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公開資料立刻跳了出來,照片上的她笑靨如花,眼神乾淨。
資料顯示,她是從2024年開始接觸並修行願力九煉法的,目前境界確實是煉心七重。
作品列表很長,其中幾部被標記為“六級代表作”。
近況公告裡明確寫著:“近期於西安進行新片《深空回響》籌備與拍攝,該片為未來地球背景科幻作品。”
在這個追星已成過去式、大眾更關注作品本身和支持正能量的時代,藝人的行程大多如此公開透明,方便真正喜歡他們作品的人了解動向。
“看什麼呢?這麼入神?”王磊瞥了他一眼。
“沒什麼,看看新聞。”張睿不動聲色地關閉了終端界麵,心中卻有一絲莫名的情緒流轉。
《深空回響》?未來地球科幻?倒是有點意思。
思索間,車輛已經駛入了研究所所在的家屬院。
他所居住的地方,並非普通的商業小區,而是隸屬於國家科學園西安)的配套家屬院,緊鄰著園區的核心機構之一——國科園量子通訊研究院。
整個國家科學園坐落在西安南郊,背靠秦嶺餘脈,是一片規劃宏大、環境優美的科研重鎮,總占地麵積約十五平方公裡。
園區布局清晰而高效:
核心科研區:位於園區中央,包括了量子通訊研究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材料科學中心等十幾棟形態各異、充滿未來感的建築,由連廊和地下通道緊密連接。
生態緩衝帶:環繞科研區的是大片的綠地、人工湖和樹林,不僅美化環境,更能有效隔離噪音和乾擾,為需要極致安靜環境的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生活配套區:位於園區外圍,靠近主要出入口。包括家屬院、幼兒園、學校、醫療中心、體育館、商業街等,形成了一個功能完善的小型社會。
交通樞紐:園區內有獨立的磁懸浮環線和小型無人駕駛接駁係統,方便人員在不同區域間快速移動,並與西安市區的公共交通網絡無縫對接。
張睿所在的家屬院,就位於生活配套區的核心位置。院落並非傳統的高層住宅樓,而是采用了一種更低密度、更貼近自然的“院落組合式”布局。
一棟棟不超過六層的建築錯落有致地分布,每棟樓都被綠植和小型花園環繞,通過蜿蜒的小徑連接。
院樓四方各有一個地上車位,安裝了自動檢測係統,核實車輛身份後,他們所在的車位緩緩下沉,通過一個光線明亮的通道,進入了位於地下的專用車庫。
這是一種利用新型材料建造的升降式平台,節省地麵空間且更加安全便捷。
他居住的這棟樓,采用了最新的3d打印整體式建築技術。
牆體使用了一種複合新型材料,不僅堅固穩定,達到了極高的抗震等級,還具備優異的隔音性能,確保鄰裡間互不乾擾。
材料內部還摻入了特殊的納米級傳感網絡,與園區安全係統直連,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停好車,張睿先回自己家放了行李包,衝了個熱水澡,換上一身舒適的居家服,洗去一路風塵。
然後,他很自然地溜達到了隔壁王磊家蹭飯。
王磊的妻子是一位熱情開朗的俄國姑娘,名叫安娜,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
她充分利用了如今物資極大豐富的便利,晚餐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肴,有中式的紅燒肉、清炒時蔬,也有俄式的羅宋湯、烤肉餅,花樣繁多,香氣撲鼻。
兩歲的小女兒丫丫在餐桌旁咿咿呀呀,更是增添了無數溫馨樂趣。
這頓充滿煙火氣的晚餐驅散了張睿旅途的疲憊,也讓他更真切地感受到王磊所說的“分享生活”的美好。
飯後,他謝過王磊夫婦,回到自己安靜的房間。
每個住戶的單位大小是標準化的,他家一樣,都是約120平方米的三居室格局。
但內部的布局和裝修風格則完全個性化。在分配住房時,研究院提供了多種預設的室內布局方案供選擇,也支持住戶提交個性化設計方案,經審核後由大型工業級3d打印機在短時間內一次性“打印”成型。
張睿選擇的是一種簡約、通透的現代風格,客廳、書房、臥室功能分區明確,線條流暢,大量使用了淺色原木和智能調光玻璃,使得空間顯得寬敞而明亮。
書房占據了一個不小的角落,書架上擺滿了專業書籍和少數他感興趣的科幻小說,還有一個他珍藏的、老款“盤古”芯片的封裝樣品,作為擺件。
窗外,西安的夜景燈火璀璨,空中偶爾有磁懸浮車的燈光如流星般劃過。
他再次打開個人終端,“良緣庫”的界麵和劉灝寸的資料在腦海中交替浮現。
或許,是該改變一下了。不隻是因為家人的催促,同事的關心,或許,也是因為那趟列車上的偶然一瞥,以及內心深處對一份真實聯結的悄然渴望。
他關掉終端,決定順其自然,但不再像過去那樣完全封閉自己。古都的夜,似乎因為這份心境的微妙變化,而顯得有些不同了。
此刻,他站在客廳的落地窗前,窗外是靜謐的院落夜景和遠處科研區幾棟大樓依舊亮著的、象征著思考與探索的燈火。
這個由新型材料構築、充滿科技感卻又無比舒適安穩的空間,既是他鑽研學問、錘煉心靈的避風港,似乎也正靜靜等待著,為可能到來的新篇章提供溫暖的見證。
喜歡逆命菩提請大家收藏:()逆命菩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