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末,凜冬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古都西安卻已煥發出新紀元的蓬勃生機。萬一樂的身影悄然出現在古城牆下,沒有驚動任何人。慈航中階的領域自然內斂,行走於熙攘人群,如同融入水中的一滴墨。
眼前的長安,早已不是舊時模樣。巍峨的古城牆依舊沉默矗立,見證著滄桑,但牆內景象已然不同:
古老的鐘鼓樓廣場,全息投影的盛唐樂舞與“伏羲”智能引導的煉心晨練和諧共存。
回民街飄散著人造肉與垂直農場蔬菜製作的“新式泡饃”香氣,無人機穿梭配送。
大雁塔廣場上,歡快的孩子們追逐著“靈眸”眼鏡投射出的玄奘西行ar故事,而慈恩寺舊址旁,一座嶄新的西安分塔巍然屹立,塔身流淌著代表此地主要業力特質曆史厚重帶來的濁黃愚昧與灰黑滄桑)的微光,等待修行者叩問。
城市裡更多的是生機,而萬一樂的目光並未過多停留在這些表象。他的感知,如同無形的觸手,深入這座十三朝古都的地脈深處,追尋著心海中那幾處因佛經共鳴而亮起的印記。
其中,那卷散發著銀藍色時間與推演之光的《推背圖》印記,最為清晰。
循著感應,他來到一處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深藏於現代建築群下方的唐代秘庫遺址。厚重的合金門與精密的能量場防禦在慈航境界麵前形同虛設。
一步踏出,空間微瀾,他已置身於塵封千載的秘庫核心。
沒有珍寶堆積,唯有一座古樸的石台。石台之中,靜靜安放著一卷未被發現)非帛非紙、材質溫潤如玉的古卷——正是《推背圖》原本!
萬一樂並未立刻觸碰。他盤膝坐於石台前,雙目微闔,慈航領域自然展開,將整個秘庫籠罩。心海中,《菩提》佛經緩緩旋轉,與石台內《推背圖》散發出的銀藍色微光產生奇妙的共鳴。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
他心中默念推背開篇箴言。刹那間,仿佛有無數星光自圖卷中迸發,將他意識拉入一片浩瀚的銀色長河!
這不是時間長河本體,而是袁天罡、李淳風兩位先賢,借助老子親傳的《道德經》原本所蘊含的無上道韻,強行引動時間之力所窺見的未來時間碎片投影!
無數光怪陸離的景象在萬一樂眼前飛速掠過:
烽火連天,鐵騎踏破山河安史之亂)……
神都洛陽,女帝臨朝,日月當空武則天時代)……
大洋之上,鋼鐵巨艦噴吐黑煙鴉片戰爭)……
蘑菇雲騰空而起,大地哀鳴核爆景象)……
信息洪流席卷全球,虛擬與現實交織互聯網時代)…
乃至…業力如潮,黑雲壓城類似末法時代預兆)…以及,一道劃破黑暗、源自東方的金色願力之光新紀元曙光)!
這些碎片雜亂、跳躍、充滿變數。
袁、李二人,皆是慈航境界的絕頂人物袁天罡甚至已達慈航巔峰),更有《道德經》原本這蘊含天地至理的奇書相助,方能捕捉到這些來自時間長河下遊的漣漪。
他們如同在驚濤駭浪中操舟的勇士,竭力將這些碎片梳理、串聯,試圖窺見國運興衰的軌跡,最終凝聚成這卷《推背圖》。
然而,強行窺探天機、引動時間偉力的代價是巨大的!
萬一樂“看”到:
袁天罡須發皆白,麵容枯槁,每一次推演都仿佛耗儘心血,慈航巔峰的境界在時間反噬下搖搖欲墜。
李淳風口鼻溢血,強撐法陣,以慈航之身分擔壓力,亦是油儘燈枯之象。
那卷作為媒介的《道德經》原本,光芒黯淡,其上道韻被時間之力衝刷得幾乎消散。
他們看到了王朝更迭,看到了科技萌芽,甚至模糊地感應到了業力累積的可怕後果與一線微弱的變機新紀元)。
但,他們未能看到更本質的宇宙變遷、外星來客,也未能找到突破業力枷鎖、延續修行之路的真正法門。
更關鍵的是,那沉重的時間因果反噬,如同無形的枷鎖,死死扼住了他們通往更高境界宏願超凡入聖)的最後一步!不得入聖!
本打算借此物突破成聖的他與相助好友的他,卻在引動時間後一發不可收拾。
最終,《推背圖》成,袁、李二人也耗儘心力,不久便相繼坐化。那卷助他們窺天的《道德經》原本,也因道韻耗儘而化為凡物,不知所蹤。
“原來如此…”
萬一樂意識回歸,看著石台上光華內斂的《推背圖》,心中了然。
袁、李二人,以慈航之姿行窺天之舉,其誌可嘉,其勇可佩,然終究受限於時代與境界,未能觸及根本,反受其害。
這卷圖,是智慧的結晶,亦是時代的悲歌與警示。
他伸出手指,並未觸碰圖卷本身,而是引動一縷蘊含自身慈航境界感悟與時間理解的柔和願力,輕輕拂過圖卷表麵。
銀藍色的微光似乎明亮了一絲,圖卷上那些玄奧的卦象星圖流轉得更加靈動,仿佛塵封的靈性被喚醒了一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方才沉重的它,因此得以取出,放入識海溫養。
“前賢之誌,後輩承之。你們未能看清的迷霧,將由我來撥開;你們未能走通的道路,將由我來鋪平。”他低聲自語,留下這一縷蘊含新時代宏願的印記,身形悄然消失在秘庫之中。
離開秘庫,萬一樂並未停歇。
心海中另一處印記——秦陵深處那件蘊含磅礴時間之力與天地之威的器物,正散發著如同沉睡帝王的呼喚。
他來到秦始皇陵遺址公園。
新紀元下,這裡依然是莊嚴肅穆的聖地,但保護手段已遠超從前。
無形的能量場隔絕內外,智能導遊“玄甲”機器人無聲穿行。巨大的封土堆如同蟄伏的巨龍,沉默地俯瞰著這片它守護了千年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