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思維的狂飆突進中飛速流逝。窗外的陽光由熾烈的金黃漸漸轉為柔和的橘紅,又悄然隱沒於西山之後。實驗室的燈光早已亮起,將室內映照得如同白晝。
突然,一個略顯沙啞卻帶著無法抑製的激動的聲音,打破了這片持續了近兩小時的絕對思維靜默:
“等等!光刻……光刻為什麼是唯一的路?”說話的是團隊裡一位四十歲上下、平時沉默寡言的材料學專家,趙振宇。
他的眼鏡片上反射著屏幕的冷光,臉上因為長時間高速思考而泛著異樣的潮紅,額頭上布滿細密的汗珠。
他身上那原本頑固的、代表材料研究深水區偏執的墨綠色業力,此刻竟在“心印”的持續照耀和他自身突破性思維的衝擊下,邊緣開始閃爍起代表頓悟靈光的淡金色澤!
“我們……我們是不是一直被‘在矽片上刻出圖案’這個根深蒂固的範式束縛住了?”趙振宇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他猛地站起來,幾步衝到白板前,一把擦掉了一大片關於極紫外光散射補償的複雜公式,露出了下麵乾淨的板麵。
“想想材料本身!想想原子!”他的手指因為用力而指節發白,用力敲擊著白板,發出“咚咚”的悶響,
“為什麼一定要費儘千辛萬苦,用光、用刀、用離子,去在材料上‘雕刻’出我們想要的晶體管結構?為什麼不能讓材料本身……在原子層麵上,按照我們設計的藍圖,自行‘生長’出我們需要的結構?!”
“自組裝!拓撲絕緣體!”另一個年輕研究員幾乎是脫口而出,聲音因為極度的興奮而拔高變調,
“利用特定材料在特定條件下的自組織特性,結合外場誘導……像搭樂高積木一樣,讓原子、分子自動排列成我們設計的量子阱、納米線、甚至三維異質結!”
“對!就像晶體自然生長出晶格!但我們要的,是可控的、精密的、可編程的‘人工晶格’!”李明哲教授猛地一拍桌子,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之前盤踞在他身上的深紅業力瞬間被這股頓悟的洪流衝散,“繞過光刻!直接從原子級製造入手!材料即結構!結構即功能!”
整個會議室仿佛被投入了一顆精神炸彈!所有沉浸在超頻思維中的研究員,都被這個石破天驚的想法猛地“炸”醒。
思維的枷鎖被徹底打破!無數條之前被傳統光刻思維遮蔽、壓抑的“生機願力”驟然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如同百川歸海,洶湧澎湃地彙聚向“材料自組裝”、“原子級製造”這個顛覆性的方向!
灰黑色的絕望業力,在這一刻,如同被烈陽徹底蒸發的晨霧,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無數道代表著靈感迸發、思路狂湧的熾亮銀白色思維火花,在會議室內激烈地交織、碰撞!
每一個人的眼睛都亮得驚人,臉上充滿了發現新大陸般的狂喜與專注。
萬一樂嘴角浮現出一絲極淡、卻無比真實的欣慰笑意。他清晰地“看”到了那片代表著“顛覆性道路”的願力洪流,此刻是何等的洶湧澎湃、生機勃勃。
他維持著“心印”的力量輸出,如同一位最耐心的園丁,持續滋養著這片剛剛破土而出、卻蘊含著無限可能的思維嫩芽。
2023年9月16日,0900,北大“太初”中心材料合成實驗室。
“心印”的餘暉依舊在團隊成員腦中激蕩,但更強大的驅動力,是那破開迷霧後噴薄而出的研究熱情。會議室內通宵達旦,白板上的“光刻機困境”已被徹底擦去,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充滿挑戰卻也令人血脈賁張的藍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拓撲絕緣體基自組裝芯片工藝路線圖”。
李明哲教授的聲音帶著熬夜的沙啞,卻充滿力量:“振宇,你負責核心材料篩選與合成路徑設計!目標是找到具有強自組織能力、優異電學特性,且能與矽基工藝兼容的新型拓撲絕緣體材料!理論組,全力配合,用‘伏羲’v3.5框架進行高通量計算模擬,預測材料組合和相變行為!工藝組,立刻搭建外場誘導自組裝的原型實驗平台,磁場、電場、化學勢梯度……所有可能的手段,都給我嘗試起來!”
萬一樂沒有離開。
他像一道無聲的影子,穿梭於理論計算區、材料合成實驗室和正在緊急搭建的工藝平台之間。他的領域始終維持著一種溫和而持續的淨化力場,如同無形的濾網,將研究過程中因巨大壓力和未知挑戰而重新滋生的焦慮慘白)、對進度的急躁深紅)、以及對新領域不確定性的擔憂濁黃)等業力雜質,悄無聲息地剝離、轉化。
他讓研究員們的心境,始終保持在一種高度專注、銳意進取卻又不失冷靜理性的“明鏡止水”狀態。
偶爾,當某個小組陷入僵局,爭論聲漸起,思維火花有熄滅的跡象時,萬一樂會不動聲色地靠近。
他指尖微不可察地一彈,一道凝練的淡金色心印流光便精準地沒入核心爭論者的眉心。沒有具體答案的灌輸,隻有純粹的思維加速和靈性啟迪。如同在乾涸的河床上引下一道清泉,或是為即將熄滅的火堆添上一把乾柴。
“伏羲框架的模擬結果出來了!bi2te3sb2te3異質結構在特定電場梯度下,存在形成穩定二維電子氣通道的可能!遷移率預測值……遠超現有矽基工藝!”理論組那邊爆發出歡呼。
“合成成功了!第一批bi2te3納米薄片!純度極高,尺寸分布可控!”材料合成實驗室裡,趙振宇捧著培養皿的手都在顫抖,眼中布滿了血絲,卻亮得驚人。
他身上那代表材料偏執的墨綠業力,此刻已完全轉化為一種專注探索的深藍。
萬一樂走到合成台前,目光掃過培養皿中那些在顯微鏡下閃爍著奇異金屬光澤的納米薄片。他並未伸手觸碰實物,但慈航境界那精細入微的感知力,已如同最精密的掃描探針,瞬間穿透了薄片的表層。
在他的“視野”中,微觀世界纖毫畢現。他晰地“看”到薄片邊緣原子排列的微小錯位,內部晶格存在的應力畸變點,以及表麵吸附的微量雜質分子。
這些,都是阻礙完美自組裝的“業障”!
他微微闔眼,心念再動。一絲精純凝練、幾乎化為液態的淡金色願力,如同擁有生命的涓涓細流,自他指尖流淌而出,並非直接作用於材料,而是悄無聲息地融入趙振宇等材料研究員周圍的空間。
這願力帶著強大的“洞察”與“優化”意蘊,如同無形的催化劑和淨化器,悄無聲息地提升著研究員們對實驗細節的敏銳度,優化著他們每一步操作的精確性。
“咦?反應釜的溫度曲線……似乎需要在這個點再精確控製一下?”
“離心參數是不是可以微調?感覺沉澱形態還能更均一…”
“清洗步驟!對,用這種新的表麵活性劑組合試試看!”
細微的調整被提出,實驗方案被快速優化。下一批合成的樣品,在萬一樂那超越儀器的微觀感知中,缺陷率顯著降低,結晶度明顯提升。業障在洞察與優化的願力下,被悄然撫平。
喜歡逆命菩提請大家收藏:()逆命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