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五嶽變化_逆命菩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逆命菩提 > 第170章 五嶽變化

第170章 五嶽變化(1 / 2)

北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夏秋之交

一年多過去,五嶽之地,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往日雖是風景名勝、道教佛門香火鼎盛之處,但如今,它們更多地被稱為“煉心聖地”。自五帝顯化、法旨傳世,尤其是朝廷正式將五嶽煉心成績納入官員考核體係後,天下間的學子、士人、乃至在任官員,無不將目光投向這五座雄偉山嶽。

東嶽泰山,雄峙東方,氣勢磅礴。

雲海玉盤,旭日東升,鬆濤陣陣,山泉叮咚。學子們或於古鬆下靜坐,或於崖壁前感悟,神色多是平和與專注。

山道上,前來嘗試《青木生發圖》的學子絡繹不絕。越靠近山頂的東嶽帝君廟,周遭空氣中彌漫的那股生機勃勃、要求“仁民愛物”的意念壓力就越強。

心懷善念、性情溫和者,至此如沐春風,心神舒暢,感悟極快。

而心懷私念、刻薄寡恩者,則舉步維艱,仿佛周圍的鬆柏都在排斥自己,甚至呼吸不暢。

許多在科舉中屢試不第、但心存仁厚的寒門學子,於此地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道路,精神力量日漸增長。

西嶽華山,奇險天下第一。

千尺幢、百尺峽、長空棧道、鷂子翻身,險峻異常。山風凜冽,吹得人衣袂獵獵作響。成功登頂者,多麵色堅毅,眼神銳利如鷹。

此處彌漫著《庚金肅殺圖》的銳利氣息。山道更加難行,且無形中充滿了一種肅殺、剛直的考驗。

心性狡詐、猶豫不決、缺乏魄力者,往往在半山腰便心生怯意,再也無法上前。唯有心誌堅定、性格剛烈、心懷正義之人,才能頂著壓力,攀上高峰,於絕壁之上感受那滌蕩魂靈的肅殺之氣。

不少武將、捕快、以及心懷俠義的豪傑之士,彙聚於此。狄青派出的監察人員,就常駐於此,冷冷地觀察著每一個試圖靠近的軍方人員。

南嶽衡山,秀麗非常,火文明之象卻藏於其中。

祝融峰高聳入雲,煙雲繚繞,如火焰升騰。山林間時常可見爭論經義、抨擊時弊的士人,麵色激動,言辭激烈。

《離火文明圖》考驗的是嫉惡如仇、弘揚正道的熾烈心性。此地對於那種首鼠兩端、和稀泥的“老好人”官員尤其排斥。許多禦史台的言官、以及性格剛直、不滿官場腐弊的年輕官員,紛紛來此,借助那股熾熱的精神力量錘煉心誌,往往能豁然開朗,堅定信念。

北嶽恒山,幽靜深邃。

懸空寺如嵌於絕壁,山澗幽深,雲霧繚繞,靜謐中透著神秘。在此煉心者,多沉默寡言,眼神閃爍,仔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

《玄水潤下圖》的氣息如暗流湧動,考驗著細致、洞察與潤物無聲的耐心。適合那些負責刑獄、審計、監察的官員。

心思粗糙、莽撞之輩在此一無所獲,而心思縝密、善於觀察者,則能於此地獲得極大的提升,思維變得更為清晰敏銳。

中嶽嵩山,氣勢恢宏,乃帝王之氣所在。

嵩山太室山、少室山對峙,少林寺鐘聲悠揚,氣象萬千。於此地煉心成功者,多氣度沉穩,言行舉止自帶威儀。

《厚德載物圖》的要求最為綜合,也最高。需要心誌沉穩、公允持中、有容人之量、協調四方之才。

此地是眾多地方大員、中樞重臣必須來接受考驗的地方。

許多以往看似八麵玲瓏的官員,在此地原形畢露,因其內心缺乏真正的公正與厚重,而被那無形的壓力排斥在外,無法接近核心區域。


最新小说: 墜入深淵:隻有我有裝備欄 星球覺醒:起源 神魔燼土:燭與如意 末日靈契 他僵屍入了編,你惹他乾嘛? 749局特聘:混沌師的通天之路 時間裁決者:從副本開始的歸零逆 撼龍秘卷 跛王爺 清歡渡:味染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