幾位超凡強者麵色凝重地點頭。他們深知此次實驗的風險與意義,這將是人類真正擺脫光速桎梏,邁向廣袤銀河的關鍵一步。
同日晚上800地球,無形之變)
也正是在這一天,一個覆蓋全球的無聲變革悄然完成。
萬一樂的身影出現在昆侖山巔,他並未顯露天象,隻是平靜地俯瞰著腳下的星球。
過去半年多的時間,他已走遍地球每一寸土地,深入地脈,上接大氣,將之前構築的“周天星辰護靈大陣”的每一個細節都打磨至臻,完成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全球性串聯與激活。
此刻,他心念微動。
一股無形的、柔和而磅礴的波動,以他為中心,瞬間掃過全球。
原本僅限於神州境內的“四季如春”結界,借由徹底完善的“周天星辰護靈大陣”作為載體和放大器,成功擴散至整個地球除卻刻意保留原始風貌的南北兩極)!
從此,無論是乾燥的撒哈拉沙漠,還是濕熱的亞馬遜雨林,無論是西伯利亞的凍土荒原,還是青藏高原的無人區,除非特殊需要如科研或靈族棲息地),都將維持在人體和大多數生靈感覺最舒適的溫度和濕度範圍。
颶風、龍卷風、特大暴雨、極端高溫或寒潮等惡劣天氣,在地球表麵將成為曆史。雖然征服者聯盟的成員們早已征服了這些惡劣環境,但此刻,這種宜人成為了星球的常態,不再受地勢、地形乃至緯度的影響。
地球,真正變成了一個風調雨順、適合萬物生長的生命搖籃。
大陣的三大作用於此完美體現:不乾擾現有生態反而優化),吸收轉化星空能量提供結界運轉基礎),以及那引而不發、隻在全球性危機時刻才會啟動的——終極防護。
夜幕降臨,星網互聯的成功讓全球各個角落的慶祝與討論更加熱烈;
西靈城的靈族遠征軍第一批成員已然升空,奔赴星海;
“躍遷者一號”在船塢內靜靜等待黎明後的第一次跳躍實驗……
而地球本身,已在無聲無息中,披上了一層溫暖、祥和、充滿生機的光輝。
新紀元第五年的五月,注定是被載入史冊的一天。靈族啟航,星網互聯,空間跳躍技術待發,母星環境臻至完美……
文明的洪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湧向更加遼闊的宇宙。
喜歡逆命菩提請大家收藏:()逆命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