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未靠近恒星那熾熱的表麵,而是在距離恒星約相當於日地距離數倍的軌道上,雙手虛引,磅礴如海的願力混合著他對星空五行之力的理解,開始構築。
無數玄奧的金色符文自他指尖流淌而出,融入虛空,勾連星辰之力。
漸漸地,一個籠罩整個南門二a行星係包括那顆可能宜居的南門二ab)的、巨大的、無形的防護陣法開始成型。
陣法並非完全隔絕,而是如同一個精密的篩網,在允許恒星能量和必要輻射通過的同時,極大地削弱和淨化了來自係外的虛空業力,為可能存在的生命,提供了一個相對“純淨”的心靈成長環境。
緊接著,他來到與之伴生的南門二b恒星附近。這顆恒星稍小,活動也相對穩定。他選擇了在南門二b的日球層頂附近,引動虛空業力與星係內部可能存在的負麵能量,開始鑄造一座小型的業力熔爐。
熔爐的規模遠不如冥王星那座,但足以吸收、煉化這個恒星係內部自然產生的業力,並分擔一部分滲透進來的虛空業力,進一步淨化星係環境。
做完這一切,南門二這個三體係統,雖然物理規則未變,但其內在的“環境宜居度”,尤其是對心靈層麵的保護,已然發生了質的飛躍。
這隻是初步改造,播下了一顆可能孕育文明火種的“淨土”之因。
離開南門二,萬一樂並未立刻前往其他可能存在生命的星係。
他的目光投向了更遙遠的星空深處,那裡,有他分身曾回報過的、一片正在劇烈動蕩的星雲——一個即將誕生新恒星的恒星育嬰室。
他的目光並未僅僅停留在獵戶旋臂或是附近的恒星係。慈航高階的感知,配合《菩提》佛經對時空的微妙感應,讓他的“視線”得以向著更加宏大、更加令人心悸的尺度延伸。
他仿佛“看到”了太陽係所屬的本星係群,一個由銀河係、仙女座星係等五十餘個星係組成的引力家庭;
其上是範圍更廣的室女座超星係團,包含著數百個星係團,銀河係在其中不過是一粒微塵;
而這,還隻是更加不可思議的拉尼亞凱亞超星係團的一部分——一個囊括了約十萬個星係、綿延達五億光年的宇宙巨網,其形態宛如一片無比巨大的羽毛,而銀河係,隻是這片羽毛末端一縷微不足道的絲絮。
甚至,他能隱約感知到宇宙中那些更加龐大的結構,比如橫亙億光年的宇宙長城,以及目前所能感知的極限——直徑約九百三十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
這浩瀚的尺度本身已足以讓任何心智感到渺小與震撼,但更讓萬一樂在意的,是構成這宇宙的“實質”。
可見的星辰、星雲、塵埃,即所謂的可見物質,僅僅占據了宇宙總質能的一小部分。
更多的是那充斥其間、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以及提供額外引力、維係星係結構的暗物質。
在他的感知中,那所謂的“暗能量”,並非純粹的空無,其中就包含了如今在星球內部已變得稀薄、但在宇宙尺度依舊存在的靈氣一種較為中性的基礎宇宙能量),以及更加稀薄、源於眾生心念的願力與業力。
而其中最強勢、最具侵蝕性的,正是那無處不在的虛空業力,它仿佛宇宙的“熵增”本身,冰冷、死寂,正在不斷地侵蝕、消解著其他相對有序的能量和結構。
而暗物質的一部分,在他看來,極可能就是這些不可見能量包括被侵蝕轉化的願力、業力,甚至是高度凝聚的虛空業力)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奇異結晶或凝聚態!這是一個複雜而危險的生態,遠非普通科技文明所能理解和觸碰。
他的目光最終投向了可觀測宇宙的深處,投向了那個基於引力分布推測出的、難以直觀描述的宇宙中心方向——根據遠古殘留的隻言片語,那裡或許存在著一個超越想象的玄都超級星係,一個無法用常規物理尺度衡量的、宇宙的真正核心與源頭。
然而,僅僅是向著那個方向投去感知的“一瞥”,一股難以言喻的、混合著極致威嚴與無儘滄桑、仿佛承載著整個宇宙重量的壓迫感便隱隱傳來。
他立刻收回了感知,心中凜然。
那裡,根據遠古流傳的模糊信息,正是上古時期,那些達到甚至超越宏願境的聖人們,前赴後繼前往的最終戰場,是為了抵禦某種源自宇宙本身或之外的大劫難。
可如今,那裡卻仿佛一個吞噬一切的旋渦,陷入了無邊的沉寂,再無聲息傳出。
“陷落”——這個詞不由自主地浮現在萬一樂的心頭。
連那些揮手間可創世、可滅世的遠古聖人都“陷落”其中,杳無音信……自己這慈航高階的修為,在這等層麵的存在與危機麵前,又算得了什麼?
一股前所未有的緊迫感與對更高境界的渴望,在他心中熊熊燃燒起來。星海之路,才剛剛開始。
他收回望向宇宙深處的目光,將那份敬畏與壓力深藏心底,身形一動,繼續朝著那片孕育恒星的星雲而去。
當前的第一步,是先徹底參透這“星火”的奧秘。
星火大道,始於微末,盛於熾燃。還有什麼地方,比一顆恒星從無到有、從星塵凝聚到點燃核聚變、釋放出照亮星海第一縷光的所在,更適合參悟“星火”的真諦呢?
他要去那裡,親眼見證一顆恒星的誕生,在那宇宙間最宏大、最本質的“火焰”中,尋找自己道途前行的靈感,夯實星火大道的根基,乃至窺探星源、星衍更高境界的奧秘。
身影再次融入虛空,向著那創造與毀滅並存的原初之地,疾馳而去。銀河的畫卷,正向他緩緩展開真正的一角。
喜歡逆命菩提請大家收藏:()逆命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